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家庭病床服务规范细则
新的相关医疗卫生文件发布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2002年卫生部《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 2002年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2003年国务院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2007年《上海市医疗废物卫生管理规范》 2008年国务院 《护士条例》 2008年卫生部《护士执业注册管理办法》 2010年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开展家庭病床、户籍制保健、简易门诊、 社区护理、手机(BP机)呼叫服务、热线 电话咨询、健康教育、康复指导等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家庭医生责任制
家庭病床与全科医疗具有形式上的一致性, 是全科医疗功能的充分体现。
近一、二年来,社区又开始家庭医生责任 制的探索,家庭病床是家庭医生责任制中 的一项服务内容;
58864
2007 约6.3万
2010 6.66万
制定地方标准 《家庭病床服务规范》的背景
一、上海老年人口不断增多,特别是高龄老 年人多,需要上门诊疗服务。应解决看病 难、住院难的问题继续存在。
二、上海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三、医疗保险出台后,家庭病床需规范管理。
四、近年来许多相关新医疗卫生文件发布, 家庭病床工作需理顺。
5 服务机构与人员
5.3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床数量应与其配备 的医师、护士数和管理、服务能力相适应, 以保证家庭病床服务质量。
不涉及建床指标任务,是规范、标准、准入。 指标任务系行政行为,不矛盾,如建床指标、开 放床位指标、每医生每天查床数等。
6 服务项目
6.1 服务项目应为适宜在家中开展的诊 疗服务,其提供应以安全有效为准则。 应是在家庭中医疗安全能得到保障、 治疗效果较确切、消毒隔离能达到要 求、医疗器械能拿到家庭使用、非创 伤性、不容易失血和不容易引起严重 过敏的项目。
上海家庭病床发展面临新形势
原有的家庭病床工作条例、实施办法和规 定等已执行10~20余年,已不能满足当前社 区卫生服务工作需要。
社会继续需要家庭病床的服务。
《家庭病床服务规范》
前言 正文 附录
前言
家庭病床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重 要形式,是适应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和 人口老龄化形势要求、方便社区患者 获得连续性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基本 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的有效方法,是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走入社区, 走进家庭,不断满足社区居民医疗服 务需求的重要举措。(定位)
6、生产企业必须具备的检测仪器与计量器具、 质量控制室、自行检测等要求;
【GB 15980】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7、 产品包装标志,每套产品用塑料袋密封包装; 小包装要有下列标志:制造厂名称、地址和商标、
产品名称和型号、卫生许可证号、使用说明、灭 菌方法和有效期、生产日期。
家庭病床服务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家庭病床服务的定义、
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管理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上海市家庭病床服务管
理。
服务+管理 推荐性文件,非强制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条款通过本标准引用而成为本标 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 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 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开展家庭病床服务的医疗主体和人员、服 务内容、服务流程均有变化。
家庭病床纳入医保 各地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
2001年大连、扬州、沈阳、南昌市等 2002年青岛市等 2004年厦门市等 2006年天津市、成都市等 2007年,北京市卫生局发布《家庭病床管理
办法》,提出了建床类型及收治范围,还 提出了家庭病床具体建床标准。
老年医疗机构69所,核定床位8582张, 实际开放床位11458张, 占80岁及以上老人不到2%。
住院难,老年护理床位一床难求
上海老年人口不断增多(户籍)
>60岁 >70岁 2008 300.6万 160.65万
占21.6% 占11.5%
2009 315.7万占 22.5%
2010 331万 占23.4%
GB 15980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GB 15981消毒与灭菌效果评价方法与标准 沪卫监督〔2007〕6号 上海市医疗废物卫生管理
规范
3 定义
家庭病床服务是指对需要连续治疗, 又需依靠医护人员上门服务的患者,在其 家中设立病床,由指定医护人员定期查床、 治疗、护理,并在特定病历上记录服务过 程的一种社区卫生服务形式。家庭病床服 务对象是居住在辖区内提出建床需求,且 符合家庭病床收治范围的患者。
涉及康复、护理的范畴广,内容多,这里 是指导;
换药有很多内容,要看具体情况,应是能 适合在家庭做的。
要注意避免出现意外,如导尿的出血,针 灸的晕针等。
