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门诊规章制度、诊疗常规1 大兴安岭地区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规则制度及诊疗常规目录门诊工作制度(4)妇产科门诊工作制度(4)妇科门诊工作制度(5)产科门诊工作制度(6)计划生育门诊工作制度(7)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度(8)妇产科主任工作岗位职责(8)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工作岗位职责(9)妇产科主治医师工作岗位职责(10)妇产科住院医师工作岗位职责(11)助产士工作岗位职责(11)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12)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12)人员培训和考核制度(14)人员培训和考核制度(14)手术室工作制度(15)手术室工作制度(15)门诊(小)手术室工作制度(16)计划生育手术室工作制度(18)门诊手术室手术人员工作制度(18)药品管理制度(包括常用、特殊、急救药品) (19) 药品管理制度(19)急救药品管理制度(20)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监测制度(22)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监测制度(22)仪器管理制度(23)诊疗仪器设备管理制度(23)消毒隔离制度(25)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25)消毒隔离制度(26)患者知情选择查对制度(27)患者知情选择查对制度(27)高危手术管理制度(29)高危手术管理(29)转诊制度(30)转诊制度(转科、转院制度)(30)并发症评审制度(31)并发症评审制度(31)信息登记、统计、质控、上报制度(32) 信息登记、统计、质控、上报制度(32) 计划生育死亡病例报告制度(33)计划生育死亡病例报告制度(33)计划生育并发症及死亡病例评审制度(34) 计划生育并发症及死亡病例评审制度(34) 各类登记、处方、病历书写制度(35)门诊计划生育各种登记制度(35)处方制度(35)病历书写制度(38)随访工作制度(41)随访工作制度(41)宣传教育制度(43)宣传教育制度(43)宣传教育制度(母乳喂养好处) (43)医疗废物管理制度(45)医疗废物管理制度(45)技术考核制度(47)技术考核制度(47)常用计划生育技术常规(卫基妇发[2003]32号)(48)门诊工作制度妇产科门诊工作制度一、科主任应加强对本科门诊的业务技术指导。
应指派一至二名有实践经验的医师、护士担任门诊医务。
应保证诊疗质量和诊疗时间。
二、科室派往门诊的医务人员,在医务科统一领导下进行工作,定期进行人员调换,科室应与医务科共同商量。
三、对疑难重症病人二次复诊仍不能确诊者,应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
科主任、主任医师定期出诊时,应解决疑难病例。
四、门诊工作人员要有高度责任感和同情心,关心体贴病人,热情接待,太度和蔼,耐心解答问题。
有计划地安排病人就诊,对高烧及重症病人、老弱残及来自远地的病人,应提前安排就诊。
做好门诊分诊、导诊、咨询服务和候诊宣传管理工作。
五、对病人进行认真检查、简明扼要准确地记载病历,科主任应定期检查门诊医疗质量。
门诊医师要采用保证疗效、经济便宜的治疗方法,科学用药,合理用药,尽可能减轻病人的负担。
六、妇科门诊手术应根据条件规定一定范围,必须有本院能胜任的医师参加。
医师要加强对换药室、治疗室的检查指导,必要时亲自操作。
七、加强检诊,做好分诊工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做好疫情报告。
八、门诊各科与病房加强联系,以便根据病床使用及病人情况,有计划地收病人住院治疗。
九、妇科门诊工作人员提前5-10分钟到岗,准时开诊。
不得离岗缺岗,特殊情况须请假,经临床科主任同意,作好代班安排,并通知医务科。
未经批准,不得自行停诊停号。
妇科门诊工作制度一、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端正服务态度,自觉抵制行业不正之风。
二、工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着装上岗,仪表端正,室内保持整齐、洁净、卫生,定期紫外线消毒。
三、对病员认真负责,检查仔细、准确,门诊病历书写及门诊日志登记清楚完整。
四、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对病员要热情接待,礼貌待人,语言文明,耐心解答问题,简化手续,缩短候诊时间,对危重病人应及时汇报,积极抢救,急诊病人优先就诊,做到有秩序,有轻重缓急。
五、询问病史:详细了解发病经过及症状、妇科检查时应排空膀胱,未婚妇女应做肛查。
六、男医生进行妇科检查时,应有第三者在场。
七、经期出现不明原因出血,检查前应进行消毒,每次检查需要换臀垫,防止交叉感染。
八、白带多且异常者需取白带做特殊化验。
九、初诊者应尽可能均做阴道涂片(未婚除外),如有可疑应做宫颈活检。
十、危重病人或年老体弱者应提前就诊,诊断不明时立即请示上级医师复查,必要时需要紧急会诊,专人护送入院。
十一、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检查时做到一人一垫,及时更换,严防交叉感染。
十二、凡需住院治疗的病人由医师填写住院证,住院前应完成必要的检查及化验。
十三、注意开展计划生育的宣传及指导。
妇产科医患沟通制度【管理制度】产科学是一门研究女性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全过程并对该过程中所发生的孕产妇及胎儿、新生儿的生理、病理改变进行诊断处理的临床学科,是一门协助新生命诞生的临床医学学科。
近年来,医疗纠纷呈逐年增加趋、产科已成为纠纷的主要学科,终究原因根本问题在于医患之间缺少有效沟通。
对于产科患者来说,自古以来大家都普遍认为女人生孩子是一件正常而又简单的事情,当出现产科合并症或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时,大多数患者及家属都无法理解和接受,如果在这个时候不能进行良好的医患沟通,可能就会导致医患矛盾甚至发生医疗纠纷。
