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活需要宽容为话题的高中议论文800字宽容是一个成功者必备的素质。
所以,在创建和谐社会的当下,我们需要更多的宽容。
下面是橙子为大家整理收集的以生活需要宽容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
望对你有所帮助!生活需要宽容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宽容”一词。
宽容的意思是指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不追究。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人之间的意见、怨恨、仇恨等,有“冤家宜解不宜结”,“冤冤相报何时了”,“相逢一笑泯恩仇”,”化干戈为玉帛”等等劝世良言。
这无非是劝诫世人,生活中遇到不平、气愤、怨恨时,不宜一味的结怨结仇,施展报复,不是原则性的家国大仇皆宜宽容化解。
宽容对于国家来说,是社会进步的象征,是人类文明的表现;宽容对于个人来说,是处世的原则、交往的智慧、修养的境界。
宽容是一个成功者必备的素质。
所以,在创建和谐社会的当下,我们需要更多的宽容。
一、无论历史还是现实,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有关宽容的故事举不胜举,给人以启发、教益。
比如:负荆请罪的故事。
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
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
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
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这则故事,堪称以大局为重、宽容互谅的典范。
又比如:六尺巷的故事。
清朝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邻居是桐城另一大户叶府,主人是张英同朝供职的叶侍郎,两家因院墙发生纠纷。
张老夫人修书送张英。
张英见信深感忧虑,回复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于是,张老夫人令家丁后退三尺筑墙。
叶府很受感动,命家人也把院墙后移三尺。
从此,张、叶两府消除隔阂,成通家之谊。
再说说彭德怀的宽容。
红军三军团总指挥彭德怀等30多人前沿察看地形,传令兵手执红旗边跑边喊让路。
只有一个战士坐着不动。
彭德怀见人挡路便喊了几句。
战士站起来朝彭总就是两拳。
彭总让过他匆匆赶路。
事后,传令兵捆来那个战士见彭总。
彭总立即让他回去。
战士自知闯祸,心里害怕,见彭总毫不在意,深受感动,后来逢人就说:“总指挥真是度量宽宏呀!”从以上的事例中,宽容者对有违常理的人或事不计较、不追究,对不慎犯了大错能宽容、理解、放下。
以宽容方式去化解恩怨,这无疑是凝聚力量,成就大业的处世智慧。
二、西方文化对“宽容”的理解似乎更趋理性。
多年前,阅读《包容的智慧》(星云大师、刘长乐著)一书,被书中两则有关宽容的故事深深的打动。
如今重新翻阅,依然觉得震憾。
其一:一封爱和宽恕的信。
1991年,一名中国留学生卢刚在美国爱荷华大学射杀6人。
事后遇难者安妮女士的悲伤的三兄弟给卢刚家人致信:“安妮相信爱和宽恕。
此刻如果有一个家庭正承受比我们更沉重的悲痛的话,那就是你们一家。
我们想让你们知道,我们与你们共同负担这一份悲痛……”可见遇难者的三兄弟理智战胜感情,设身处地去想,换位思考、理解宽容。
这不得不让人有些许感动。
其二:为凶手立一块祭奠的石头。
2007年5月弗吉尼亚校园枪击案里,韩裔凶手赵承熙连同被射杀的32个无辜的生命一起在那片宽阔的绿地上受到祭奠。
发起这个行动的,是一个美国女生。
尽管存在争议,豁达的美国人民还是接受了女生的做法,最终原谅了赵承熙。
