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24 3 3 2 2 42018~2019 学年度高三年级上学期二调考试化学试卷本试卷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客观题,共 30 个题,50 分,将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第二部分为主观题,共 5 个题,50 分,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
请注意答题时间为 110 分钟(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Cl :35.5 Ca :40 Fe :56 Cu :64 Zn :65 Ba :137)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有些古文或谚语包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2.设 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 二氯甲烷的共价键数为 N A个 B. 一定条件下,2 mol SO 2 和 1 mol O 2 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容器中的分子数大于 2N A C. 含 4.8 g 碳元素的石墨晶体中的共价键数为 1.2N A个 D.2 mL 0.5 mol/L FeCl 3 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备 Fe(OH)3 胶体,所得胶粒数目为 0.001N A 3.“绿色化学”实验已走进课堂,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①实验室中收集氨气采用图甲所示装置②实验室中做氯气与钠反应实验时采用图乙所示装置③实验室中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做氨气与酸反应生成铵盐的实验④实验室中采用图丙所示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的反应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4. 下列实验设计能够成功的是()A.检验亚硫酸钠试样是否变质试样 −溶−解→ −滴−加−硝酸−钡溶−液→ 白色沉淀 −滴−加−稀盐−酸→ 沉淀不溶解→说明试样已变质B.除去粗盐中含有的硫酸钙杂质粗盐 −溶−解→ −足−量−碳酸−钠溶−液→ −足−量−氯化−钡溶−液→ −过−滤→ −滤−液−中滴−加盐−酸→ −蒸−发−结−晶→ 精盐C.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 Fe2+试样 −滴−加−硫氰−化钾−溶−液→ 溶液颜色无变化−滴−加−氯−水→ 溶液变红色→溶液中含有 Fe 2+D.证明酸性条件 H 2O 2 的氧化性比 I 2 强5. 下列有关 CuSO 4 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 Na +、NH +、NO -、Mg 2+可以大量共存B. 通入 CO 2 气体产生蓝色沉淀C. 与 NaHS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 2++S 2-═CuS ↓D. 与过量浓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 2++2NH ·H O ═Cu(OH) ↓+2N H +6.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选项 古文或谚语 化学解释 A. 日照香炉生紫烟 碘的升华 B. 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置换反应 C. 煮豆燃豆萁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D.雷雨肥庄稼自然固氮3 3A.晶体硅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B.氢氧化铝具有弱碱性,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C.漂白粉在空气中不稳定,可用于漂白纸张D.氧化铁能与酸反应,可用于制作红色涂料7. 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选项物质abcA. Al AlCl 3 Al(OH)3B. HNO 3 NO NO 2C. Si SiO 2 H 2SiO 3D.FeS 2SO 3SO 2A. 制氧气时,用 Na 2O 2 或 H 2O 2 作反应物可选择相同的气体发生装置B. 制氯气时,用饱和 NaHCO 3 溶液和浓硫酸净化气体C.制氨气时,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D.制二氧化氮时,用水或 NaOH 溶液吸收尾气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铝分别与足量 Fe 2O 3 或 Fe 3O 4 发生铝热反应时,转移电子的数目相等B.质量分数分别为 40%和 60%的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0%C.金属钠着火时,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D.白磷放在煤油中;氨水密闭容器中保存9. 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时,所用方法正确的是()10. 目前人类已发现的非金属元素除稀有气体外共有 16 种,下列对这 16 种非金属元素的相关判断正确的是()①都是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 4②单质在反应中都只能作氧化剂③氢化物常温下都是气态,所以又叫都气态氢化物④氧化物常温下都可以与水反应生成酸A.只有①②正确B.只有①③正确C.只有③④正确D.①②③④均不正确二、选择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1.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12. 如图所示过程除去 AlCl 溶液中含有的 Mg 2+、K +杂质离子并尽可能减小 AlCl 的损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OH 溶液可以用氨水来代替B. 溶液 a 中含有 Al 3+、K +、Cl -、Na +、OH -C. 溶液 b 中只含有 NaClD. 向溶液 a 中滴加盐酸需控制溶液的 pH13. 从某含有 FeCl 2、FeCl 3、CuCl 2 的工业废液中回收铜并制备氯化铁晶体的流程如下:选项 实验操作现象 结论A.常温下将铝片加入浓 H 2SO 4 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Al 在常温下与浓H 2SO 4 反应生成 SO 2B. 向 AlCl 3 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 生成白色胶状物质 Al(OH)3 不溶于氨水C.向某溶液中加入 KSCN 溶液,再向溶液中加入新制氯水 溶液先不显红色,加入氯水后变红色该溶液中含有 Fe 3+D.向某溶液中加入 CCl 4,振荡后静置液体分层,下层呈紫红色该溶液中含有 I -2 43 23 2 3 2 234 33 34 A2 2 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试剂 a 是铁、试剂 b 是稀硫酸B. 操作Ⅰ、操作Ⅱ、操作Ⅲ所用仪器相同C. 试剂 c 是氯气,相应的反应为 2Fe 2++Cl ═2Fe 3++2Cl -D. 用酸性 KMnO 溶液可检验溶液 W 中是否含有 Fe 2+14.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探究 SO 2 的性质。
