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的建立及在骨科病房的应用_黄天雯

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的建立及在骨科病房的应用_黄天雯

Chin J Nurs ,February 2015,Vol .50,No.2近年来,在骨科病房中开展疼痛管理逐渐普及[1-3]。

我院自2010年起开展骨科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4],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疼痛专科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5]。

然而,骨科疼痛管理质量相对依靠医疗机构和管理者对疼痛的重视程度,缺乏规范化的标准以及评价疼痛护理质量的指标[6]。

为此,我们在分析骨科病房疼痛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疼痛护理质量指标,旨在对疼痛护理质量进行全面、持续、科学的管理,在骨科病房疼痛管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的建立1.1文献分析查阅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数据库中有关疼痛护理质量管理的文献,发表时限为2008年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15.02.005基金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广东省医学科研指令性课题项目(C2011007)作者单位:510080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显微外科医学部(黄天雯,陈晓玲,谭运娟,彭莉,刘巧梨,何翠环),护理部(陈利芬,成守珍)通信作者:成守珍,E -mail :szcheng05@黄天雯:女,硕士,副主任护师,科护士长,E -mail :huangtwen@126.com 2014-10-11收稿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的建立及在骨科病房的应用黄天雯陈晓玲谭运娟彭莉刘巧梨何翠环陈利芬成守珍【摘要】目的探讨疼痛护理质量指标在提高骨科病房疼痛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方法运用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研究方法建立疼痛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包括疼痛评估准确率、疼痛病情观察及时率、疼痛干预有效率、疼痛护理记录合格率、疼痛控制满意度。

运用这5项疼痛护理质量指标对骨科病房的疼痛护理质量进行管理,实施检查监督,定期分析数据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结果在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开始实施时(2013年1月)和实施半年后(2013年6月),疼痛评估准确率分别为92.31%和95.45%,疼痛病情观察及时率分别为89.74%和97.73%,疼痛护理记录合格率分别为90.00%和97.50%,疼痛干预有效率分别87.50%和92.50%,疼痛管理满意度分别为93.33%和96.67%。

同时,所有病历均记录了疼痛状况,全部均采用简易疼痛评估尺记录疼痛强度,所有患者实现定时应用止痛药物来治疗疼痛。

结论将疼痛护理质量指标应用于骨科病房疼痛管理,实现了疼痛护理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提高了患者的疼痛控制质量,为持续改进疼痛护理质量提供数据和事实依据,有助于提高疼痛护理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骨病医学;疼痛;护理;质量指标,卫生保健Effect of pain management quality indicators on improving quality of pain management in the orthopedic department/HUANG Tian -wen ,CHEN Xiao -ling ,TAN Yun -juan ,PENG Li ,LIU Qiao -li ,HE Cui -huan ,CHEN Li -fen ,CHENG Shou -zheng【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pain management quality indicators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pain management in orthopedic departments.MethodsPain management quality indicators were developed ,whichconsisted of accuracy of pain assessment ,timeliness rate of pain observation ,efficiency of pain management ,qualified rate of pain management records and patients 'satisfaction with pain control.The indicators were applied in the orthopedic department and data were analyzed regularl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ain management continuously.ResultsAfter application of pain management quality indicators ,the accuracy rate of pain assessment increasedfrom 92.31%to 95.45%,the timeliness rate of pain observation increased from 89.74%to 97.73%,the qualified rate of pain management records increased from 90.00%to 97.50%,the efficiency of pain management increased from 87.50%to 92.50%,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with pain control increased from 93.33%to 96.67%.Pain status which was assessed by pain evaluation ratio for each patient was included in medical records.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pain management quality indicators can achieve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normalization of pain management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ain control ,and provide data for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of painmanagement.【Key words 】Osteopathic Medicine ;Pain ;Nursing Care Quality Indicators ,Health Care本文作者:黄天雯148Chin J Nurs ,February 2015,Vol .50,No.21月至2012年5月。

关键词:疼痛管理,护理质量,评价指标。

共检索出31篇文献,查阅原文,筛选出密切相关的文献11篇,其中报道疼痛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文献0篇。

