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一、单选题.教育传播中,用来传递和获取教育、教学信息的工具是(1 )A.教育传播模式C.教育传播通道答案:B B.教育传播媒体D.教育传播环境2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作用是()A.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全部软件、硬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已达到充分发挥计算机资源的效率,为用户提供使用计算机的友好界面B.对用户存储的文件进行管理,方便用户C.执行用户键入的各类命令D.为汉字操作系统提供运行基础答案:A3 .防火墙的设置主要是为了防()A.黑客攻击C.火灾B.网络病毒D.意外伤害答案:A4 .教学设计的成果是经过验证、能实现预期功能的()A.教学理论C.教学系统答案:C B.教学手段D.教学方法5 .对于教学目标的作用,下列说法中,哪种比较合适?()A.教学目标为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按照目标施行,可以保证教学的成功B.教学目标是教学的依据,是教学过程中的参照系C.教学目标为教师、学生和教学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定了明确的方向,在教学中起关键性作用D.教学目标有许多优点,也有局限性,在教学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答案:C6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教学测量是教学评价的一种手段B.教学评价与教学测量是完全不同的C.教学评价是教学测量的一种方法D.教学评价就是教学测量答案:A7 .美国 AECT的 1994年定义明确指出,教学研究的目的是()A.开发教学资源C.提高教学水平答案:D B.研究教学策略D.促进学习8 .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趋势有()A.现代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相互融合B.移动技术将在远程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C.现代远程教育广泛应用于不同的领域D.以上都是答案:D9 .第二代远程教育是()A.函授教育C.移动远程教育答案:D B.现代远程教育D.广播电视教育1 0. 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和作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能充分开发学生右脑的潜能,使左右脑的潜能得到平衡发展B.能克服教师自身局限性,减轻教师的劳动强度,教师只需播放课件即可C.能有效进行个别化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D.能扩展教育或学习的空间。
答案:B1 1.根据素质教育的观点,不应提倡义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A. 面向全体学生发展B. 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C. 面向学生的个性发展D. 面向高、尖端人才的培养答案:D1 2.一般认为,远程教育经历了()个发展阶段A.一个C.三个答案:C B.两个D.四个1 3.函授教育起源于 19世纪中叶的()A.法国答案:BB.英国C.德国D.美国1 4.AECT94定义明确指出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A.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B.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C.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D.教学容与教学媒体答案:B1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组成现代教育技术的三个基本要素B.现代传媒技术C. 现代工艺技术D.教学设计技术A. 现代媒体技术答案:C1 6.现代教育技术在研究、设计学习过程时,着重利用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 )A.系统方法答案:AB.直观方法C.科学抽象方法D.理想化方法1 7.下列教学方法在实践的发展中与教育技术的形成无直接相关的是()A.视听教学的发展B.程序教学发展C.系统化设计教学的发展D.学科教学的发展答案:D1 8. 下列各物体中,不属于教育传播媒体的是( )A.习题集答案:CB.录像带C.教室环境D.教科书1 9.现代教育技术的方法论基础是( )A.学习理论答案:DB.教学理论C.传播理论D.系统科学2 0.国外现代教育技术是在(A.系统科学理论研究发展C.教育传播理论研究发展)的促进下兴起的B.学习与教学理论研究发展D.直观教育与媒体技术答案:D21.校风和班风是属于教育传播活动中的( )A.教育传播媒体C.教育传播通道B.教育传播环境D.教育传播系统答案:B2 2.按斯金纳的观点,为了尽量有效地强化学习者的反应,有必要( )A.在反应后即时强化C.将教材抽象化B.先给予刺激,再观察其反应D.将教学容系统化答案:A2 3.“经验之塔”可分为三大类,按直观程度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 )A.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抽象的经验B.抽象的经验、观察的经验、做的经验C.观察的经验、做的经验、抽象的经验D.观察的经验、抽象的经验、做的经验答案:A2 4.CAI的课件属于(A.CBE软件)B.系统软件D.课本C.游戏软件答案:B2 5.发现学习法就是要求学生在学科学习中( )A.自己发现规律B.有所创造发明C.独立学习,独立解决问题,并做出发现D.培养学习和探究的态度,推测和解决问题的态度答案:D2 6.不属于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容的选项是( )A.终端性测验分析C.学习者分析答案:A B.学习需要分析D.