6 服务项目
有人分析国内家庭病床服务范畴目前还 是以医疗为主,包括定期上门观察诊治、 送药、肌肉注射、静脉输液、针灸按摩、 外科换药、鼻饲、导尿、雾化吸入、治疗 性灌肠、化疗、小型理疗、取化验标本、 测血糖、心电图检查等。
年份 建床总数 年份 (张)
1982 4855
1996
1983 9662
1997
1984 21327
1998
1985 31812
1999
1986 33286
1991 41136
建床总数 年份 建床总数
(张)
(张)
35445
2003 52291
36895
2004 58632
48091
2005 59783
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团队式服务
2002年起,上海市总结出“社区卫生服务平 台+全科团队” 社区卫生服务模式,
临床全科医师、社区护士、公共卫生医师 等组成 “全科服务团队”,
以1-2万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居住地管理 形式。
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六位一体”卫生综合服务
以建立家庭健康档案为抓手,提供预防、 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 务“六位一体”的卫生综合服务,逐步引 导常见病、多发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门 诊下沉社区。
布后,家庭病床工作在全国迅速发展。 1985年全国家庭病床建床达到91.3万张。
上海家庭病床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上海市为了解决当时存 在的“看病难,住院难”的矛盾,在一级医院开 展了把病床开在家中的工作,这项便民措市卫生局 发布《上海市家庭病床实施办法》。
上海市高龄老年人口多
户籍人口期望寿命82.51岁,全国最高水平。 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接近60万; 有失智失能半失能老人78万。
经预测,进入“十二五”,本市老年人口将 快速增加。2015年本市户籍老年人口将超过 430万,接近30%。
全市老年服务机构简况
养老机构631家,床位11万张; 约占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8.3%
4、收治范围:
无顺次的关系,经医师确认, 大部分病人系老年人(未明确讲); 双向转诊,各地大部分有该条; 离休干部等,建床条件较宽松,市医保曾
提出更宽松的条件,缺少人力资源;
5 服务机构与人员
5.1 原则上由具备开设家庭病床资质的社区卫 生服务机构开展家庭病床服务。
5.2 从事家庭病床工作的医生、护士,应具有 注册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资质,并具有2年 以上临床工作经历,能独立工作。
前言
为进一步规范家庭病床服务和管理, 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根据卫生部 《家庭病床暂行工作条例》有关规定, 结合本市家庭病床服务现状制定本标 准。
本标准附录A、B、C、D为资料性附录
卫生部2010年12月废止和宣布失效
前言
本标准提出单位:上海市卫生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上海市闸北区卫生局 上海市闸北区技术质量监督局 上海市闸北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 本标准由上海市医疗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 会归口 本标准自2010年6月首次发布
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上海家庭病床纳入医 疗保险范围,家庭病床医疗形式进一步发展。 1997年上海市卫生局发布《家庭病床管理的暂行 规定》、《家庭病床业务工作规范》。
上海家庭病床的发展
1997年5月,第一批纳入医疗保险,家庭病床从 1996年建床3.54万张,增加至1998年的4.81万张, 增加了1.27万张,上升36%。
【GB 15980】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4、 灭菌与消毒标准: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 必须经卫生部审查合格的方法进行灭菌和 消毒,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和卫生许可证。 规定了灭菌与消毒的微生物指标、 效果评 价标准、质量控制要求等;
5、 生产卫生要求:厂区、生产车间、生产人 员卫生要求及监督检测管理等;
6 服务项目
国外家庭病床服务除了以上的服务项 目外,还全面开展预防保健、康复、健康 咨询教育、社会支持性服务、心理咨询及 治疗、胃肠外营养,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病 人给予日间照顾。
7 常用器材配置
7.1 开展家庭病床服务应装备有适应工 作需要的小型、便于携带的诊断、检 查、治疗的器材和必要的通讯设备。 家庭病床服务应配置出诊包、急救箱 (含常用急救药品)。出诊包主要包 括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手电筒、 压舌板、注射换药器材及与所开展服 务项目相关的器材等。
在病人家中直接操作 原则
6 服务项目
6.2 检查项目一般有血常规、尿常规、 粪常规三大常规检查、心电图、测血 糖、抽血化验等。
6.3 治疗项目一般有肌肉注射、静脉注 射、静脉输液、皮下注射、换药、褥 疮护理、导尿、吸氧、康复指导、护 理指导、针灸、推拿等。
6 服务项目
项目举例为经常开展的、最基本的医疗服 务。一般是无创伤的,只有一根针的伤口。
又只能靠 医生 全程负责
4 收治范围
家庭病床的收治对象应是诊断明确、 病情稳定、适合在家庭条件下进行 检查、治疗和护理的患者。具体包 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