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 胺和杂环化合物

第七章 胺和杂环化合物


生物碱的重要类型
• 吡啶类:主要是喹喏里西啶类(苦参所含生物碱, 如苦参碱)。 • 莨菪烷类:洋金花所含生物碱,如莨菪碱。 • 异喹啉类:主要有苄基异喹啉类(如罂粟碱) • 苄基异喹啉类(汉防己所含生物碱,如汉防己甲 素)、原小檗碱类(黄连所含生物碱,如小檗碱) 和吗啡类(如吗啡、可待因)。 • 吲哚类:主要有色胺吲哚类(如吴茱萸碱)、单萜 吲哚类(马钱子所含生物碱,如士的宁)、二聚吲 哚类(如长春碱、长春新碱)。 • 萜类:乌头所含生物碱(如乌头碱)、紫杉醇。 • 甾体:贝母碱 • 有机胺类:麻黄所含生物碱,如麻黄碱、伪麻黄碱。
适度摄入的影响 咖啡因是一个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也是一个新陈代谢的刺激剂。 咖啡因既被作为饮品,也被作为药品,其作用都是提神及解除疲劳。 食用咖啡因并不能减少所需睡眠时间,它只能临时的减弱困的感觉。 咖啡因有时也与其他药物混合提高它们的功效。咖啡因能够使减 轻头痛的药的功效提高40%,并能使身体更快的吸收这些药品缩短起作 用的时间。因此,很多非处方治疗头痛的药品中包含有咖啡因。咖啡 因也与麦角胺一起使用,治疗偏头痛和集束性头痛,也能克服由抗组 胺剂带来的困意。 早产婴儿的呼吸问题,有时也使用柠檬酸咖啡因治疗。使用柠檬 酸咖啡因疗法后,早产婴儿的支气管发育不良明显减少。此疗法的唯 一缺点是在治疗中暂时性的体重增长变慢。柠檬酸咖啡因在很多国家 只能通过处方获得。 对人类而言,咖啡因是安全的,但是咖啡因对某些动物而言确是 有毒性的,例如狗,马和鹦鹉,因为这些动物分解咖啡因的能力比人 类弱很多。咖啡因对蜘蛛有显著的影响,远远高于其他药物。
1、聚集态
甲胺、二甲胺、三甲胺、乙胺,常温:气体; 其他低级胺:液体; 十一个碳原子以上的胺:固体 2、沸点:10 胺、20胺能形成分子间氢键。(N-H·N)弱于(O· · H·O)。所以沸点高于相近分子量的烷烃,低于相应分子量的 · · 醇。
CH3CH2OCH2CH3 34.5oC (CH3CH2)2NH 56oC CH3CH2CH2CH2OH 117oC
N 2↑
CH3CH2CH2NH2
HCl
CH3CH2CH2 +
N2
– H+ 重排
∴此反应在有机合成上用途不大。
(2)芳香伯胺 芳香族伯胺
NaNO2 HCl
<5℃
重氮盐 + N≡NCl
NH2 NaNO2 HCl <5℃
+ NaCl + H2O 氯化重氮苯
苯胺在0℃与亚硝酸作用可以生成相对稳定的重氮盐。芳胺的重 氮盐是非常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
二甲(基)仲丁(基)胺
CH2NH2
苄胺
2. (IUPAC)复杂的脂肪胺以烃作母体,氨基作为取 代基
NH2 CH2CH2CHCH3
CH3NHCH(CH2)4CH3 CH3
1-苯基-3-氨基丁烷
CH3 CH3 CH3CH2CH2CHN C2H5
2-甲氨基己烷
2-甲乙氨基戊烷
3. 当氮原子同时连有芳基和脂肪基时,命名时必 须在脂肪烃基名称前面加“N”。
分布规律:(1)绝大多数生物碱分布 在高等植物,尤其是双子叶植物中, 如毛茛科、罂粟科、防己科、茄科、 夹竹桃科、芸香科、豆科、小檗科等。 (2)极少数生物碱分布在低等植物中。 (3)同科同属植物可能含相同结构类 型的生物碱。(4)一种植物体内多有 数种或数十种生物碱共存,且它们的 化学结构有相似之处。
3、溶解度:伯、仲和叔胺都能与水分子 通过氢键发生缔合,因此低级胺易溶于水。
四、 胺的化学性质
(一)碱性和成盐
1、碱性
sp3 N H3C
112.9o H
105.9
o
H
孤电子对使胺具有亲核性、碱性
R–NH2 + H2O + – RNH3 + OH
pKb
甲胺 3.38
二甲胺 3.27
三甲胺 4.21
几种重要的生物碱
生物碱的数量很多,到目前为止, 以知结构的就超过了两千种,而且结 构复杂多样,生理作用千差万别,不 能详细讨论。这里只能选择几种有代 表性的作简单介绍。
1)麻黄碱&伪麻黄碱
麻黄碱: 能兴奋大脑皮层及皮 层下中枢,使精神振奋; 麻黄碱对心脏有兴奋作用。
伪麻黄碱: 减轻感冒、过敏性鼻炎、 鼻炎及鼻窦炎引起的鼻充血症 状。
芳香族伯胺 脂肪族、芳香族仲胺 脂肪族叔胺 芳香族叔胺
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 合成或定性分析
1、伯胺
(1)脂肪伯胺 NaNO2 脂肪族伯胺 HCl 脂肪族重氮盐 醇 烯 + 卤代烃 氮 NaNO2 [CH3CH2CH2–N≡N︰X ] H2O X CH3CH2CH2OH CH3CH2CH2X CH3CH=CH2 + CH3CH2CH2
2)烟碱(俗称尼古丁)
*烟碱又名尼古丁,以柠檬酸或苹果酸 盐的形式存在于烟草中。国产烟叶约含 烟碱1—4%。 *烟碱为无色油状液体,碱性,能溶于水,有挥发性,烟叶的 气味便来自烟碱。 *
N N CH
3
吸烟对人体有害!
