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第二课时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学案)课前展示民主决策听证会近年来,民主决策日益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经市政府同意,2007年4月29日,济南市物价局主持召开了管道燃气价格调整听证会。
37名听证代表到会发言,就建立燃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和调整民用管道燃气价格这一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大多数代表对提价方案中民用天然气提价20%表示了担心,认为幅度过大,建议降低调价幅度或分次调价,平稳过渡。
如何充分考虑低收入群体的承受能力。
提价后给予弱势群体适当的补贴成为代表们热议的话题,代表们纷纷建言政府出题啊相关政策措施,减少提价对弱势群体生活的冲击。
针对燃气管网损耗较高等问题,一些代表建议企业通过加强管理,降低损耗,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为市民提供安全稳定的供气服务。
听证会后,市物价局将汇总停滞代表的意见,对建议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形成调价的细化方案,报市政府批准后执行。
问题思考:(1)我国政府决策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的依据是什么?(2)我国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主要方式有哪些?(3)你认为政府职能部门对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举行听证会的意义是什么?一、自主学习认真阅读教材内容,梳理领会政治观点1.我国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有哪些?(1)制度,即公民向_______机关反映意见、提出建议。
(2)制度,即专家学者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相关信息等,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进行分析论证。
这有利于提高决策的_______。
(3)制度,即决策机关将涉及公众利益的各项决策进行公示,公民在真正了解决策的有关内容后,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这有利于提高决策的_______和公众的参与度。
(4)制度,即对同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公民可以通过听证制度参与决策。
听政于民的目的,就是为了_______。
★2.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是什么?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1)有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__ _____性。
(2)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____ ___性。
(3)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___ ____,推动决策的实施。
(4)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__ _____感。
二、自主探究:1、决策是少数精英的事,让公民参与决策过程,只会干扰决策的形成。
2、近年来,各地政府纷纷确立了就政府重大决策先经专家咨询论证后再决策的依法行政程序,避免了重大失误。
有人认为,只要先经专家咨询论证后再进行决策,就能保证决策的科学性。
3、课本P20-21(电价听证)三、自主检测--巩固练习检测,提高政治参与技能和公民政治素养1.随着我国民主形式的日益丰富发展,公民将有更多的机会直接参与决策的过程,对决策的形成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下列选项属于我国参与民主决策的基本形式有( )①专家咨询制度②社情民意反映制度③社会听证制度④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主要前提是A.召开信息发布会B.赋予公民广泛的民主权利C.拓宽民意反映渠道D.决策机关自律活动3.今年“两会”召开前,多名农民工建议全国人大代表向“两会”提交一份关于农民工医疗、养老等问题的提案。
农民工的行为是A.依法直接参与民主决策 B.依法间接参与民主决策C.依法直接参与民主管理 D.依法间接参与民主管理4.近年来,国内网站纷纷开设“两会直通车”、“网上大会堂”等论坛,网民热论国是。
这表明①网络有利于政府了解社情民意,促进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②政府应认真对待和采纳网民提出的意见与建议③网络拓宽了民意反映渠道,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平台④依法行使表达权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5. 国家提出,政府机关要实施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这一制度的实施,是基于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决策的_________A.决策权 B.知情权 C.监督权 D.表决权6.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公民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生活,以网络为媒介的“政府—民间”互动模式已成为我国政治文明的重要元素。
“政府—民间”互动模式①方便了公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②保障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质询权③拓宽了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渠道③有利于政府了解民意和汇集民督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7. 一项将在2010年1月1日实行的新国标,不仅引起了电动车行业的密切关注,也触动了许许多多中国老百姓的神经。
参考资料: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发布的《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等4项标准中规定,电动两轮轻便摩托车最高设计时速大于20公里,小于50公里,或重量大于40公斤且最高设计时速不大于50公里,符合标准的电动摩托车按照机动车管理。
也就是说,新国标把40公斤以上或时速20公里以上的电动自行车划入机动车范畴。