没有人去毁坏代表赵承熙的第三十三块石头,同学们还在他的墓碑上留下自己的纸片:“你没能得到必要的帮助,我们感到非常悲哀。
希望你的家人能够得到安慰并尽快恢复平静。
”“今后如果看到像你一样的孩子,我会对他伸出双手,给他勇气和力量,让他的人生变得更好。
”可见纸片的字里行间是同学们发自心底的宽容和博大的爱。
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还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它足以包容世间万物,化解怨仇。
不久前,无意中看到一则诠释宽容的感人故事。
它不仅用宽容去化解怨仇,而且让爱得以延续。
那时2000年4月的一天深夜,4个来自江苏沭阳县的失业青年潜入南京一栋别墅行窃,被发现后,他们持刀杀害了德国屋主一家。
这个不幸家庭的主人普方,51岁,时任中德合资扬州亚星奔驰公司外方副总经理,他40岁的妻子、15岁的女儿和13岁的儿子也惨遭杀害。
案发2小时后,4名凶手被捕,后被法院判处死刑。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是绝大多数中国人难以想象的。
普方先生的母亲从德国赶到南京,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她写信给法院,认为对四个凶手的刑罚过重。
“德国没有死刑。
我们觉得,他们的死不能改变现实。
”最终,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驳回了4名被告的上诉,维持原判。
这起当时轰动全国的特大涉外灭门惨案很快结了案,但故事并没有结束。
因为在庭审中的一个细节给了德国人很大的触动:那4个来自农村的年轻人都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也没有工作。
他们开始并非有预谋要杀人,只是想偷辆摩托车换点钱。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得知南京某最高档别墅区。
那晚,他们潜入小区,只是想去洗劫一间不亮灯的空宅,结果那套正在装修的别墅没有东西可偷。
最终他们选择了隔壁的普方家。
盗窃的行动被普方一家查觉,因言语不通,惊惧之中,他们选择了杀人灭口。
普方协会认为,社会不公和缺乏教育是滋生犯罪的土壤。
要杜绝再出现杀害普方那样的年轻人,靠仇恨是没有用的,处决犯罪的根源比处决罪犯更重要。
这个社会需要法庭和监狱,但是更需要的是互助与教育。
只有做好了这两项,人类才能真正远离恐怖和暴力,否则,我们每个人随时都可能成为下一个犯罪的目标,这才是最可怕又最可悲的。
就在那年的11月一些德国人设立了纪念普方一家的协会(一个民间慈善组织),致力于改变江苏贫困地区儿童生活状况。
普方协会的茱利娅说:“如果普方还在世,那么普方家肯定是第一个参与的家庭。
”他们把募集到的善款用来支付那四个凶犯的家乡——苏北沭阳县贫困家庭的孩子们的学费,为他们走上自主而充实的人生道路创造机会。
他们觉得这是纪念普方一家最好的方式,也是普方在中国留下的遗产。
这一举动已经默默延续了10余年,仍在继续。
虽然已有超过600名的中国贫困学生因此圆了求学梦,但它至今鲜为人知。
这一案例,德国人不但选择了宽容,而且把眼光放在了人类的全体和长远的未来。
对此,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正如星云大师所说:人生最大的美德是宽恕。
从以上这些宽恕、宽容的故事背后,让我们看到了真诚、善良和博大的爱,也更真切地感到唯有选择宽容和爱,方能放下一切,化解怨仇。
我想:这就是宽容的力量。
生活也需要包容哲学家康德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黛尔卡内基说:“要真正憎恶别人的简单方法只有一个,即发挥对方的长处。
”安德鲁马修斯在《宽容之心》中说过这样一句启人心智的话:“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
