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中国工人阶级的日益壮大,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的解放以及十月革命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再加上欧洲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签订了巴黎和约,引爆了北京1919年5月4号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

这是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那么这场运动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上具有什么历史意义呢?
五四运动之后,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同时也是在这场运动之后,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从而在思想上和实干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良好的基础。

可以说,五四运动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新局面,马克思主义由社会主义思潮中的一支涓涓细流,变成了磅礴的大潮,在中国思想界澎湃激荡!
1934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开始了长征。

在此前后,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六军团(后改编为红二方面军)也先后撤出根据地,进行了长征。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行程二万五千里、纵横11个省的长征,终于实现了战略大转移。

1936年10月,红军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甘肃会宁等地,结束了长征。

长征途中,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

会议尖锐地批评了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实行单纯防御、在战略转移中实行退却逃跑的错误,通过了《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

会议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会后不久,中央政治局常委决定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的责任,并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团,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开始确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长征之所以进行,是因为以王明为代表的极"左"路线导致中央苏区出现了重大损失,它本身是一种被迫的行动,它标志着在中国革命道路上极"左"模式的失败。

长征中让毛泽东重新回到领导岗位,实际上是选择了毛泽东正确的军事路线和领导方式。

长征初期的被动局面和遵义会议后红军在毛泽东指挥下始终掌握长征主动权相对照,直接验证了红军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标志着红军找到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并取得了成功。

这条正确道路本身体现了求真务实精神,表明红军终于克服了单纯学习和机械运用的阶段,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成熟阶段,从而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基础。

中共一大
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中国的先进分子如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把它与中国正在发展的工人运动结合起来,这样,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条件已经成熟。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召开,大会正式决定建立共产党,通过了党的纲领。

纲领的主要内容是: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社会主义。

大会确定了党成立以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大会还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李达、张国焘(tao)分管宣传和组织工作。

这次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从此,在中国出现了一个崭新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

中国的无产阶级因此有了战斗的司令部,中国的劳苦大众从此有了翻身解放的希望,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农村包围城市
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当中国共产党人从血泊中爬起来,踏上武装斗争的征途时,也开始了对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毛泽东曾经提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走俄国人的路,就是结论。

”不过在大革命汹涌澎拜的时候,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背叛革命,发动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在1927到1928年,不到一年的时间,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革命群众被反革命屠杀了31万人。

蒋介石也凭借其掌控的强大武装力量占有了全国所有城市。

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
中国共产党人连续发动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结果遭受失败。

走俄国人的道路,是不是意味着一定要遵循城市起义的模式?这是大革命后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严峻的问题。

毛泽东是中国革命道路最早也是也是最清醒的探索者,他集中了全党的智慧,及时总结了革命的经验和教训,用于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把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那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中国革命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确定,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这一理论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灵魂的具体体现。

从某种意义上讲,它的理论和实践不仅开辟了有别于俄国革命城市中心路线的道路,而且开创了各国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多样性选择的先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