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出问题.
(一)、行政管理费用支出过高
在财政各类支出中,行政管理给支出的增长幅度最大, 支出金额由1998年1600.27亿元增加到2006年7571.05亿 元,膨胀了近4倍。在财政支出汇总所占的比重也由1998 年的14.82%增加到2006年的18.73%。虽然20世纪80年 代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机构精简改革,但 是机构和人员编制仍急剧膨胀,而且行政事业部门公用 经费支出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浪费。这些原因使得行政 费用增长过快,大量挤占其他项目支出,导致财政支出 结构不合理,加重了财政负担。
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的原因
理论:瓦格纳定理 (阿道夫瓦格纳) 梯度渐进增长理论(皮科克,怀斯曼) 经济发展阶段的财政支出增长理论 (马斯格雷夫,罗斯托) 原因:社会经济发展 人口规模 政府规模
二、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
财政支出结构的含义 财政支出的分类 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及变化
财政支出结构的含义
中国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问题 分析
朱秀 2013.11.5
一、财政支出规模
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绝对指标 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相对指标 我国财政支出规模的历史变化
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绝对指标
含义:预算年度内政府实际安排支出和使用的财政 资金数量总额,是一种直接用货币表示的衡量财 政支出规模的指标。可以较为直观地具体反映一 定时期内政府财力集散程度和所提供社会共同事 物的规模。 作用:一、计算相对指标的基础;二、对绝对指标 从时间序列加以对比可看出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 化的趋势。 不足:没有考虑通货膨胀等对政府支出总量的影响, 缺少与以前年度的可比性。
购买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
财政补贴 税收支出
按政府职能划分为:经济建设支出G1;社会文教支出G2;国防支 出G3;行政管理支出G4;其他支出G5
三、我国财政支出存在问题
• (一)、行政管理费用支出过高 • (二)、财政支出中“缺位”“越位”现 象严重 • (三)、中央和地方财权和事权分配不均 • (四)、民生类比重依然偏低
(二)、财政支出中“缺位”“越位”现象 严重
“缺位” :对于政府职能范围之内的一些工作没有尽到责 任,尚未提供充分的公共物品来满足社会需求。例如: 政府对于义务教育投入不足;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的 力度不足等。这使得政府无法充分利用宏观调控政策来 弥补市场失效的缺陷,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完善。 “越位”:政府对许多本该由市场解决的问题,应该通 过市场机制提供的商品加以干预,也就是管了不该管的 事,突出体现在政府参与生产、提供私人产品、政府对 企业的直接干预、财政供养人员过多以及支出负担过重 等。这样就浪费了稀缺的财政资源,分散了财力。
我国财政支出规模的历史变化
增长,相对规模先降后升 1992-1996年为支出规模紧缩阶段,这时期财政支出相对 规模处于V型曲线的底部。 1997—2002年为支出规模扩张阶段,这一时期财政支出占 GDP比重开始缓慢的恢复性上升。 2003-2007年我国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财政支出规模保 持在17.8%和18.7%之间。 2008-2009年为支出规行压力加大,我国及时推出四万亿 投资计划,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模扩张阶段,2008年下半 年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蔓延至全球,中国经济 增长明显减速。
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相对指标
含义:相对量指标是指预算年度内政府实际安排支 出和使用财政资金的数量与相关经济指标的比率, 它反映了财政支出和宏观经济运行及国民收入分 派的相互制约的关系。 作用:第一,相对指标本身可以反映政府公共经济 部门在社会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地位;第二,通过 指标的横向对比可以反映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政府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的差异;第三通过指标 的纵向比较,可以看出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 地位和作用变化发展的趋势。
财政支出结构的分类
行政管理费用 消费性支出 国防支出费用 科教文卫事业费用 基础设施投资 投资性支出 农业投资 社会保障支出 资金无偿的、 单方面的转移, 主要有社会保 障支出、财政 补贴支出、捐 赠支出和债务 利息支出等。 政府购买商品 和服务的活动, 包括购买进行 日常政务活动 所需的或用于 国家投资所需 的商品和服务 的支出。
• (二)、调整科学、教育、文化、卫生 支出,增加社会保障支出。
• (三)、适当压缩行政管理支出在财政 支出中的比重。
• (四)、改革财政资金缴拨方式,完善国库集 中支付制度。这项制度有利于财政资金的集中 管理,一方面能解决财政不能及时、足额入库 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能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 率。 • (五)、引入市场机制,完善政府采购制度。 将市场竞争机制和政府财政支出管理结合起来, 能够有效节约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含义:财政支出结构指站在不同的角度,或者基于 不同的分类标准,财政支出各个部门之间的相对 关系。也就是说,各类公共支出占总公共支出的 比重,它直接关系到政府动员社会资源的程度, 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经济结构各个方面, 包括社会总供需结构、产业结构、社会事业各个 方面构成等,其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影响可能比财 政支出规模的影响更大。
(三)、中央和地方财权和事权分配不均
地方政府事权过多,财权过少,民生政策资 金不足的现状。这样就可能造成地方政府 为了节省财政支出而置中央政府的方针政 策于不顾,从而削弱中央政府方针政策的 有效性。
(四)、民生类比重依然偏低
优化我国财政支出规模的建议
• (一)、保证经济建设支出在财政支出 中所占的比重,优化其内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