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特殊合同临时用工合同与劳务派遣合同法律风险防范

特殊合同临时用工合同与劳务派遣合同法律风险防范



(三)劳务派遣---
• 法律风险及防范
1、用工单位与派遣单位规章制 度冲突怎么破,怎么破, 怎么破?
特殊合同临时用工合同与劳务派遣合 同法律风险防范
主体矛盾惹的祸!!
• 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合法的企业规章制度 ,不仅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
件的依据,同时也是企业规范自身权益, 规避法律风险的重要依据。
• (6)不得约定试用期; • (7)任何一方可以随时通知另一方终止劳
动合同(两个方面的内容),用人单位不 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为什么?) 牺牲小部分劳动者的权益,蓬勃劳动力市 场。 • (8)争议:按劳动争议处理程序执行; • (9)社会保险:养老、医疗、工伤;
特殊合同临时用工合同与劳务派遣合 同法律风险防范
风险点 !!
• 《劳动合同法》、《劳动法》、《劳务派 遣暂行规定》都未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
特殊合同临时用工合同与劳务派遣合 同法律风险防范
姑且认定一个关系,一个调整(民法)
• 在劳动给付请求权让与说;利他合同说; 一重劳动关系运行说;双重劳动关系说等 多种对用工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关系的认定 中。大家普遍认为双方之间构成劳务用工 协议,是劳务用工关系,受民法调整。
特殊合同临时用工合同 与劳务派遣合同法律风
险防范
2020/11/22
特殊合同临时用工合同与劳务派遣合 同法律风险防范
昆明船舶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一起来 学法吧!
特殊合同临时用工合同与劳务派遣合 同法律风险防范
完美组合---写在开篇之前的
• 人的利己性----人一般会作出对自己有利的 事而会忽略他人的想法。
特殊合同临时用工合同与劳务派遣合 同法律风险防范
一个小案例
• 余女士雇钟点工李某,每周工作3天,每天 工作3小时。每小时工资8元。后李某摔伤 ,医疗费一共花去2万元。
• 问,李女生能否申请劳动仲裁,要求余女 士支付医药费?为什么?
• 整??)
(受民法调整还是劳动法调
特殊合同临时用工合同与劳务派遣合 同法律风险防范
特殊合同临时用工合同与劳务派遣合 同法律风险防范
(二)非全日制用工风险及防范
3、未缴纳工伤保险法律风险
特殊合同临时用工合同与劳务派遣合 同法律风险防范
工伤保险—小问题,大麻烦
• 缴纳工伤保险是除了工作时间外,认定非 全日制用工的重要标志。 用人单位有为非全日制用工劳动者缴纳工保 险的义务,如未履行,一旦发生工伤,须 按照《工伤保险条例》标准支付。费用高 甚至,未签订书面协议,未缴纳工伤保险 ,劳动者认为双方不存在非全日制用工, 认为事实上建立劳动关系,而且也有法律 依据。被认定为事实劳动关系—全日制用工 —用人单位损失更大。
用人不招,招人不用的体现环节
劳务派遣单位招人,用工单位用人
特殊合同临时用工合同与劳务派遣合 同法律风险防范
三方关系解读之---
3、用工单位与劳动者
特殊合同临时用工合同与劳务派遣合 同法律风险防范
法律规定不明,风险点出现了!!
• 用工单位和劳动者的关系认定是劳务派遣 形式如何认定的核心问题。
• 但是……
特殊合同临时用工合同与劳务派遣合 同法律风险防范
风险提示---签订书面协议,依法按规操作
• 在非全日制用工中,一旦发生劳动争议, 用人单位第一步要做到的就是证明双方之 间是非全日制用工关系,而劳动合同无疑 是确定用工性质最好证明。书面合同有助 于避免将非全日制用工与事实劳动关系相 混淆,对用人单位而言有着减小用工风险 的作用。因此法律规定对非全日制用工不 强求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用人单位还是 应当加强劳动合同管理,与员工签订书面 合同,以更好保护单位和员工的利益。
有效,对劳动者无效。
为什么?
• 双方之间形成有偿,双务的合同关系,受 合同法调整。
特殊合同临时用工合同与劳务派遣合 同法律风险防范
三方者
特殊合同临时用工合同与劳务派遣合 同法律风险防范
一个关系,一个调整(劳动法)
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签订劳动合同 而建立劳动关系,双方之间发生劳动合同 上的权利义务。
• 误区一:用工单位为省事直接向劳动者发工资 。
• 风险点规避:1、由劳务派遣单位扣除相应管 理费后,向劳动者支付工资;2、双方在劳务 派遣协议中书面协议,劳务派遣单位可以委托 用工单位代为向劳动者支付工资。从法律上明 确即使是用工单位支付工资,也只是劳务派遣 单位的代理人。
特殊合同临时用工合同与劳务派遣合 同法律风险防范
特殊合同临时用工合同与劳务派遣合 同法律风险防范
用工单位和劳务派遣单位有啥责任 ?