由于绝大多数品牌的电动车擅自安装调速器,提高车辆行驶速度,屡屡造成交通事故;另外,因电动车不登记上牌,未购买第三者责任保险,导致事故的补偿、伤害赔偿、责任归处等问题复杂化;还有部分电动车驾驶员发生交通事故后肇事逃逸,也难以侦破,给交通管理工作带来难题;而电动车驾驶技术起点低,上至60岁老人,下至10岁幼童都能驾驶,也有很大安全隐患。
(1)为深化同学们对“以人为本”这一执政理念的理解,某班在政治老师的指导下举行了一个小型辩论会。
正方辩题为:应该禁止电动自行车上牌、上路;反方辩题为:不应该禁止电动自行车上牌、上路。
请你任选其中一个辩题,陈述自己的观点。
(不超过300字)(2)运用民主决策的知识,说明政府应该怎样才能使决策更加科学?(活动探究)--参与探究活动,发展综合运用政治观点的能力听证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的制度方式,也是公民有序地直接参与政治生活的一种较好的活动方式。
近年来,全国各地旅游景区门票提价的呼声此起彼伏,作为提价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价格听证会也是屡屡举行,成为大众瞩目的焦点。
但是,人们在历览各式各样的听证会后,发现大部分听证会中被听证的对象,在听证会后必然涨价,呈现出“逢听必涨”的奇特现象。
显然,对于直接体现民主的社会听证制度,人们有着各种各样的看法,甚至是误解。
阅读以上材料,思考下列问题:(1)你认为,影响旅游景区门票价格变动的因素有哪些?门票涨价有何利弊?(2)你如何看待价格听证“逢听必涨”这一现象?(3)目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应当如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听证制度?拓展延伸:1.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和要求(1)意义:首先,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其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再次,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最后,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2)要求:①提高参与决策的热情,培养参与决策的责任感。
②掌握参与民主决策的科学知识,提高参与民主决策的能力。
③提高政治素养和道德素养,摆正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使个人利益服从全局利益。
④依法行使决策权,按照一定的程序参与决策。
2.社会听证制度的作用(1)对于政府来说,听证制度有利于政府作出充分反映民意的决策。
听政于民的目的是决策利民。
通过听证制度,政府可以广泛的听取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和呼声,体察民情,尊重民意,及时将反映公众意愿的意见,全面、准确地吸收到决策中来,以便政府及时修正、完善决策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尽可能最大程度得使公众利益在政府决策中的到体现。
(2)对于公众来说,提高了自身对公共事务的参与程度。
听政于民,就是让公众知情参政。
通过听证,公众获得了表达自身利益要求的机会,可以发表意见,反映情况,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所以,听证制度搭建了一座公众发表意见的平台,开辟了公众直接或间接参与政府决策的崭新渠道。
第二课时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自主探究1. 不是少数精英的事,公民参与决策,反映公民的意愿,有助于形成科学的决策。
2.先经专家咨询论证后再进行决策,能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但并非保证。
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需要发挥各种决策方式的作用。
自主检测1.D2.C3.B4.C5.B6.D7.(1)①正方的陈述可以包含的要点:禁止电动自行车上牌、上路是出于电池污染、不安全、妨碍交通等考虑,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体现;社会上超标电动车比重相当大,存在着较多的安全隐患,这是从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做出的决策。
②反方的陈述可以包含的要点:禁止电动自行车上牌、上路没有充分考虑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和根本利益,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政府可以出台新的标准,运用严格执法来避免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不能搞一刀切。
(2)①拓宽民意反映渠道,通过多种方式了解社情民意,吸收公民的意见和建议,真正反映民意;②采取论证会、座谈会等方式,组织有关专家对决策进行论证,提高立法的科学性;③将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进行公示,提高立法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④进行公开社会听证,修正、完善相关决策。
第二课时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自主探究1. 不是少数精英的事,公民参与决策,反映公民的意愿,有助于形成科学的决策。
2.先经专家咨询论证后再进行决策,能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但并非保证。
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自主检测1.D2.C3.B4.C5.B6.D7.(1)①正方的陈述可以包含的要点:禁止电动自行车上牌、上路是出于电池污染、不安全、妨碍交通等考虑,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体现;社会上超标电动车比重相当大,存在着较多的安全隐患,这是从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做出的决策。
②反方的陈述可以包含的要点:禁止电动自行车上牌、上路没有充分考虑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和根本利益,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政府可以出台新的标准,运用严格执法来避免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不能搞一刀切。
(2)①拓宽民意反映渠道,通过多种方式了解社情民意,吸收公民的意见和建议,真正反映民意;②采取论证会、座谈会等方式,组织有关专家对决策进行论证,提高立法的科学性;③将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进行公示,提高立法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④进行公开社会听证,修正、完善相关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