烟碱有剧毒,少量有兴奋中枢神经、增高血压的作用,大 量则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使心脏麻痹致死。成人口服致死量为 40—60mg(约1滴)
4)吗啡
吗啡是鸦片中最主要的生物碱。
罂粟科植物中含有二十多种生物碱,吗啡碱的含 量很高,约占10%。
吗啡能麻痹中枢神经,镇痛效果很 快,常用于局部麻醉剂。它是成瘾药 物。
药理作用有: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强烈的麻醉、镇痛作用。 吗啡的麻醉、镇痛作用是自然存在的任何一种化合物无法比 拟的。它的镇痛范围广泛,几乎适用于各种严重疼痛包括晚 期癌变的剧痛,一次给药镇痛时间可达4-5小时,并且镇痛时 能保持意识及其他感觉不受影响。此外还有明显的镇静作用。 (2)对呼吸系统的作用:吗啡能抑制大脑呼吸中枢和咳 嗽中枢的活动,使呼吸减慢并产生镇压咳作用。 (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治疗量吗啡对血管和心率无 明显作用,大剂量吗啡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及心动过缓。
C6H5N+H3Cl(C2H5N+H3)2SO42-
氯化苯铵
(CH3)3N+CH2C6H5Br-
硫酸二乙铵
(CH3)3N+CH2CH3OH-
溴化三甲苄铵
氢氧化三甲乙铵
(三 )胺的结构
在氨分子中,氮原子和饱和烃中的碳原子一样,首先发生轨 道杂化,形成4个sp3 杂化轨道,其中一个sp3 杂化轨道被孤对电 子占据,其余3个sp3 杂化轨道分别与氢原子的S轨道形成3个N– Hσ键,如图所示。胺具有与氨类似的结构,如图所示。
生物碱的物理性质有哪些?
• • • • • 液体生物碱:烟碱、槟榔碱、毒藜碱。 具挥发性的生物碱:麻黄碱、伪麻黄碱。 具升华性的生物碱:咖啡因 具甜味的生物碱:甜菜碱 有颜色的生物碱:小檗碱、蛇根碱、小檗 红碱。 另外需注意生物碱的旋光性受多种因 素的影响,如溶剂、pH值、生物碱存在状 态等。同时生物碱的旋光性影响其生理活 性,通常左旋体的生理活性强于右旋体。
氨 苯胺 对甲苯胺 4.76 9.37 8.92
Why?
N H H
NH2
氨基与苯环π共轭
2、成盐
R–NH2 + HCl + – RNH3Cl
铵盐
碱性在胺类的分离、提纯及鉴定等方面有很重要的应 用。由于结构的不同,胺类的碱性有以下的规律:
(1) 对于脂肪胺来说,在非水溶液或气相中,碱性通常是
叔胺>仲胺>伯胺>氨
(伯胺)
3、按氨基数目,分为一元胺、二元胺和三元胺
CH3CH2NH2 一元胺
H2NCH2CH2NH2 二元胺
H2NCH2CHCH2NH2
NH2 三元胺
(二)命名:
1. 简单的脂肪胺以胺为母体,烃基作为取代基,在烃基 名称后面加上“胺”。
NH2
环己胺 H2N(CH2)6NH2 1,6-己二胺
(CH3)2NCHCH2CH3 CH3
(3)苯环上取代基(间位及对位)主要体现了电子效 应的影响:如硝基等吸电子基能使芳胺的碱性减弱, 甲基等给电子基则使碱性增强:
(二) 与亚硝酸的反应
样品 脂肪族伯胺 与亚硝酸反应的现象 生成不稳定的重氮盐, 定量的放出氮气 生成稳定的重氮盐 黄色的油状或固状的N亚硝基胺 不反应 亚硝化反应 用途 脂肪族伯胺的定量或定 性分析 合成
第一节 胺(à n)类
氨分子中的氢原子部分或全部被烃基或其他非 酸性有机基取代后的化合物,统称为胺。 胺类广泛存在于生物界,具有极重要 的生理作用。因此,绝大多数药物都含 有胺的官能团——氨基。蛋白质、核酸、 许多激素、抗生素和生物碱,都含有氨 基,是胺的复杂衍生物,掌握胺的性质 是研究这些复杂天然产物的基础。
许多源于植物碱性的含氮化合物(又称生物碱)具有 很强的生理活性,常被用作药物。
CH3
CHOHCHCH3 NHCH3
N
H
L-麻黄碱(1R,2S)
OOCCH
阿托品
CH2OH
[药理作用]升压, 兴奋中枢神经
主要用其硫酸盐解除 痉挛,减少分泌,缓解 疼痛,散大瞳孔
生 物 碱
• 生物碱是指一类来源于生物界(以植物 为主)的含氮有机化合物。多数生物碱 分子具有较复杂的环状结构,且氮原子 在环状结构内,大多呈碱性,一般具有 生物活性。但有些生物碱并不完全符合 上述生物碱的含义,如麻黄碱的氮原子 不在环内,咖啡不显碱性等。
胺分子是四面体结构。氮原子在四面体的中心,一对孤电子 “好像”一个基团一样处于四而位的一个顶角上,其它3个顶角分别 被烷基或氢原子占据。
芳香胺的结构有所不同,氮原子的孤对电子所在的 轨道和苯环π电子轨道重叠,孤对电子离域,使整个体 系的能量有所降低。苯胺分子的轨道结构如图所示。
三、 胺的物理性质
2、仲胺
脂肪族、芳香族仲胺
致癌!
HNO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