学习容分析2 7.不属于学习者分析的容是( )A.学习者分析C.年龄特征答案:DB.学习风格分析D.信息加工分析2 8.下面提供的关于教学设计构成的四个基本因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学生、目标、策略、评价B.教学媒体、学习需要分析、形成性评价、学习目标C.测验、调查、教学形式、教学媒体D.评价、决策、规划、教学容答案:A 29.多媒体组合教学就是( ) A.在一堂课中使用了不止一种教学媒体 B.传统与现代教学媒体有机结合,构成优化的教学媒体群共同参与课堂教学过程,达到教 学过程优化 C.多种媒体同时对同一种情景展示的课堂教学 D.必须是视听结合才行 答案:B 3 0.教育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是( ) A.19世纪末——20世纪初 C.二战时期 B.1918——1942 D.1945——1955 答案:B 3 1.在我国教育技术学的出现是一项容的出现标志( ) A.计算机辅助教育 C.电化教育 答案:C B.网络技术应用 D .虚拟技术 3 2.在美国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实践和研究领域和出现是始于下列哪一项容( ) A.计算机辅助教育 C.程序教学法 答案:D B.网络技术应用 D.视听运动 3 3.大约在何时我国已开始进行幻灯教学实验( ) A.19世纪末 C.20世纪 20年代 答案:C B.1922 D.1936年 3 4.哪位学者最早提出使用教学机解决教学问题( ) ) A.戴尔 答案:B B.斯金纳 C.克劳德 D.加涅 3 5.程序教学法是强调以什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A.教学资源 C.系统设计思想 答案:B B.学习者 D.教学实践 3 6.下列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 A.计算机用于教学和训练始于 20世纪 50年代末 B.20世纪 60年代早期 CAI 系统主要用于模拟传统的课堂教学,代替教师的部分重复性劳 动 C.当前,CAI 系统在学校的广泛应用说明个别化教学已成为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 D.早期的 CAI 系统的产生曾受到斯金纳程序教学的强烈影响 答案:C 3 7.下列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 A.20 世纪 20 年代到 50 年代以前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基本是 各自独立发展的 B.20 世纪 50 年代和 60 年代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中的概念和 模式相互影响 C.教育技术是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三种概念整合形成的一种分析、解决教育或教学问题的综合技术D.20世纪 70年代,由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三种概念结合的教育技术的实践已被广泛应用答案:D3 8.教育技术发展为一门专业和学科,大约经历了多少年()A.80年B.70年答案:AC.60年D.50年3 9.在视听教学运动背景下,教育技术基本定义的错误表述是()A.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体技术B.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体开发和教学设计C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体技术和系统技术D.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技术手段和技术方法答案:A4 0.教育技术领域的最后定义是美国教育传播与协会在哪一年做出的()A.1972B.1973C.1977D.1994答案:A4 1.美国学者把教育技术应用于解决问题的基本指导思想(A.以学习者为中心,依靠资源和运用系统方法的整合应用B.依靠开发、使用学习资源和学习者相互作用来提高人的学习质量)C.因为学习者的情况对于选择目标、确定步骤、确定评价性质等许多教育决策产生影响,必须重视分析、研究学习者的特点D.进行一系列的教育开发工作,即进行有效教学资源的开发答案:A4 2.下列那一容不属于学习资源()A.信息和人员答案:CB.材料和设备C.设计和制作D.技巧和环境4 3.下列那一容不属于教育开发职能()A.组织和管理C.设计和制作答案:AB.评价和使用推广D.供应和使用4 4.美国教育传播与协会在 1994年关于教育技术定义结构的容是()A.理论与实践:关于设计、开发、利用;关于管理和评价;关于过程与资源B.理论与实践:关于设计、开发、利用;关于管理和评价;关于过程与资源;为了促进学习C.理论与实践:关于设计、开发、利用;关于管理和评价;为了促进学习D.关于设计、开发、利用;关于管理和评价;关于过程与资源;为了促进学习答案:B4 5.下列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A.教学技术和教育技术是同一概念B.教学技术是教育技术的下属概念C.教学技术应用围广,包括了宏观、中观与微观不同层次D.教育技术是微观层次的教学实践答案:B4 6.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是()A.媒体技术C.教育技术答案:CB.资源开发技术D.教学方法与手段4 7.我国于哪一年开始了广播电视大学教育试点()A.1954B.1960C.1978D.1980答案:B4 8.“媒体炉”的含义是()A.在教学中只使用一种媒体B.将多种媒体在教学中使用C.多种媒体融合为一体D.媒体不再发挥作用答案:C4 9.在课堂教学结束后,采用哪种评价方式最能清晰地呈现全班同学成绩的分布情况()A.评语B.Excel表格C.Excel图表答案:CD.以上方式都可以5 0.教学评价既要评价教学的结果,也要对教学的过程进行评价,这符合教学设计的()A.关联性原则B.整体性原则C.过程与结果统一原则D.客观性原则答案:C5 1.将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这是依据()分类标准A.评价功能C.评价容答案:AB.评价基准D.评价方法5 2.关于课外作业,错误的看法是()A.