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政强制法与交通执法

行政强制法与交通执法


该法为什么经历那么长的立法历程
1、该法涉及公权与私权的平衡,涉及特定相对 人权益、自由、安全与他人、社会公众的权益、自由、 安全的平衡,此种平衡很难拿捏,必须慎之又慎;
2、该法涉及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权力配置的 调整或重构,各方在立法过程中博弈不断;
3、该法旨在加强对行政强制权的限制、控制和 规范,这不能不影响有关执法部门、执法者的利益,从 而必然会遇到各种有形或无形的阻力;
A.属于行政强制措施。 B.适用于突发事件,启动应急预案后的措施。 C.其设定和实施适用有关法律、行政法规。
第3条第3款 ——金融业审慎监管措施
适用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证券法、保险法、外汇管理条例等。 包括限制交易、限制或者暂停部分业务、托管、接管、限制 分红、限制资产转让、阻止直接责任人员出境等。
4、学者和实务界对该法涉及的重大问题存在不 同观点和主张,存在较多争议。
(二)出台背景
一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必然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由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商法、 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及非诉讼程序法共7个法律部门组成。
——行政法:
❖1.行政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 府组织法、公务员法、机构编制条例等。 ❖2.救济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 ❖3.行为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立法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及诸 多单行法。
2. 行政强制执行
——含义(第2条第3款) 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
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 ——特征
❖(1)行政强制执行是确保决定义务的行政决定得以实现的行政行 为。 ❖(2)行政强制执行是终局性的行政行为,除非行政决定被撤销、 变更或者发生执行错误,予以恢复原状或者退还财产。
3. 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的区别标准
——是否有确定义务的行政决定和法定义务存在
行政强制措施
行政决定 法定义务
行政强制执行
4. 应急措施或者临时措施、金融业审慎监管措施、 进出境货物强制性技术监控措施
——应急措施、临时措施(第3条第2款)
❖(1)救助措施:疏散、撤离。 ❖(2)控制措施:控制危险源、封锁危险场所、交通管制。 ❖(3)保障措施: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 ❖(4)保护措施:禁止或者限制使用有关设备、设施,关闭或者 限制使用 有关场所。 ❖(5)强制隔离当事人,对特定区域内的建筑物、设备、设施进 行控制,封锁场所、道路,查验现场人员的身份证件、限制有关公 共场所内的活动。(社会安全事件) ❖(6)保障、控制措施(经济危机)
设定权法定 (1)职权法定
实施权法定 设定范围和条件法定
(2)范围和条件法定 实施范围和条件法定
设定程序法定 (3)程序法定
实施程序法定
2.行政强制适当原则
——行政强制法第5条规定::“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应当适当。 采用非强制手段可以达到行政管理目的的,不得设定和实施行政强制。”
适当原则包含两个层面的考量:一是不同管理手段之间的考 量,即特定行政目的能够通过非强制手段实现的,不得诉诸行政 强制;二是目的与手段之间的考量,它要求采取强制手段是为了 实现行政目的。 ——具体有三个要求:
行政强制法属于行政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的支架性法律,它的制定,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
(二)出台背景
二是解决行政强制权行使中突出问题的迫切要求。
——由于对行政强制缺乏统一规范,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既存在滥用 行政强制手段,侵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问题,也存在行政机 关强制手段不足,执法效率低,不能有效制止违法行为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1.设定权不明确。 ❖2.行政强制措施种类繁多,名称不一,缺乏规范。 ❖3.实施主体混乱。 ❖4.程序不规范,行政强制的随意性大。 ❖5.行政机关申请法院执行,程序烦琐,时间过长。
为了保证行政效率,又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需要制定行政强制法, 从制度上作出统一规定。
(二)行政强制的概念和特征
行政强制包括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
特点: ❖(1)行政性:行政机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2)服从性:单方行为行为(行政合同、执行和解、 执行回转); ❖(3)直接性:直接作用于人身、财产等权利(责令改 正); ❖(4)依附性:本身不是目的,是手段(结果行为)。
——进出境货物强制性技术监控措施 适用进出口商品检疫法、国境卫生检疫法、食品安全法等。
——检验检疫等。
(三)基本原则
❖ 1.行政强制法定原则; ❖ 2.行政强制适当原则; ❖ 3.教育与强制相结合原则; ❖ 4.禁止谋利原则; ❖ 5.权利救济原则。
1.行政强制法定原则
——行政强制法第4条规定:“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应当依照 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
1. 行政强制措施
——含义(第2条第2款) 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
证据毁损、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 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 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
——特征 ❖(1)行政强制措施是临时性的行政行为。如扣押财物,期限不得 超过30日;情况复杂的,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日, 法律、行政法规对期限另有规定的除外。 ❖(2)行政强制措施是保障确定义务的行政决定作出的行政行为。 比如它为了保证行政处罚决定公正作出。
行政强制法与交通执法
1

一、行政强制法的立法历程与出台背景
❖(一) 《行政强制法》的立法过程 ❖1988年,国务院启动《行政强制执行条例》的起草 ❖1996年,行政立法组启动《行政强制法》试拟稿起草 ❖1999年,人大法工委启动《行政强制法》草案起草 ❖2005年,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9次会议一审 ❖2007年,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二审 ❖2009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0次会议三审 ❖2011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四审 ❖2011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通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