”……法国的雨果曾经这样感叹:“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而比天空宽广的,是人的胸怀。
”古老的东方,人们也世代传承着一句浅白的俗语:“宰相肚里能撑船。
”法国人的浪漫和中国人的实在碰撞在一起,人们发现了:包容,超越了国家、语言、种族和文明的界线。
比天还要宽广的胸怀,能够撑船的大肚子里,还有什么不能包容的呢?阴谋、苦难、丑恶、肮脏、污秽……一切都可以承受,一切都可以包容。
几声低声的议论,不小心的碰撞,就足以爆发一场“战争”,每当此时,我们都会怒视着对方,互不相让,以为大敌当前。
别人犯了错,我们为此大发雷霆,那犯错的应该是我们自己。
憎恶对方,恨不得让对方在这世界上永远消失,结果使自己焦头烂额,心力交瘁。
憎恶对手的最佳方法并不是吞蚀对手,而是吸取对方的长处转化为自己的钙质……许多人都不了解包容。
有人认为,包容是懦弱,胆怯。
有人认为,包容是一种素质,一种情操,是一种美德。
对包容者来说,包容是一种美德;对被包容者来说,包容是一种无形的惩戒。
当你把包容你的人当作是懦怯时,那你这时,将是世界上顶级可恶的罪人。
因为,你没有感谢包容你的人,反而还误会他。
如果说,父母、老师是世界上最爱你的人,那包容者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包容不等于忍耐。
“忍”是勉强承受,抑制心情,它总有爆发的一天。
而包容是绅士般地让步,是大度地不计较……包容是生活的一缕阳光。
如果没有了包容,那这世界将会变得黑暗。
它比立春的早晨的阳光更加明媚,更加温暖,它普照着大地,改变着人们的性情。
当有一天,你真正学会了包容。
你已经达到了品质的顶端。
因为,你要包容别人的排挤、辱骂甚至诬陷,你知道,真正的力量是使敌人恐慌。
你知道,风凉话可以使你“热敷”的脑袋冷却下来,恶劣的环境可以使沙漠里的玫瑰开得更美……这缕阳光,很微弱,很渺小,一不小心就会被乌云消灭。
但,总有人为它挥去头顶的乌云,让它常青。
生活需要宽容宽容,是什么?宽容是宽容是一种胸怀,一种睿智,一种乐观的面对人生的勇气。
它能驱散生活中的痛苦和眼泪,它能传播心灵的快乐和微笑。
宽容胜产幽默,减少人生的沉重感,让人生充满快乐和欢笑。
倘若你不懂的宽容别人,那别人也将不会宽容你,宽容能够让自己多交朋友,收获快乐,“退一步海阔天空”你退一小步,成全别人,将换来一片明媚。
,忍一时,风平浪静。
对与别人的过失,必要的指责无可厚非,但能以博大的胸怀去宽容别人,就会让世界变得更精彩,以宽容之心度他人之过,做世上精彩之人。
学会宽容,就学会一种有益的做人责任、就学会一种良好的做人方法。
生活中宽容的力量巨大。
因为批评会让人不服,谩骂会让人厌恶,羞辱会让人恼火,威胁会让人愤怒。
唯有宽容让人无法躲避,无法退却,无法阻挡,无法反抗。
蔺相如对廉颇傲慢无礼的宽容忍让,最终感化廉颇负荆请罪,留下千古美谈将相和,使赵国虽小而无人敢犯;周总理以其容纳天地的博大胸怀,在外交上奉行求同存异、和平共处方针,造就了他伟大人格,树立了中华民族的大国风范。
同样,邻里间团结和睦需要宽容,夫妻间白头偕老离不开宽容,一个健康文明进步的社会处处离不开宽容。
假如没有了宽容,则国与国之间会兵戎相见,人与人之间会拳脚相加,社会将因此变得黯然。
当然,学会宽容,并不是无原则地放纵、也不是忍气吞声,逆来顺受。
宽容是一种有益的生活态度、是一种君子之风。
学会宽容,就会善于发现事物的美好,感受生活的美丽。
就让我们以坦荡的心境、开阔的胸怀来应对生活,让原本平淡、烦燥、激愤的生活散发出迷人的光彩。
“一个宽宏大量的人,他的爱心往往多于怨恨,他乐观、愉快、豁达、忍让,而不悲哀、消沉、焦躁、烦怒;他对自己的伴侣和亲友的不足处,以爱心劝慰,述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听者动心、感佩、尊从,这样,他们之间就不会存在感情上的隔阂,行动上的对立,心理上的怨恨。
”宽容其实是一种心态,一种不苛求,不极端,不任性的健康心理,它需要我们去学习,去体会,去感悟,需要拿出一点勇气和智慧,去想,去做,去生活……在短暂的生命里程中,学会宽容,意味着你的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