上完每堂课后都应该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B.课外作业宜精不宜多,要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C.课外作业应该起到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作用D.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不一定要全班统一答案:A5 3.关于网络教室错误的看法是()A.网络教室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B.网络教室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资源C.教师在网络教室管理难度会增加D.自主探究型学习必须靠网络教室答案:D5 4.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引导教学或使教学更为完整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判定,以下不属于其常用手段的是(A.创建学生成长记录)B.评估学生的平时作业C.观察学生的日常表现D.单元或期末测试答案:C55邀请学生、家长或教师共同参与教学评价,这体现了新课程评价的()概念A.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B.评价容综合化C.评价主体多元化D.评价方式多样化答案:C5 6.教师借助教学评价的结果,及时了解自己的教学情况,从而调整教学行为,这是利用了教学评价的(A.诊断功能C.导向功能答案:D )功能B.监督功能D.调控功能5 7.在“电子称象”这堂课里学生在计算机上所做的测试主要目的是()A.检查学生是否理解课文容B.检查学生的基础语言知识C.检查学生综合素质D.为学生开展下一个活动做铺垫答案:B5 8.新课程评价提出了发展性教育评价的基本理念,这一理念的核心思想在于()A.提高教学效果C.调整教学进度答案:B B.促进学生发展D.检验教学方法5 9.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但首先是依据()A.学生情况而定C.教学条件而定答案:B B.教学容而定D.领导意图而定6 0.开展分组学习时,通常的分组依据是()A.将学习程度相当的学生分在同一组,组成一个师组B.将学生程度不同的学生分在同一组,使各组程度基本相同C.要男女同学混合分组,男女搭配,干活不累D.要男女同学分开分组,便于小组开展活动答案:B6 1.在某项教学活动过程之中,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取得更佳的效果而不断进行的评价称作是(A.诊断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答案:B )B.形成性评价D.阶段性评价6 2.小组合作学习可能会造成的不良结果是()A.小组间形成恶性竞争,影响团结B.容易形成学生的本位主义思想C.学生中会形成拉帮结派的局面D.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包揽了学习程度后进的学生的工作答案:D6 3.如果采用班级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的教学中心环节是()A.备课B.上课C.课外辅导学生答案:BD.学生学业成绩考核6 4.教育技术是()五个领域的理论与实践A.开发、应用、购置、建构、设计B.组织、设计、实验、管理、辅导C.开发、应用、管理、设计、组织D.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答案:D6 5.传播模式有好多种,提出 SMCR模式的是()A.拉斯韦尔答案:DB.香农C.施拉姆D.贝罗6 6.下面的教学媒体中,()很有利于个别指导教学B.电视A.计算机教学系统C.幻灯D.投影答案:A6 7.录像教学媒体的主要特点是()A.提供视、听结合的感性资料B.有利于个别教学C.具有交互性D.便于检索答案:A6 8、()也称作为后置式评价A.诊断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答案:C B.形成性评价D.相对性评价6 9、下列哪个不是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A.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B.强化是学习成功的关键C.学习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与错误”D.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再组织答案:D7 0、描述教学目标的四要素包括哪些?()A.学习对象、行为、条件和标准C.教学容、行为、策略和评价答案:A B.学习对象、媒体、策略和评价D.教学容、行为、策略和标准7 1、教学中要从师生双方熟悉的实物开始沟通,所依据的理论是()A.最大的价值论C.抽象层次原理答案:B B.共同经验论D.教学优化论7 2、下列属于信息资源的是()A.图片、磁带、录像机C.磁带、动画片、录像机答案:D B.电视、、电脑D.剧本、磁带、纪录片7 3、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是不同阶段的评价,以下述正确的是()A.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都是在教学过程中实施B.诊断性评价的围比形成性评价广、包括认识、动作技能以及情感领域等C.形成性评价一般是相对评价D.诊断性评价比形成性评价进行的频繁答案:B7 4、教学评价的评价标准不带随意性,评价方法不带偶然性,评价态度是不带主观性,这就是要求教学评价具有(A.科学性)B.指导性D.客观性C.整体性答案:D7 5、教育信息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关于教育信息化说确的是()A.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在于技术的应用B.教育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终身教育C.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过程D.