• 1、用工单位承担与劳动过程相联系的 义务—人身关系(劳动保护、工作时 间、竞业禁止)
2、派遣单位承担与劳动合同本身相联 系的义务—财产关系。(社会保险、 劳动报酬、解除合同的经济补偿)
特殊合同临时用工合同与劳务派遣合 同法律风险防范
一个小案例
• 受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民事主体----雇佣关系----民事诉讼
• 受劳动法调整----不平等主体之间(劳动者 和用人单位)----劳动关系----劳动争议仲裁
特殊合同临时用工合同与劳务派遣合 同法律风险防范
(二)非全日制用工风险及防范
2、未订立非全日制用工书面协议的法律风 险
特殊合同临时用工合同与劳务派遣合 同法律风险防范
(三)劳务派遣--法律风险及防范
2、关于工资那点事儿,想说爱 你不容易!
特殊合同临时用工合同与劳务派遣合 同法律风险防范
用工单位工资发放误区一和二
• 工资的发放形式往往是认定事实劳动关系的最 重要因素。一旦被认定为事实劳动关系,就要 承担雇主责任。
特殊合同临时用工合同与劳务派遣合 同法律风险防范
用工单位工资发放误区一和二
• 风险点规避:1、用工单位在选择劳务派遣 单位时,及时审查其资信;2、在签订劳务 派遣协议时可要求劳务派遣单位提供担保 ;3、在履行劳务派遣协议时,应及时支付 相关的服务费用。
特殊合同临时用工合同与劳务派遣合 同法律风险防范
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行使管理职能,两家企业的 规章制度发生冲突时将如何适用,法律对此没有 明文规定。
特殊合同临时用工合同与劳务派遣合 同法律风险防范
风险点规避
• 1、用工单位在于劳务派遣单位签订劳务派 遣协议之前,双方应进行充分沟通,了解 对方规定。
• 2、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 时,直接规定劳动者应遵守某一方的规章 制度。
特殊合同临时用工合同与劳务派遣合 同法律风险防范
特殊合同临时用工合同与劳务派遣合 同法律风险防范
• (一)劳务派遣的概念
用人不招,招人不用的三方关系
特殊合同临时用工合同与劳务派遣合 同法律风险防范
劳务派遣的概念
• 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 议;在得到劳动者同意的情况下,劳务派 遣单位将与劳动者通过签订劳动合同的方 式,将劳动者派往用工单位;用工单位与 劳动者签订劳务用工协议,对劳动者实行 实际管理;用工单位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报 酬,将工资交付劳务派遣单位发放,劳务 派遣单位也可委托用工单位直接向劳动者 发放,派遣单位要扣除相应管理费的一种 用工形式。
完美组合---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 理想(未然性)
没有实现的东西,未知 的事情。
自己工作之前对专业的 自信满满。
纸上谈兵的过程
现实(已然性)
已经发生的事,真实的存在。
工作见闻。
《劳动合同法》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 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第二款 已建立 劳动关系,为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 书面劳动合同。
特殊合同临时用工合同与劳务派遣合 同法律风险防范
(二)三方关系解读之--
1、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
特殊合同临时用工合同与劳务派遣合 同法律风险防范
一个关系,一个调整(合同法)
• 用工单位和劳务派遣单位之间签订劳务派 遣协议,该协议应在劳动者到用工单位工
作之前订立,而且协议内容因告知劳动者 。
• 该协议只在用工单位和劳务派遣单位之间
(二)非全日制用工风险及防范
1、一个主体引发的误解
特殊合同临时用工合同与劳务派遣合 同法律风险防范
非全日制用工主体---用人单位 用工
• 非全日制用工属于劳动关系,根据《劳动 合同法》第二条规定的适用范围,非全日 制用工只限于用人单位用工,而不包括个 人用工形式。个人用工属于民事雇佣关系 ,受民事法律关系的调整。
(2)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 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
(3)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 (4)可以订立口头协议;?(风险点) (5)劳动者可以与不同单位订立多个劳动合
同,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的 劳动合同的履行。?(风险点)
特殊合同临时用工合同与劳务派遣合 同法律风险防范
非全日制用工的特点
特殊合同临时用工合同与劳务派遣合 同法律风险防范
(二)非全日制用工风险及防范
4、侵权或公司商业秘密被泄露等法律风险
特殊合同临时用工合同与劳务派遣合 同法律风险防范
签订一个保密协议吧!
• 非全日制用工劳动者可能同时与数个单位 存在劳动关系,甚至这些单位之间有可能 存在竞争关系。如果不加强用工管理和商 业秘密保护,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也有被 泄露的法律风险。
• 但是……
风险点
• 在劳务派遣中,同时存在劳务派遣单
位与用工单位两个主体的规章制度。
若二者存在冲突,也会给用工单位带
来风险。
特殊合同临时用工合同与劳务派遣合 同法律风险防范
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一个小案例来分析
• 小王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被派遣至某 软件开发公司工作。劳动合同约定,小王应当遵 守其《人事管理制度》连续旷工5日,派遣公司 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小王到软件公司上班后,用 工单位向其发放《员工手册》,其中规定派遣制 员工连续旷工三日的,将被退回派遣单位。后劳 动者连续五日未到公司工作,被认定为严重违反 规章制度,派遣单位以此为由与小王解除劳动合 同。小王不服申请仲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