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莞初初二语文期中试卷分析

莞初初二语文期中试卷分析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初二语文期中统测试卷一、基础(20分)1.按要求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

(8分)(1)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

(3)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称赞莲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近墨者未必黑”。

2.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外应填入的词语。

(2分)(1)父亲闲着没什么事可干,又觉得很fán zào()。

(2)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wéi mù()起着同一作用。

(3)他总是把无穷的幽怨和紧迫的告急调理成wén zhōu zhōu()的语句。

(4)设计者和匠师们yīn dìzhìyí(),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忠心爱国、坚韧不懈”的精神传承下去。

B.我的启蒙老师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啊!C.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无时无刻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D.现在医学发达,移植记忆也许不是完全可能的事。

4.下列各句加横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演讲反映强烈,掌声经久不息,观众都非常享受这天伦之乐。

B.这支球队连遭败绩,球迷对这支球队不得不刮目相看,开始担心其保级前景。

C.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

D.随着《焦点访谈》节目的开播,“焦青天”这个名字不胫而走。

5.仿写句式(4分)读完经典文学作品,总有一些场景、一些情节、一些人物的言行留在我们的心里,挥之不去。

请你根据例句及括号内的作品提示,就你最难忘的内容,仿照示例,续写一句话。

示例:一条船舶,满载纯真快乐。

(《社戏》)一座荒园,尽显童真童趣。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王》)(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州园林》)二、阅读(40分)(一)(10 分)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6. 下列各组划横线的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 有仙则名不能名一处B. 无案牍之劳形喜形于色C. 有龙则灵学而不思则罔D. 何陋之有因陋就简7.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8. 下面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厌恶。

B. 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了自己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C. 在作者看来“龙”和“山”可以比作道德高尚的人。

D.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不屑。

(二)(9分)王羲之学书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

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窃而读之。

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

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

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

”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也。

”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

卫夫人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

”流涕曰:“此子必蔽吾名。

”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9.解释下列划横线的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分)(1)七岁善书()(2)尔何来窃吾所秘()(3)羲之拜请()10. 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断三处);(3分)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11.从王羲之学书的事迹中得到怎样的人生启迪,请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说说?(3分)(三)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 a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b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c ,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

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2.对下列句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我走了,到那边来信!”(父亲惦记着儿子旅途是否平安。

)B.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表现了父子相互体谅和照顾,尤其是父亲对儿子的深切关怀)C.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父亲想替儿子做的事已做到了,尽管人很累,他心里觉得踏实)D.“进去吧,里边没人。

”(与上文的“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相呼应,表现父亲对社会世态的不满和无奈)13.填入选文abc处词语最准确的选项是()(3分)A. a攀b缩c倾B. a爬b抬c侧C. a攀b挪c侧D. a爬b移c倾14. 选文中,“我”的两次流泪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四)在地球上,哪里有水,哪里就有生命。

一切生命活动都是起源于水的。

人体内脑髓含水75%,血液含水83%,肌肉含水76%,连坚硬的骨骼里也含水22%呢!人体一旦缺水,后果是很严重的。

水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原料,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自然资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就没有良好的自然环境,也就无法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一个水资源紧张的年代,全球范围的水位计正在出现。

而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水资源和水环境状况更令人堪忧:我国水资源总量严重短缺。

1998年我国人均水量为2251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口增至16亿时,人均水资源量将降到1760立方米。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勤俭节约的精神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意识中逐渐淡薄了。

人们总觉得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知道爱惜,浪费挥霍。

其实我国水资源人均量并不丰富,地区分布不均匀,再加上污染,使水资源更加紧缺,自来水其实来自不易。

我国《水法》指出,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

世界各国也都规定,水是公共财产。

因此,人人都应当具有公水意识。

人人都应爱护水,节约用水,反对污染水,浪费水。

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后,水利部即确定每年的7月1日为“中国水周”,考虑到“世界水日”与“中国水周”的主旨和内容基本相同,故从1994年开始,把“中国水周”的时间改为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时间的重合,是宣传活动更加突出“世界水日”的主题。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中国必须建立节水型社会。

要使水危机的意识全面深入人心,养成人人爱护水,时时处处节约水的局面。

节约用水应该从娃娃抓起,从学生抓起。

现在的校园,随处可见未关的水龙头,随处可见学生用直饮水洗手洗脸。

要知道直饮水生产一升的饮用水需要六升的自来水。

有资料显示,未成年人浪费的水是成年人的三倍。

人类的65%是水,你污染的水早晚也会污染你,把纯净的水留给下一代吧!如果人类不从现在开始节约用水,保护环境,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

15. 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说明人类如果不珍惜水,将无水可用,人类会因痛苦和后悔而流泪。

B.第五段划线句中,“全面”、“时时”、“处处”几个词语可以表现出实施节水战略刻不容缓。

C. 第五段划线句中,“必须”一词可以改成“应该”,可以舒缓语气,让读者能轻松阅读。

D.“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引用古人诗句,证明国家在战略上必须重视节约用水。

16. 第三段划线句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分别用什么作用?(4分)17. 直饮水如果看到有同学用直饮水洗手,你如何运用本文观点对他进行劝说,注意礼貌用语(4分)三、写作(40分)18.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快乐是一种心情。

你可以独自一个人读书时获得思考的快乐,也可以在篮球场上获得运动的快乐。

快乐有时又是一种交流,和父母老师沟通是快乐的,与朋友嬉戏是快乐的,甚至和陌生人的擦肩而过亦是一种快乐。

请结合自身的经历和体验,以“_____________让我快乐”写一篇文章。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别和姓名。

附加题(5分)(一)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

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

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

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

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

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

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

(二)进了屋,他四下里看了一眼:“小屋还怪干净呢!你的事儿不坏!”“有事吗?我忙!”祥子不能再听这些闲盘儿。

“没告诉你吗,有要紧的事!”孙侦探还笑着,可是语气非常的严厉。

“干脆对你说吧,姓曹的是乱党,拿住就枪毙,他还是跑不了!咱们总算有一面之交,在兵营里你伺候过我;再说咱们又都是街面上的人,所以我担着好大的处分来给你送个信!你要是晚跑一步,回来是堵窝儿掏,谁也跑不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