产科工作者工作繁杂,战线冗长,疲劳作战,而孕妇及家属期望值高,缺乏承受医疗风险的思想准备。
一、产科患者的特点患者年龄大多在18-40岁之间,患者住院时间短,周转快,病情不稳定,其症状特点与妊娠、分娩、胎儿、新生儿有关。
如:腹痛、阴道出血、阴道流水,胎位异常、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病症等等,产科病情变化快,来势猛,风险高,陪同家属多,与其他科室患者相比有它的特殊性,第一:一个个体,两条生命;第二:病情复杂,变数较多;第三:安全问题突出。
鉴于以上特点,为了最大限度地确保产科质量,降低产科风险,除提高我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面对产科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我们必须用真诚的爱心和情感对待患者,最大限度的满足产妇及家属各方面的相关期望。
二、产科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特点对于任何妇女来讲,怀孕期间将是一段特殊的生理、心理非常时期,几乎没有一位女性能在怀孕期间轻松的始终保持往常的平静,而不发生任何心里改变,特别是初孕妇女,从确知怀孕到临产,随时都在面临自己从未经历过的感觉,从而出现很多由不适到适应的心理改变,了解这些改变并给予妥帖的心理安抚,不仅有益于孕妇与胎儿的身心健康,还有益于家庭的和谐与幸福。
特别是最后一个月的期待,十月怀胎对女性来讲,都是一段艰难的过程,因为即将分娩,所以会产生焦虑紧张恐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三医患沟通的时机产科患者的沟通应贯穿于分娩前中后的所有过程中尤其是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如母儿并发症时一定要把握好时机充分了解不同时机的心理状态和心里需求,进行有的放矢的沟通,以达到最佳沟通效果,这样作可以有效地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
1产前沟通:由于我们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生人数减少,所以人们对下一代期望很高。
因此与产妇的沟通,我们应该贯穿在孕期整个过程。
从怀孕开始我们应该普及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生殖器官解剖和妊娠生理知识。
2孕期母体的变化。
3孕期的营养和卫生。
4胎儿生长知识。
5自我监护的重要性和方法,产前检查的重要内容。
6分娩前的教育,讲解分娩的常识,消除对分娩的恐惧,树立成功分娩的信心,了解分娩前的准备和住院分娩的时机,介绍正确对待剖宫产的态度。
7婴儿生长发育和母乳喂养知识。
普及孕期知识的同时也是我们与孕妇沟通的过程,这一过程相当重要。
是我们大夫与患者接触时间最长最容易沟通的时间,我们一定要掌握好这个机会。
2产时沟通:分娩是女人一生特殊又重要的时期,刚入院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会感到孤立无助,焦虑恐惧不安惊慌。
我们知道分娩是一种自然生理现象,但是其过程也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她们期待我们医务人员帮助她们少收或不收痛苦,并且母子平安顺利。
她们需要被认识被重视,想取得较好的治疗环境和治疗待遇。
需要被接纳有归属感。
需要尽快适应住院环境,了解医院的规章制度,住院时间,治疗原则,饮食起居等。
这一时间的沟通有这决定性的作用,沟通的目的是让产妇和家属在一个自信积极与平和的心态下配合整个住院过程。
病例:xxx 高龄初产一进院拒绝做任何检查,坚决要求剖宫产。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感到非常惊讶,我们的主治大夫马上和家属与产妇进行沟通,我们承诺,我们会以专业的知识,精堪的技能,提高最优质的服务。
通过讲解沟通,在家属与产妇平静下来后,我们作了详细的检查后,估计从阴道分娩的可能行很大,我们马上进入紧张而有序的状态,经过我们医护的密切配合,终于正常分娩。
家属和患者非常高兴。
3产后沟通: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正常未孕状态的一段时间,称为产褥期,产褥期是女性的一个特殊时期。
俗称“坐月子”。
特别是产后两小时,产妇情绪激动比如大喜或大悲都可导致宫缩不好而造成产后出血。
病例:产妇xxx 足月分娩,第三胎,女孩,丈夫很不高兴,对产妇不理不睬,惹的产妇很不高兴,气的大哭,继而浑身发抖,宫缩乏力阴道马上出现增多,我们一边给予宫缩剂一边按摩子宫,同时做丈夫的工作,生男生女都一样,示意丈夫走到跟前安慰产妇,并亲自喂红糖氺,产妇情绪平稳后,出血马上停止。
“坐月子”有很多沿袭久远,不易更改的陈规陋习,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习俗根深蒂固。
所以我们要做好妇幼保健工作,及时糾正一些坐月子陋习,指导科学度过产褥期与掌握科学育儿知识。
提倡母乳喂养,帮助产妇开始早吸吮,早接触。
比如“坐月子”就要求不通风,必须悟的严严实实,不敢洗澡,还有三天只能喝稀米汤,整个月子不敢吃各种调料,再加之家庭之间还有成员之间认识问题的思路不一样,文化差异也大,这样很容易产生矛盾。
而且,产褥期产妇情绪很不稳定,处于一触即发的状态,这种不良情绪很可能导致产褥期精神障碍抑郁症的发生。
面对此种情况,我们必须产后技术指导正确的方式方法使其科学坐月子,科学护理小宝宝,杜绝产褥疾病的发生。
我们认为,产后多虚应当注意别受风寒。
但不能不通风,一定要通风换气。
饮食要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且可口的饮食。
适当休息与运动。
消除便秘。
产后适当活动。
注意卫生,预防产褥感染。
使产妇科学顺利的度过产褥期。
产科患者的沟通工作非常重要,是我们预防医疗纠纷的必修课,医务人员的一举一动,姿态表情都会对患者的情绪心理状态产生影响,患者希望得到医务人员的理解和尊重。
沟通具有心理,社会和决策的功能,沟通中尊重患者是前提,让患者从情感上接纳,与患者互动起来,用我们的善良和去温柔去关心理解那些产妇们,特别是我们这些女性工作者,要将心比心,更应该理解她们关心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