下列有关反应的方程式不.能.说明原因的是( ) A.①中溶液显红色的原因:CO 2-+H O HCO -+OH -B .①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2SO +CO 2-+H O ═CO +2HSO -C. ②中溶液显黄绿色的原因:Cl 2+H 2OHCl+HClOD. ②中溶液黄绿色褪去的原因:SO 2+Cl 2+2H 2O ═H 2SO 4+2HCl15. 如表所示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 A.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一定含2-有 SO 4B.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2-该溶液一定含有 SO 3 C.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该气体一定是 SO 2D.将 SO 2 通入 Na 2CO 3 溶液中生成的气体,先通入足量的酸性KMnO 4 溶液,再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浑浊说明酸性:H 2SO 3>H 2CO 316. 向 Na 2CO 3、NaHCO 3 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气体的量随盐酸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a 点对应的溶液中:Na +、OH -、SO 2-、NO -B.b 点对应的溶液中:K +、Ca 2+、H +、Cl -C.c 点对应的溶液中:Na +、Ca 2+、NO -、Cl -D.d 点对应的溶液中:F -、NO -、Fe 2+、Ag +17.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1 mol FeI 2 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2N A②Na 2O 2 分别与水及 CO 2 反应产生等量氧气时,消耗水和 CO 2 的物质的量相等③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 Al 3+、NH +、Cl -、S2-④Na 2O 2 投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先变蓝,后褪色⑤2 L 0.5 mol ·L -1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 N ⑥在漂白粉的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气体:Ca 2++2ClO -+SO +H O ═CaSO ↓+2HClOA.1B.2C.3D.418. 已知:NO+NO 2+2NaOH ═2NaNO 2+H 2O ;2NO 2+2NaOH ═NaNO 3+NaNO 2+H 2O 。
将总体积共为 40 mL 的 NO 和 O 2 两种气体分别同时通入同一足量的 NaOH 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溶液2 2 23 中只含有 NaNO 2 和 NaOH ,剩余气体 5 mL ,则原混合气体中 NO 的体积为()A.20 mLB.25 mLC.12 mLD.33 mL19.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不.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选项①②③ 实验结论 A. 稀硫酸 Na 2CO 3 Na 2SiO 3 溶液非金属性: S >C >Si B. 浓硫酸 蔗糖 溴水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 C.浓硝酸FeNaOH 溶液说明铁和浓硝酸反应可生成 NO 2D. 浓氨水 生石灰 酚酞 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20. 氯酸是一种强酸,浓度超过 40%时会发生分解,反应可表示为:a HClO 3═b O 2↑+c Cl 2↑+d HClO 4+e H 2O ,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气体产物时,试纸先变蓝后褪色。
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反应可确定:氧化性:HClO 4>HClO 3B.变蓝的淀粉碘化钾试纸褪色是因为可能发生了:4Cl +I +6H O ═12H ++8Cl -+2IO -C.若氯酸分解所得混合气体,1 mol 混合气体质量为 47.6 g ,则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 26HClO 3 ═15O 2↑+8Cl 2↑+10HClO 4+8H 2OD.若化学计量数 a =8,b =3,则该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20e -21. 下列各项反应对应的图象正确的是( )A.25 ℃时,向亚硫酸溶液中通入氯气B.向 NaAlO 2 溶液中通入 HCl 气体C.向少量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D.向 BaSO 4 饱和溶液中加入硫酸钠22.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称取一定量的 NaClB.制备氢氧化亚铁并观察其颜色C.检验浓硫酸与铜反应后的产物中是否含有铜离子D.收集 NO 2 并防止其污染环境2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医用双氧水是利用了过氧化氢的还原性来杀菌消毒的4 4 2 2 24 2 43 2 23 2 2 2 33 ②汽车尾气中含有能污染空气的氮的氧化物,原因是汽油燃烧不充分③用热的烧碱溶液除去瓷器表面污垢④某雨水样品采集后放置一段时间,pH 由 4.68 变为 4. 28,是因为水中溶解了较多的 CO 2⑤明矾可以用于净水,主要是由于铝离子可以水解得到氢氧化铝胶体⑥“水滴石穿”主要是溶解了 CO 2 的雨水与 CaCO 3 长期作用生成了可溶性的 Ca(HCO 3)2 的缘故 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⑥D.①③④⑤24. 下列关系图中,A 是一种正盐,B 是气态氢化物,C 是单质,F 是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