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分析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分析
2018/10/14
25
寒疝-成因
• 条文(17)上段:腹痛,脉弦而紧,弦 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 相搏,即为寒疝。 • 条文(8):夫瘦人绕脐痛,必有风冷, 谷气不行,而反下之,其气必冲,不冲者, 心下则痞也。
2018/10/14
26
寒疝-证治
1 阴寒痼结
• 条文(17):寒疝绕脐痛,若发则白汗 出,手足厥冷,其脉沉紧者,大乌头煎主 之。 • 提要:发作性寒疝的证治。 • 病机:阳虚阴盛,寒气内结,阳气不行。 • 治法:温阳散寒止痛 • 方剂:大乌头煎。
实脾胃 胜寒邪
2018/10/14
17
附子粳米汤与大建中汤比较
类别 病位 证 病势 症候 候 痛势 病机 温中 治 止吐 则 建中 作用 2018/10/14 附子粳米汤 偏于肠 较轻 大建中汤 偏于中焦 较重
胸胁逆满,呕吐肠 上冲皮起,出见有 鸣显著 头足,呕吐不能食 切痛 上下痛不可触近
脾胃阳虚,寒饮上逆 脾胃阳微,中焦寒甚
2018/10/14 29
宿食
• 治疗:
– 邪在上:有欲吐之势-瓜蒂散。 – 邪在下:下法-大承气汤。
2018/10/14
30
2018/10/14 21
大建中汤
• 蜀椒、干姜-温中散寒 • 人参、饴糖-温补脾胃,大建中气
2018/10/14
22
腹满-证治——寒实证证治
寒实内结
• 条文(15):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 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 提要:寒实积滞于内的寒疝证治。 • 病机:寒实内结。 • 治法:温通并用,祛寒通便。 • 方剂:大黄附子汤。
10
腹满寒热虚实辨证要点
分类 主诉 腹诊 虚 寒腹 满按 之 腹满 时 减 不 痛 复 如( 喜 故 按) 实 热腹 满按 之 腹满 不 减 痛 甚 减 不( 拒 足言 按)
2018/10/14
舌诊 病机 治法 方药 苔 白 脾 胃 虚 温 中 理中 滑 寒 , 气 补虚 汤类 滞不运 黄燥 宿 食 燥 苦 寒 承 气 屎 里 热 攻下 汤类 互结阳 明
2018/10/14
14
腹满-证治——实热证证治
4 里实积滞
• 条文(13):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 须下之,宜大承气汤。 • 提要:里实腹满的证治。 • 病机:宿食燥屎内结于肠,腑气不通。 • 治法:通腑泄满。 • 方剂:大承气汤。
2018/10/14 15
腹满-证治——虚寒证证治
5 脾胃阳虚,寒饮冲逆
2018/10/14
19
赤丸
• • • • • 半夏 燥土益胃,化饮降逆 茯苓 乌头 温经散寒止痛 细辛 朱砂-护心镇逆
半夏乌头同用 取其相反相成
2018/10/14
20
腹满-证治——虚寒证证治
7 脾胃虚寒
• 条文(14):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 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 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 • 提要:脾胃虚寒寒疝证治。 • 病机:脾胃阳虚,阴寒内盛,寒气攻冲。 • 治法:温中散寒、大建中气。 • 方剂:大建中汤。
• 条文(10):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 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 • 提要:脾胃虚寒的腹满(寒疝)证治。 • 病机:脾胃阳虚,水湿内停,寒邪上逆。 • 治法:温中散寒,降逆止呕。 • 方剂:附子粳米汤。
2018/10/14 16
附子粳米汤
• 附子-温阳散寒止痛 • 半夏-降逆止呕 • 甘草、大枣、粳米-缓急补虚
分类 主证 病性 病位 治法
2018/10/14
阳明 腹满 实热者多
太阴
虚寒者多
多与胃肠有关 多与脾有关 攻下 温补
4
概述
2、寒疝:以腹中拘急疼痛为主症,由寒邪 凝滞而作。 《说文》:“疝,腹痛也。” 《诸病源候论》:“此由阴气积于内,寒 气搏结而不散,脏腑虚弱,故风邪冷气与 正气相击,则腹痛里急,故云寒疝腹痛 也。”
2018/10/14 27
寒疝-证治
2 血虚寒疝