报道疼痛护理质量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包括:①疼痛护理的相关培训未形成系统、规范,欠缺持续性教育。

②评估-干预-效果评价的疼痛控制程序未能有效实施,特别是疼痛评估不够准确、客观。

③管理评价多用患者的疼痛控制情况、疼痛缓解的满意度来反映,注重终末质量评价,缺乏环节质量评价。

1.2现状调查对2012年6~12月在我院显微创伤外科、关节外科住院患者的疼痛护理现状进行调查,包括护士的疼痛知识与态度、护士培训、疼痛控制程序的实施、疼痛管理等。

存在的问题包括:①护士长定期对疼痛管理的总结与反馈欠科学、系统。

虽然护士长在日常管理中会关注患者的疼痛控制质量,如疼痛护理文件书写的质量、疼痛护理措施实施情况、患者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但多数纳入病房管理质量的指标以护理表格书写合格率、特级和一级护理合格率、整体满意度等反映,无细化的疼痛护理质量评价指标。

②不同层次护士进行疼痛护理时质量偏差较大。

由于新护士到岗、护理人员流动、学生、进修生参与疼痛护理等因素,疼痛知识与态度欠缺,进行患者疼痛评估不够准确、客观,疼痛护理措施不够及时、全面,导致患者疼痛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缓解。

1.3指标建立由科护士长、区护士长、疼痛专科护士、个案管理员、护理组长共7名组成质量管理小组。

通过查阅《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CI )评审标准、美国疼痛协会急性疼痛管理质量评价体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科常见疼痛的专家处理建议》[7-9],以及以“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及“专科护理质量标准”为主题词的文献等,初步制订疼痛护理质量评价指标。

通过临床调研,按患者入院→术前评估与护理→术后护理观察、疼痛干预→出院的护理行为与方式的临床流程,筛选出疼痛评估准确率、病情观察及时率、护理记录合格率、疼痛干预有效率、疼痛控制满意度共5项反映疼痛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

最后通过目的抽样方法,选择20名专家组成核心讨论组成员,讨论分析各项指标的内涵及其计算公式,对不足之处进行补充和完善,确定指标评价方法。

疼痛护理质量指标内涵如下。

(1)疼痛评估准确性包括疼痛评估内容、方法和结果的准确性3个二级指标,评价护士进行疼痛评估时是否包括评估日期、时间、部位、疼痛评分、持续时间、睡眠影响情况、处理措施、不良反应等内容;能否准确使用由数字评定量表(Numerical Rat -ing Scale ,NRS )、词语描述量表(Verbal Descriptor Scale ,VDS )和修订版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aces Pain Scale Revised ,FPS -R )三者合并制成的“简易疼痛评估尺”进行评估;疼痛评估结果是否准确。

(2)疼痛病情观察及时性指护士进行疼痛评估的频率正确,在患者入院8h 内完成首次评估,手术后评估麻醉是否失效,失效后根据麻醉方式由责任护士进行全面评估。

如气管内麻醉患者每小时评估1次,共评估4次;硬膜外麻醉、腰麻或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每小时评估1次,共评估3次;对于疼痛评估≥5分者,在医生给予镇痛处理后评估1次(静脉或肌内注射后30min ,口服药后1h ),然后每4h 对患者进行1次评估,直至疼痛评估<5分;能及时判断疼痛异常,并及时报告医生。

(3)疼痛护理记录质量指疼痛相关护理记录是否全面准确、连续、动态。

全面准确指无缺项,完整,符合病情,字迹清晰,无刮、粘、涂等痕迹,格式符合要求;连续指记录患者疼痛情况,护理措施有针对性,有记录疼痛护理效果;动态指动态记录患者疼痛变化,适时进行相应健康宣教记录。

制订细化的疼痛护理记录质量评分标准,评分≥95分的护理记录判断疼痛护理记录合格。

(4)疼痛干预有效性包括3个二级指标,分别是:患者的疼痛评分≤3分,24h 疼痛频率≤3次,24h 内需要止痛解救药物≤3次,3个指标同时满足则判断疼痛干预有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