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张雪门教育思想

张雪门教育思想


幼稚园行为课程的教学方法
他指出行为课程的要旨是以行为为中心,以
设计为过程。 行为课程的教学方法应当是起于活动而终于 活动的有计划的设计。 同时在进行中须把握住远大而客观的标准, 并注意劳动中亦须劳心的原则。
综上所述,张雪门的幼稚园行为课程理论的
基本思想就是“生活即教育”、“行为即课 程”,强调通过儿童的实际行为,使儿童获 得直接经验;同时要求根据儿童的能力、兴 趣和需要组织教学,主张采取单元设计的方 法,打破各种学科的界限。这种课程理论, 虽然从学校教学的一般规律看来,不是完全 无可非议,但对学前儿童的教育来说,则有 比较明显的积极意义。
张雪门论幼稚教育的目的
早在本世纪30年代,张雪门就曾根据教 育目标的不同,把中国的幼稚教育分为4类: (一)以培植士大夫为目标的幼稚教育 (二)以培养宗教信徒为目的的幼稚教育 (三)以发展儿童个性为目标的幼稚教育 (四)以改造中华民族为目标的幼稚教育
幼稚园行为课程
含义
“课程是什么?课程是经验,是人类的经验。用 最经济的手段,按有组织的调制,用各种的方法,以引 起孩子的反应和活动。” “课程是什么?课程是经验,是人类的经验。用 最经济的手段,按有组织的调制,用各种的方法,以引 起孩子的反应和活动。”
幼稚园行为课程的组织 他认为幼稚园课程的组织与小学、中学和大学各
级学校的课程不同,它有自己的特点和要求,其特点 有三:
第一、“幼稚生对于自然界和人事界没有分 明的界限,他看宇宙间一切的一切,都是整个儿 的。”所以编制课程时如果分得太清楚太有系统 了,反不能引起儿童的反应。 第二、“当幼稚生的时期中,满足个体的需 要,实甚于社会的希求。”所以编制课程时,应 兼顾社会和个体两方面的的需求。 第三、“幼稚园的课程,须根据于儿童自己 直接的经验。”虽然这种经验不如传授式的经济 和整齐,但对于幼儿来说,意义重大。
张雪门(1891~1973)
浙江鄞县人,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 专家。早在三十年代, 他就与我国的另 一位著名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有 “南陈北张”之称。
人物简介

张雪门幼年研读四书五经,后毕业于浙江省立第四中学(现 宁波一中),1912年就任鄞县私立星荫小学校长。他在青年 时期就对幼儿教育发生兴趣,通过到沪宁一带参观,目睹当 时一些日本式的蒙养园或教会办的幼稚园对幼儿的不良影响, 深感痛心,遂立志投身幼教。1918年,他与几位志趣相投者 创立了当地第一所中国人自办的幼稚园——星荫幼稚园,并 任园长。1920年4月,又与人合办两年制的幼稚师范。同年, 应邀到北平任孔德学校小学部主任,并考察平津幼稚教育。 1924年去北平大学任职员,同时在教育系学习。在学习期间, 他得到教育系主任、中共党员高仁山先生的悉心指导,计划 用一年时间研究福禄培尔,一年时间研究蒙台梭利,再用一 年时间研究世界各国的幼稚教育,然后以毕业精力研究我国 的幼稚教育。不久,他的译著《福禄培尔母亲游戏辑要》和 《蒙台梭利及其教育》相继问世。
生平和教育活动
第一阶段(1931—1945)幼稚教育研究阶段
第二阶段(1945—1952)幼稚教育实践阶段
——台北育幼院 第三阶段(1952—1960)离开育幼院,仍热 心为幼教事业努力
主要著作
《幼稚园行政》、《儿童保育》、《幼稚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