• 条文(18):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 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 • 提要:血虚有寒的寒疝证治。 • 病机:血虚生寒,经脉失养。 • 治法:补血祛寒止痛。 • 方剂:当归生姜羊肉汤。
2018/10/14 28
寒疝-证治
3 表里俱寒
• 条文(19):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 不仁,若身疼痛,炙刺诸药不能治,抵当 乌头桂枝汤主之。 • 提要:表里皆寒的寒疝证治。 • 病机:阴寒凝聚,兼外感寒邪。 • 治法:内-祛寒止痛,外-调和营卫。 • 方剂:乌头桂枝汤。
附子一枚 半夏半升 甘草、大枣、粳米 温中止痛和胃
干姜四两 蜀椒二合 人参、饴糖
培建中气、散寒止痛
18
腹满-证治——虚寒证证治
6 脾肾虚寒、水饮上逆
• • • • • 条文(16):寒气厥逆,赤丸主之。 提要:阴寒内盛兼水饮上逆的寒疝证治。 病机:脾肾虚寒,水饮上逆。 治法:温阳散寒止痛,降逆化饮。 方剂:赤丸。
• 条文(12):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 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 提要:病在阳明兼少阳腹满证治。 • 病机:实热内结阳明与少阳。 • 治法:泄热攻里兼和解少阳。 • 方剂:大柴胡汤。
2018/10/14 13
腹满-证治——实热证证治
3 气滞内实
• • • • •
条文(11):痛而闭者,厚朴三物汤主之。 提要:论述气滞内实的证治。 病机:实热内结于肠,气滞不行。 治法:行气泻实。 方剂:厚朴三物汤。
2018/10/14
8
腹满-辨证
• 条文(2):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 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 自去。 • 提要:论述腹满虚实的辨证和实证腹满的 治法。
2018/10/14
9
腹满-辨证
• 条文(3):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 当与温药。 • 提要:论述虚寒腹满证治。
2018/10/14
– 病位都在腹部。
– 症状均可出现腹部胀满或疼痛,脉象以弦紧 多见。
– 病变均属胃肠道,腹满还涉及肝脾肾,寒疝 还涉及肝脾。 – 病机上有共同之处,方药常可通用。 – 三者合篇,有利于临床辨证论治。
2018/10/14 7
腹腹满,不 满者必便难,两胁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 当以温药服之。 • 提要:论述虚寒性腹满的病因、辨证和治 法。
腹满寒疝宿食病
金匮教研室 林昌松
2018/10/14 1
要求
• 了解腹满、寒疝和宿食三病证的概念及其 相互关系 • 掌握腹满、寒疝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 • 熟悉宿食的脉、因、证、治
2018/10/14
2
概述
• 含义: 1、腹满:以腹部胀满为主,常伴有腹部疼 痛的一种病证。
2018/10/14
3
“实则阳明,虚则太阴”
2018/10/14 23
大黄附子汤
• 大黄-攻下通便 • 附子、细辛-温经散寒止痛
2018/10/14
24
大黄附子汤与《伤寒论》麻黄 附子细辛汤比较
类别 性质 证状 邪解途径 配伍
以麻黄为主, 麻黄附子 太少两感 恶寒重发热 寒邪从表 配附子、细 细辛汤 证 轻脉沉 解 辛温经散寒 胁腹疼痛大 以大黄为主, 大黄附子 寒实内结 实邪从下 便不通脉紧 配附子、细 汤 气滞不运 而解 弦 辛温下寒结
11
腹满-证治——实热证腹满
1 表里同病
• 条文(9):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 数,饮食如故,厚朴七物汤主之。 • 提要:腹满兼表证的证治。 • 病机:实热内结于肠兼表邪未解。 • 治法:表里双解(行气泄满兼解表) • 方剂:厚朴七物汤。
2018/10/14 12
腹满-证治——实热证证治
2 少阳阳明证
2018/10/14 5
概述
3、宿食:食物停积于胃肠经宿不消所致, 以腹部胀满、嗳腐吞酸,或伴有吐利、腹 痛等为表现。 多由饮食不节,脾胃运化功失常所致。 《素问•痹论》:“饮食自倍,肠胃乃 伤”。 《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谷饪之邪, 从口入者,宿食也。“
2018/10/14 6
概述
• 合篇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