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书籍读后感600字五篇
《管理的实践》是第一本视管理为整体、率先说明管理是企业的特殊功能。
德鲁克指出:“管理是一种器官,是赋予机构以生命的、能动的、动态的器官。
”下面是为大家准备以下的管理书籍读后感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管理书籍读后感一
《管理的实践》是彼得。
德鲁克先生于1954年出版的一本管理学著作,用他自己在序言中所介绍的,他认为“这是第一本真正的‘管理著作’,是第一本视管理为整体,率先说明管理是企业的特殊功能、管理者肩负了明确责任的管理书籍”。
并认为“这是那些准备只读一本管理书籍人士的选择”。
德鲁克先生在本书中,首先介绍了管理的本质,之后针对企业、管理者、员工和工作这三个企业管理的内容重点介绍了管理的结构,最终归结到“当一名管理者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样一个问题。
德鲁克先生在书中强调了“企业的目的是创造顾客,企业的主要功能是营销和创新”这样一个观点,这同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认为的企业的目的是创造利润比较起来,的确大相径庭。
德鲁克先生认为,“利润只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约束条件,远远不构成企业存在的目的“。
但他同时承认“企业必须有足够的利润才能经
营,这是企业最重要的社会责任,也是企业对自己和员工的首要义务”。
虽然我还不能充分理解他这一观点的先进性和优越性,但是我很喜欢他的这一说法,因为这让我感受到企业的存在具有了蓬勃的朝气和精神层面的追求,而不仅仅是冰冷的数据和经济价值。
彼得。
德鲁克先生在本书中阐述的另外一个与我日常工作切实相关的内容是企业对员工和工作的管理。
他认为“人类在精神和心理方面都需要工作,如果不工作,大多数人都会面临精神和身体的崩溃瓦解。
因此管理层的任务是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和参与感,唤起他们的工作欲望”。
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企业需要的绝不仅仅是还过得去的绩效,企业需要员工充分发挥潜能,达成绩效。
员工需要的也不仅仅是能有所表现的职务,他需要的工作必须能为他的能力和才华提供的发挥空间,给予他的机会持续成长和表现卓越”。
因此,他主张“员工能做的规划越多,就能为自己的工作承担越大的责任,因此生产力也就会越高。
如果员工总是听命行事,那么只会对工作造成伤害”。
彼得。
德鲁克先生通过这种角度说明了企业通过这种管理方式,即让员工在工作中具有更多发挥自己主观能力的机会,并且让员工可以看得到自己的工作与企业发展的目标之间产生实际的联系,实现企业和员工以及员工的工作之间在工作目标和切身利益上的统一,最终就可以实现企业管理的目的。
也就是说,如
果员工在自己的工作中可以发挥的自由空间越大,员工对工作的热情也就越大,因而工作能给员工带来的成就感也就越强。
由此我想到在团队工作中,作为中层管理者,在指明工作目标和工作程序之后,我也应该有意识的为自己的团队成员留出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团队成员能够有机会和余地规划自己的工作进程,并以自己的节奏和方式努力达成工作成果,进而获得工作中的成就感和个人专业技能的提高。
就像彼得。
德鲁克先生说的“员工对企业的要求,在基本的经济报酬之外,就是自我实现。
员工在企业中感觉到自己的能力提高、地位实现,做完成的工作对企业具有意义,也就是实现了工作成果”。
彼得。
德鲁克先生的这本《管理的实践》,对于我这样对企业管理实践不深入的人来说稍显枯燥和晦涩,但他朴实的语言以及书中所列举的企业管理的成功案例,的确让我对自己日常工作中所见到的、所感受到的企业管理的过程和片段产生思考并有所启发,尤其重要的是,他的那些理论让我对自己日复一日重复工作背后的意义有了一个更合理的观察和思索的角度,并把自己以前无意识的管理行为转化为有意识的管理实践,在带领团队实现工作目标的同时,也为团队成员和我自己的自我实现做出具体的努力。
管理书籍读后感二
今天看完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本很多成功人士推荐的书,看起来却没有太深刻的感受,可能是我还没有到达看这本书的地位。
