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规划并准确定位一个街区型的社区商业?则成为目前各大开发商最为关注的话题。
项目认知
1)宏观目标的明确:
首先,在对社区商业街产品进行定位规划前,首先要梳理项目的核心诉求,根据的诉求展开针对性定位规划建议。
根据项目的核心诉求,再结合对项目周边环境等整体的认知,最终才能找到最合适的定位方向。
2)对项目周边环境的研究:
这一点对于社区商业来说,尤为重要。
通过对项目周边条件及资源的分析,判断地块指标体量,并预判项目处于所在区域的角色。
了解客流来源方向、周边社区人口消费核心需求及未来趋势,也可以对周边的潜在消费力进行预估。
3)城市商业市场研究:
为了了解市场上社区产品的供求量及月均去化趋势,我们需要对城市同类商业产品的分布进行研究,例如,了解这个城市里现有的街区型社区商业发展状况,以及对比社区商业的市场趋势,从而了解城市社区商业潜在的供需要求。
进而,通过与市场主力产品的对标分析等综合分析,可以得出对于街区型商业定位规划的关键成功要素。
项目方案
商业街并非“一开就发”,国内前几年开发的很多步行街成了“不行街”就是很好的佐证。
因此商业街的开发也是必须充分重视项目的整体定位、业态组合、规划设计,招商及后期运营,商业街的开发才能取得成功。
同时,有竞争力的产品要内外兼修,对外具有高逼格的主题形象,对内要打造极具竞争力的产品,为后期销售增加溢价的附加值空间!避免形成“徒有虚表”不良市场形象。
1)街区型社区商业的三大定位模式
∙模式一:主力店+商业街
建筑特征:集中式商场+商业街模式
业态组合:超市+商业街或社区型购物中心+商业街或超市+百货+商业街∙模式二:次主力店+商业街模式
建筑特征:小型集中式商业+商业街
业态组合:便利型商业+次主力店集合(餐饮、健身、美容、图书、电器等)∙模式三:纯商业街模式
建筑特征:单层或者双层的商业街
业态组合:多种类型的社区商业独立经营,餐饮类、休闲类、服务类、服装饰品类、服务类、食品杂货类等,没有引入大型主力店。
2)规划设计
在商业概念定位方案确定的时候,需要同时考虑社区商业的主题划分、街区的动线设计等规划设计内容。
这一部分主要包括:
∙总图布局:
依据地块指标,遵守规划退线等要求,对周边社区主干道、出入口等交通条件进行分解,提出针对性调整建议
∙主题划分:
依据不同主题的特征,结合客流方向分析,结合总图布局,确保价值高点与之主力业态相匹配。
接下来,要考虑的是产品细部规划及业态配比。
举例:以美食地带主题为例,考虑产品结构与业态的关系:
通过细部规划和业态初判,最终配合社区商业业态总占比提出具体业态设计条件需求。
除了业态具体铺位切割规划外,还另需对项目的外立面及广告位、园林景观给予建议,协助开发商报规时预留必要空间。
就此,街区销售型商业的定位规划告一段落。
街区化的社区商业模式既突破传统社区“底商”的局限性、优化了社区商业,还缩短了商铺成长周期,最大可能辐射消费人群。
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不少开发商出于快速回笼资金的需求,会把街区式商业的商铺分散出售。
但这往往容易造成定位的缺失与运管的混乱。
因此我们认为,街区型社区商业的成功,除了统一的定位以外,还需要统一的管理与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