教育信息化就是以计算机来实现教容,减轻老师的负担答案:C7 6、下列对信息素养的描述,其中正确的一项是()A.熟练操作计算机的硬件、软件、应用各种技术解决问题B.注意信息的获取、加工、存储、评价等,具有技术和人文两个层面C.人们在信息过程中产生的认识,观念和需求的总和D.一切与信息有关的理论和实践答案:B77、学生以小组形式,有明确的分工,共同完成某项任务,这是属于哪种学习模式?()A.探究性学习C.自主学习B.合作学习D.综合学习答案:B8、教学评价在深化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确的是(A.教育评价有时也带有一定的主观臆断7 )B.教学评价总是可以调动老师工作自主的积极性,但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C.教学评价的唯一目的就是要找出教学中所在的问题以便“对症下药”D.教学评价时依据教学目标以及有关标准对教学活动做出判断答案:D7 9、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考虑,最恰当的是()A.教学设计是一个动态的线性过程B.教学设计是一门以理论研究为主的科学C.教学设计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是教学理论D.教学设计也包括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策略选择等主要环节答案:D8 0、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考虑,下面哪一项的叙述最恰当()A.掌握好教学设计需要设计,需要从系统方法、教学策略和学习目标三方面把握B.进行教学时,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没有以“学”为主体的教学设计高效C.教学设计的产物可以是一个教学方案、一个教学软件或一组教学资源D.教学系统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一部分答案:C8 1、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等都是教学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对以上两种理论叙述最恰当的是()A.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的本质及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关注使用特殊方法控制个体行为的改变B.学习理论研究什么是学习的基本条件以及学习系统所含因素存在的理由C.教学理论侧重研究教学的一般规律,关注学生个体行为的变化D.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属于教学理论的畴答案:B8 2、进行学习者分析时,以下选项与所学容有直接关系的是()A.学生的生活背景C.学生的学习动机答案:B B.学生对将要学习容的态度D.学生的年龄8 3、前端分析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步骤,教师考虑教学设计步骤时要注意哪四个方面()A.学习者分析、学习容分析、学习目标分析、学习效果评价B.学习者分析、教学媒体选择、学习容分析、教学策略设计C.学习环境分析、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容分析、学习者分析D.学习媒体选择、教学策略设计、学习目标设计、学习容分析答案:C8 4、下面关于形成性评价说法中,正确的是()A.形成性评价是在正常教学活动尚未进入轨道之前实施的B.形成性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对学生的知识、技能等状况进行摸底C.形成性评价的目的也是为确认学生现有掌握水平D.形成性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明确单元结构的错误以便教学的方针答案:D8 5、学习者分析是前端分析的一个重要环节,以下关于学习者分析的叙述中,阐述合理的是()A.学习者分析的目的在于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准备情况及其学习风格B.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者具有相同的学习者一般特征C.学习者分析对教学媒体的选择没有任何影响D.分析学习者初始能力之后讲学习起点确定为高端的水平答案:A8 6、下列有关教学技术的叙述中,阐述合理的是()A.教学技术将技术应用到教学过程中B.教学技术的研究对象反影响教学的媒体C.教学技术的目的在于追求教育的最优化D.教学技术不包括对传统教学手段的研究答案:C8 7、以下哪种教学组织形式属于个别化的学习()A.通过讨论,问答,交流等形式在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分享教学的信息B.由学生阅读教科书、观看或聆听音箱教材、做笔记等获得的教学信息C.教学通过讲授、谈话、板书、演示等在班级或一组学生间传递教学信息D.根据教学的主观和客观条件,从多方面考虑安排的教学活动的方式答案:B88、在前端分析中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很重要,那么学习需要指的是( )A .学生在学习方面目前的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B .就教学目标而言,教师期望学生达到的知识水平C .经过前端分析,教师所了解的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D .经过前端分析,教师所发现的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答案:A8 9、老师通过语言描绘,音乐渲染等手段促进学生对歌曲已有的理解以情趣的培养,其理论依据是( ) A .创设情境,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B .安排任务,学生在探究中学习 C .问题引导,学生边学边练 D .教师讲授,学生练习 答案:A 9 0、用录像机射频输出与电视机相联接时,则联接电缆的另一端应插入电视机( )插 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