其中最产生共鸣的部分,就是书中所说的“对时间的管理”。
上班以来,一直觉得浪费了很多时间,尤其是在年底总结20__年一年的情况时,觉得自己好像什么都没做。
每天下班回来也感觉时间匆匆溜走,做饭,吃饭,上网,还没来得及干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就到了要睡觉的时候了。
回想起来,每天晚上也就能看上两个完整的英语新闻,和朋友聊聊天,前段时间在网上种菜偷菜,现在回想确实浪费了很多的时间,没有任何收获。
很多时候也意识到自己正在浪费时间,却提不起精神去做该做的事情,感觉惰性又在侵蚀自己。
书上说最好让别人帮忙记录自己的时间,我想如果真能找到一个人帮我记录时间,我一定会大吃一惊,自己曾经浪费的时间。
还有就是“要事优先”的原则,回想起来我总是无法掌握此原则,好像总是被周围的环境所牵制,尤其上班以后,闲的时候想静下心来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如翻译资料、看书、学习,可是总是迫于办公室嘈杂的环境,无法静下心来。
现在真的对此很烦恼,很多时候都有力不从心的感觉,明明很想做一件事情,却总是一再耽误。
另外书中提到“要把眼光集中在贡献上”,这一思想确实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在工作中,这种思想可能会更让人容易得到满足,也更容易让人保持奋斗的激情。
其实这句貌似口号的一句话,并不是告诉人们要多么无私,可能更多的是告诉人们怎样调整自己的心态,使自己能够保持一种激情,从而产生更高的效率。
至于其它更多关于如何管理方面的思想,我可能收获得不是很多,毕竟眼前我的首要任务是把自己先管理好。
从现在起,应该严格给自己一个时间的限定,按照自己的计划去进行,避免浪费更多的时间。
还有保持好的心态,不要受外界环境所影响。
收心!!!
管理书籍读后感三
从开始学习“管理学”,我就借了这本书,可也是最近才艰难的将其读完。
其中部分语言和论断总会让我很有感觉却理不出头绪。
我有很努力的去读,去理解,可似乎读后的成效没和所用的时间成正比,最终我在本书第二章中发现,其实我读书的方法完全是错误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我是个很没成效的时间管理者。
但总之,我很佩服德鲁克这位管理学领域内“大师中的大师”。
他这本六十年代出版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至今仍在给人们许多启发,真的堪称经典。
今天,我只能从一个初学者的角度,谈一谈我的感想。
“管理者能否管理好别人从来就没有被真正验证过,但管理者却完全可以管理好自己。
”在大多数人的定义中,管理者是那些在组织中指挥他人完成具体任务的人,也就是说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指挥下属开展工作。
这定义没错,但一个管理者若真想有所作为,想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第一步并不是学会管理下属,而是要先学会管理好自己,使自己在工作中卓有成效,使自己的工作有效。
我认为,书中提出的那些有关自我管理的方法其实对每一个人都适用,因为每个人也都是自己时间的管理者,每个人的工作也都需要卓有成效。
我想先从我自身角度出发,谈谈如何实现自我管理,我们学生应该如何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自我管理者。
高中生活是一板一眼,步步为营的。
到大学的第一感觉便是混乱,没逻辑。
似乎每天都很忙,有很多作业,社团有很多活动,整天早出晚归,可每天睡前总会感到忙了一天就好像啥也没干。
其实大多数新生的生活都缺乏规划,更别说时间管理上的卓有成效了。
高中时的时间大部分是在被别人管理,学生们在老师,家长的安排下循规蹈矩的生活,可此刻的我们,是自己时间的管理者,一分一秒都得自己掌握,因此,学会卓有成效就更加重要了。
所以首先我们要树立这样的理念:我们需要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并且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也是必须学会的。
那么我们学生应该如何成为卓有成效的自我管理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