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实践报告

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实践报告

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报告人:陈暻
小组成员:陈暻、李鹏飞、肖海兵、黄凯、吴程玮、刘鹏、谢一舟、陈扬、吴清馨、彭彬、何聚辉
指导老师:郭华
为了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真正走入社会,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我们需要不断地做出实践工作。

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

实践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在实践中我们还可以检验自己学习的成效、检测到自己的所缺,以便我们日后学习有个侧重点。

此外校园与社会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也不大相同,所以我们还可以在社会实践中学到许多在校园里学不到的知识。

这就形成了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的良性循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党和人民的指明灯,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它在我们的社会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代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我国未来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健康的发展,与当代中国大多数人能否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有着直接的联系。

为此,我们就“关于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与看法”展开了一个调查。

我国目前的文化是一种多元文化。

但在这种多元文化中,必须保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而决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这个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这种多元文化的主心骨。

有了这个主心骨,就能保证我国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保证我国始终向着社会进步的方向前进;就能调动不同类型的文化为我国两个文明的文化建设服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当代全国高等院校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有机组成部分。

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反映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的科学理论。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组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广大理工学院的在校学生和校外人士做出了一个有关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与看法”的调查,通过发
放问卷的形式进行,在街头巷尾分成小组发放问卷并收集口头信息,以此所采集到的调查结果为真实,全面的反映马克思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指导意义。

并且,我们所调查的人来自不同年龄,不同职业,这也保证了统计数据反映出来的结果能更为接近真实状况。

我们一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调查问卷100份。

调查结论
一、人们对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现状
作为一名当代人,我们必须认真认识到我们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联系和对未来的影响。

通过我们调查的第一题可知,有34%的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和意义比较了解,而66%的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和意义不是很了解。

说明当代中国人大半还是不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并且意识不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我们的指导意义的重要性。

就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的观点来分析,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它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的能动作用还突出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以正确的思想和理论为指导,通过实践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思维与意识有着密切的关系,人通过思维所达到对某种客观事物的意识反映,而每个人通过思维及意识,形成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即思维。

毛泽东曾指出:“感知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就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青年人中知识较丰富、思想较敏锐的群体,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价值观念中具有超前性和先导性的群体。

当代大学生的整体状况将决定社会未来的整体状况。

因此,我们必须对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情况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我们的影响,对于当今大学生来说,他们很多人都意识不到马克思主义对于自己的现实指导意义,我们在调查问卷中有这样一道题,你认为马克思对当代大学生影响作用是:
A正确的思想理论B有助于培养创新思维、实践能力C为考研做准备
调查结果显示:有30%的人选择AB,能深刻意识到马克思对我们当代人的重要影响,及对我们自身能力的有利提高,而70%的人只是为考研做准备。

而我们作为大学生,是我们人类社会群体中特殊的一部分,正处于个人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中间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每位大学生必修的课程,无论从哪个方面而言,都对我们的意义重大,那么究竟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呢?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究竟对大学生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能从各方面了解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在每个大学生的生活实践中或多或少地隐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观点和思想。

我们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关键时期,每个人的思想是否正确,将决定着其个人,甚至整个社会的前进和发展。

革命的先进的思想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的作用,反动落后的思想则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大学生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必须有正确的、积极的、先进的思想,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给当代大学生一条光明的路线和方法。

其中我们有这样一道题是调查马克思基本原理在我们生活中的实践效果: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或了解,在你的生活中运用效果怎样?
A效果特别好B效果比较好C效果一般D效果不好,不起作用
调查结果表明:27%的人在生活中运用马克思基本原理的效果处于好的状态,也有73%的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在生活中效果不好,不起太大作用。

通过我们的口头提问,大多数人认为马克思只适合当作人们的精神食粮而对我们的工作生活意义微小,这也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由它的本性所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科学性、积极性、实践性等本质特征。

它第一次使哲学获得了真正科学的性质,成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把实践当做全部认识论的基础,强调理论从实践中来,受实践检验,在实践中发展,为实践服务。

二,什么人们不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数十年如一日地宣讲从苏联搬过来的那一套。

虽然增加了时代的气氛和例证,但基本框架不变,不仅削减了学生对的哲学兴趣,而且似乎成了可怕的教天主义束缚。

这一种思想禁锢不打破,高校哲学教育不知有没有出路。

在当今时代教条式的所谓马克思主义无法对尖锐的现实问题做出令人信服的科学回答!学生听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都觉得好笑,可以看出这种教条式的态度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置于何等可笑的境地。

在当今社会中,人文精神关系到一个民族精神的塑造,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其内涵概括:人为本,尊重人的价值,体现人类主体对人生理想和价值意义的追求。

人文精神具有民族性,时代性,融合性,开放性,创新性。

作为最能反映时代精神的大学生,其人文精神所包含的基本内容是:理智自主的独立人格,科学合理的道德理念,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体现人性的社会关怀,珍爱生命的终极关怀。

同时,他们的人文精神被赋予了时代的主题。

一方面市场经济日渐完善所形成的一些经济原则诸如竞争、平等、公正等,正在成为大学生人文精神建构的鲜活的生命力。

而另一方面也带来一些不利影响,造成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具体表现:思想道德上,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胸无大志,缺乏理想,缺乏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讲金钱,不讲精神,缺乏无私奉献的价值取向;理素养上,大学生普遍存在心理承受能力差、心理脆弱,甚至心理不健康的问题;知识修养上: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高雅文化淡漠,对西方文化和粗俗文化盲目追求等。

具体分析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深刻意识的原因,除了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外,还有:教育模式的缺陷,物质主义倾向、生活物欲化的消极影响,思考和追求的欠缺。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青年时期,对人文世界的丰富内涵理解并不是十分深刻,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培育,使他们对人的生命、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生的意义有一个正确的看法,逐渐培养他们形成一个完整健康的人格,从而适应当今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体现了时代对人文精神的呼唤。

培育的途径:优化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外部环境,发挥学校教育在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中的作用,发挥教师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注重大学生的自我修养与实践。

然而,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却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努力。

大学是一个教育我、培养我、磨练我的圣地,我为我能在此生活而倍感荣幸。

社会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基地,能将学校学的知识联系于社会,我感觉学习与社会实践是密不可分的。

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实践自我的最好途径。

亲身实践,而不是闭门造
车,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

增强了我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