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和总结

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和总结

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和总结
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和总结(一)
中国古代政治史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和发展趋势秦朝————汉朝————隋唐————宋朝————元朝————明清确立巩固完善强化加强顶峰集权专制↓↓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维护国家统一,有积极意义加强专制,消极作用多发展趋势:不断加强,从集权到专制
二、分裂与统一
1、分裂的原因
⑴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

(占主导地位)
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削弱和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

(政治腐败)
⑶封建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激化矛盾)
⑷各族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2、统一的原因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原因:
⑴秦汉以来,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效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⑵从思想上看,中华民族很早就产生了统一的思想要求,经儒家发展为“大一统”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的思想根源。

⑶民族融合使民族之间的凝聚力加强。

⑷中原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使少数民族向往中
原。

(被征服)
3、评价:
⑴分裂是历史发展的支流,处于短暂的、次要的地位。

①从时间看,封建社会分裂时间不超过几百年。

②从朝代看,重要的朝代都是统一的王朝,影响巨大、深远。

③从分裂时期看,分裂孕育着统一,出现局部统一。

⑵对分裂与统一要具体分析,尤其是国家分裂不能一概而论,不能对分裂简单地加以否定。

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处于主要地位。

要充分肯定国家统一的历史进步作用。

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和总结(二)
1.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是指亚洲西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
东西两面分别与伊朗高原和阿拉伯大沙漠相邻、北接小亚细亚山地、南临波斯湾,基本上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共和国境内。

2.楔形文字(钉头文字)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象形文字之一。

《吉尔伽美什》
是用楔形文字写成,并通过泥板文书保留下来的古代优秀文学作品。

理解:
1、《汉穆拉比法典》的作用:为了更有效地规范王国的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王国的统治。

2.《汉穆拉比法典》的历史价值:它集古代两河流域各国原有法律之大成,是目前已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比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

知道:
1.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古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其地理范围与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大致相当。

2.古代埃及国家实行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法老是拥有绝对权威的专制君主,集政治、军事、经济、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

他强化王权神授,自奉为神或神的后裔,将自己的意志视为法律,拥有全国的土地,并控制所有的军队,掌握从中央到地方的高级官吏的任免权。

3. 在古代埃及金字塔中,最负盛名的就是胡夫金字塔和哈夫拉金字塔。

4. 古代埃及人早在公元前3500年以前就发明了象形文字。

这种文字因其字形与各种具体事物的形态相似而得名。

象形文字对后来腓尼基人创造字母文字产生了巨大影响。

理解
1.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作为世界文明奇迹,金字塔的象征意义包括:它是古埃及法老专制权力的象征;是古代埃及人来世信仰的具体体现;也古代埃及人创造性智慧的结晶;也是古代埃及社会经济和建筑技术发展的一项具体成就。

知道:
1.7世纪初,默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创立伊斯兰教。

2.8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封建军事大帝国。

3.伊斯兰教随着帝国的扩张也随之广泛传播,逐步成为世界性宗教。

4. 1258年蒙古骑兵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灭亡。

知道:
1.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后迁都于此,将其改名伊斯坦布尔。

2. 16世纪后,奥斯曼人扩张势头依然强劲,疆域不断扩大,不久扩张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3.奥斯曼帝国占领地中海沿岸地区和君士坦丁堡以后,控制了亚欧商路。

破坏了传统的商业秩序和环境,迫使欧洲商人另行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和总结(三)
1、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了解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主要史实。

鸦片战争:1840—1842年,英国为夺取更多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发动鸦片战争。

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火烧圆明园。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

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匈)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了解《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并认识其影响
《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可以在华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影响: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2、1840年至1900年间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了解三元里人民抗英、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三元里抗英斗争,鸦片战争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

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

爱国将领:邓世昌。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一直没有停止过反抗殖民统治和争取宝岛回归祖国的斗争。

3、侵华日军的罪行
了解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
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军炮轰中国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

不到半年,侵占整个东北。

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日军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抵抗。

卢沟桥事变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

了解南京大屠杀和七三一部队的罪行
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后,六周之内,杀害中国同胞30万人以上。

七三一部队的罪行:日本在中国东北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部队,称为“七三一部队”。

他们惨无人道地用中国活人作试验。

因受试验而惨遭杀害的中国人达三千以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