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壤学实验报告第一组

土壤学实验报告第一组

土壤学实验—河南理工大学土壤质量调查报告小组成员:刘宏伟、姜艳敏、江开晶、何炳衫、徐庭良、张春华、王恒、王鹏摘要:土壤学实习是土壤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次实习通过对河南理工大学测绘学院周围的土地进行取样、测定,分别得出其容重、PH值、有机质含量、凋萎系数、体积含水量、总孔隙度、最大吸湿量,再通过分析数据得到所测量土地的现状,从而为学校有关部门对校园土地进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

通过本次实习,从理论联系实际,使我们掌握对野外土壤的观察研究方法,也能更好的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

除此之外,在本次实习过程中,我们小组内成员互帮互助,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也加我们的强团队协作能力。

总之,本次实习不仅帮助我们获取相应的知识,还增强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Abstract:The practice of soil science is a significant part of soil science teaching.In this practice,our group was decided to make a survey about the land which is surrounding the school of Geodesy and Geomatics,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And then we got a lot of data about soil volume-weight,PH,content of soil organic matter,wilting coefficient of soil,volumetric water content,total soil porosity and maximum hygroscopicity.From the data we can get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e status quo of land resources and help our school manage and plan the land.Besides, we put the theory and reality together in this practice,which help us grasp the method to make a survey about the soil and these experiences give us the chance to practice what we learn in the school in real business.In addition to this,the members of our group always help each other in this practice.Then it promotes friendship and strengthens teamwork ability between us.In a word,this practice not only helps us acquire knowledge,but also helps us strengthen operational ability and teamwork ability.关键词:Key words:土壤学实习The practice of soil science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学院the school of Geodesy and Geomatics,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土地现状the status quo of land 容重(soil)volume-weight 有机质含量content of soil organic matter 凋萎系数wilting coefficient of soil互帮互助help each other 团队协作能力teamwork ability1、实验的目的与意义1.1实验的意义掌握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并且把这些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且会加以应用,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同时增强同学们的团队意识,培养合作能力,提高同学们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2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在于根据课堂土壤学知识的基础,调查河南理工大学校的土壤质量情况,对一些指标如体积含水量、土壤温度、容重、有机质、凋萎系数、PH进行测定,得出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比较各个地块各项指标之间的区别。

为河南理工大学的绿地管理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2、材料与方法2.1研究区概况2.1.1地理位置本次实验地点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河南理工大学新校区内。

该地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地处东经112°43′31″~113°38′35″和北纬34°49′03″~35°29′45″之间,北与山西省接壤,南部与郑州隔黄河相望,东西分别与新乡市和洛阳毗邻具有承东启西、通达南北的宏观区位优势,是中原城市群“金三角”的战略支撑点和区域性中心城市。

2.1.2地形地貌焦作市地处太行山脉与豫北平原的过渡地带。

地貌由平原与山区两大基本结构单元构成,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由北向南渐低。

从北部山区到南部平原呈阶梯式变化,层次分明。

其地貌由北向南依次为:山区-丘陵区-山前洪积平原-山(扇)前槽交接洼地-郇封岭岗地-沁河河漫滩-黄沁河冲积平原+古黄河河漫滩-青风岭岗地-黄河河漫滩(黄河带状冲积平原)。

2.1.3气候概况焦作市地处中纬度北温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四季分明且雨热同季。

春暖干旱,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冷少雪。

全年平均气温为11.4~14.9℃,1月最低,7月最高,极端最低气温-19.9℃,极端最高气温43.6℃。

有效积温4633~4974℃,无霜期219~231天,年均日照时数2484小时。

年均降水量575~641毫米,具有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等特征,全年80%的降水量集中在夏秋两季的7~9月份,这种水热同步的气候特点,适宜多种树木生长。

2.1.4土壤概况焦作市土壤主要有棕壤、褐土、沙土、两合土等,山丘区土类主要有褐土和棕壤,平原土壤主要有褐土、潮土、风沙土、两合土。

本次实验采集地的土壤主要是石灰性褐土、粉壤土。

粉壤土以粉粒为主,肥力较高。

2.1.5植被类型焦作属华北植物落叶植被区,有木本植物143科875种,草本植物69科469种,属国家保护的珍稀树种有红豆杉、连香树、山白树、银杏、杜仲、青檀等;校园内的植被主要以草地为主,树木种类包括柳树、、槐树、女贞、白玉兰、银杏、桃树、松柏等;花卉包括月季、荷花、桂花等。

2.2样品采集2.2.1 目的和要求土壤采样最基本的要求是采样有代表性的土样。

但代表性的具体要求,应根据实验和研究的目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代表性要体现在采原位、原状土壤样品。

通常采用的有对角线采样法、棋盘采样法、蛇形采样法。

在采样时,采样的数量、采样点数等因目标而异。

采样的土壤应及时附标签,注明采样编号、地点、时间、采样人等。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是土壤分析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分析结果的正确与否。

因此必须按正确的方法采集和处理土样,以便获得符合实际的分析结果。

2.2.2 内容与原理:学习土壤学实验中样品的采样布点方法及分样方法。

在草坪中,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在测绘学院周边草地进行采样,把采集的样品放入塑料袋中并对其进行标号。

2.2.3 主要用具:小土铲、塑料袋、标签、笔、土钻、TDR记录仪。

2.2.4 样品采取操作方法(一) 采样路线采样时应沿着一定的线路按照“随机”、“等量”和“多点混合”的原则进行采样。

一般采“S”形布点采样。

在地形变化小、地力较均匀、采样单元面积较小的情况下也可采用“梅花”形布点取样。

(二)土样的采集分析某一土壤,只能抽取其中有代表性的少部份土壤,这就是土样。

采样的基本要求是使土样具有代表性,即能代表所研究的土壤总体。

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可有不同的采样方法。

每个采样点的取土深度及采样量应均匀一致土样上层与下层的比例要相同。

取样器应垂直于地面入土深度相同。

采样点的选择选择有代表性的采样点,应考虑地形基本一致,近期施肥耕作措施、植物生长表现基本相同。

采样点5—20 个,其分布应尽量照顾到土壤的全面情况,不可太集中,应避开路边、地角和堆积过肥料的地方。

采样方法:在确定的采样点上,先用小土铲去掉表层 3 毫米左右的土壤,然后用土钻取土壤。

将各采样点土样按需要量装入袋中标注带回。

土壤物理分析样品测定土壤的某些物理性质。

如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等的测定,须采原状土样,对于研究土壤结构性样品,采样时须注意湿度,最好在不粘铲的情况下采取。

此外,在取样过程中,须保持土块不受挤压而变形。

我们利用环刀进行取土。

2.2.5样品处理(1)有机质选取有代表性风干土壤样品,用镊子挑除植物根叶等有机残体,然后用木棍把土块压细,使之通过1mm筛。

充分混匀后,从中取出试样10~20g,磨细,并全部通过0.25mm筛,装入磨口瓶中备用。

(2)PH值称取已过2 mm筛的风干土样10.00 g(精确至0.01g)于50 ml高型烧杯中,加入25 ml搅动2分钟,静置30钟。

(3)容重在野外采样点选择好土壤剖面点,挖掘土壤剖面并按土壤发生层次自下而上在每个土壤发生层次中部平稳打入环刀,待环刀全部进入土壤后,用铁锹挖去环刀周围的土壤,取出环刀,小心脱出环刀上端的环刀托,然后用削土刀削平环刀两端的土壤,使得环刀内土壤容积一定。

在采样过程中,每一个操作步骤都要小心确保不扰动环刀内的土壤,如发现环刀内土壤亏缺或松动,则应该弃掉已采集土样,重新采集。

(4)最大含水量选取有代表性风干土壤样品,用镊子挑除植物根叶等有机残体,然后用木棍把土块压细,使之通过1mm筛。

(5)田间持水量凋萎系数取风干、去杂、压细过1mm筛的土样,放入器皿中。

2.3 实验分析2.3.1土壤容重的测定(环刀法)土壤容量又叫土壤的假比重,是指田间自然状态下,每单位体积土壤的干重,通常用克/厘米3表示。

(一)操作步骤1、在室内先称量环刀(连同底盘、垫底滤纸和顶盖)的重量,环刀容积一般为100cm3。

2、将已称量的环刀带至田间采样。

采样前,将采样点土面铲平,去除环刀两端的盖子,再将环刀(刀口端向下)平稳压入土中,切忌左右摆动,在土柱冒出环刀上端后,用铁铲挖周围土壤,取出充满土壤的环刀,用锋利的削土刀削去环刀两端多余的土壤,使环刀内的土壤体积恰为环刀的容积。

在环刀刀口一端垫上滤纸,并盖上底盖,环刀上端盖上顶盖。

擦去环刀外的泥土,立即带回室内称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