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毕业考试语文试卷命题的指导思想

小学毕业考试语文试卷命题的指导思想

年小学毕业考试语文试卷命题的指导思想
————————————————————————————————作者:————————————————————————————————日期:
2
2003年小学毕业考试语文试卷命题的指导思想
以《教学大纲》、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注意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着重考查他们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

考查的内容以课本为主,不出偏题、难题和怪题,严格控制试卷的难易程度,保证98%的学生能得到及格分数。

在命题的过程中,努力体现以下几个精神:
1、时代性。

在试卷上要能反映今年国内外发生的大事,以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大事;同时要反映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动态,了解学生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态度,以便改进我们的工作。

2、全面性。

不仅要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而且要注意全面考查字词句篇等方面的知识和阅读、写作的能力;十二册课本中的讲读课文都要考查到有关的知识,以引导老师们切切实实教好课本。

3、综合性。

体现大语文观的思想,所出试题能引导学生积极关注自己周围的生活;要有学生必须运用其它学科中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试题;每个试题要涉及到2、3个知识点。

4、连贯性。

在试卷的整体结构上,保持一定的稳定性,而在试卷的局部,则进行大胆的改革。

以使老师们在教学中有章可循,保持教学的稳定秩序,又促进教学的改革。

小学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基础知识。

1、读拼音,写出词语。

所选的词语都是课本中生字所组成的词语。

在6个音节中,有整体认读、二拼和三拼音节。

着重考查学生的拼读能力和识字的巩固率。

三个词语是:“嘹亮”、“伶俐”、“魁梧”。

每写对1个给1分,全对全错。

2、按要求填表。

主要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

所选的两个字都是课本上的生字;音序和部首都不相同;字义与课文中不同,以考查学生据词定义的能力。

颇:P、页、②;鼎:D、目、③。

前两格填对各给0.5分,后一格填对给1分。

音序一定要是大写字母。

3、把词语补充完整。

主要考查学生识字的巩固情况和词语搭配的能力。

所选的4个词语中,都有要求学生掌握的生字。

分别是:兴旺发达、擂鼓呐喊、完璧归赵、金光闪耀(银光闪闪、星光闪烁、阳光闪耀等)。

每写对1个词语得1分,错1个字扣0.5分。

4、按要求改写句子。

(1)把一般叙述的句子分别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主要考查学生遣词构句的能力。

分别改为:“三峡大坝把万里长江截断了”和“万里长江被三峡大坝截断了”。

每改对1句给1.5分。

(2)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和变换句式的能力。

要改为:“年轻时不珍惜时光、及早努力,年老了一定会悲伤的。

”改对给2分。

5、修改病句。

第1句缺少主语。

通过修改病句,引导学生要注意了解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可以补上显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种物品名称的词语。

如:世纪宝鼎、《清明上河图》等。

改对给2分。

第2句是概念混淆。

通过修改病句,使学生了解现代信息传递的方式。

只要去掉“烽烟”一词。

改对给2分。

二、阅读。

第一部分:综合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积累和理解能力。

1、要求学生写出古诗《示儿》的后两句。

每填对1句给1.5分,1句中,错1个字扣0.5分,错2个字则不给分。

《示儿》这首诗是陆游临终时写的,也叫遗嘱(绝笔)。

这道题,是想引导老师们在教学中,要注意给学生提供有关的词语,帮助学生积累词汇。

每填对1格给0.5分。

2、要求学生写出古代寓言《郑人买履》中郑人说的2句话。

这2句话在这则寓言中是最重要的,其意思是:宁可相信自己量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寓言名称写对给1分,全对全错。

填空全对给1.5分,错1个字扣0.5分,错2个字不给分。

意思翻译正确给1.5分。

第二部分:要求学生阅读一篇记叙文,文章节选自课文《詹天佑》,所出试题着重考查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

第1小题,要求学生理解第1自然段中两句话之间的关系。

在第1句话中,后半句是主要的。

第2句话具体地说明了帝国主义国
家是怎么“激烈争夺”的。

因此,这两句话之间是总分(概括和具体)的关系。

写对给1分。

第2小题,概括第2自然段大意。

第2自然段,讲了3个意思。

要求学生运用取舍法概括大意。

从全文看,最后一句话应该是最重要的,要把它作为段意。

答对给2分。

第3小题,要引导老师和学生理解作者在文中插述的两句话的意思和作用。

外国报纸的嘲笑也不是没有一点理由。

只要学生写到作者插述的内容就作对。

答对给3分。

第4小题中的前1个问题,要求学生能联系全文进行思考,领悟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过程中显示出来的创造才能,根据不同的地形特点,采用不同的修筑方法──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

只要学生能回答出詹天佑杰出的才能就作对,给3分。

后1个问题,要求学生展开想象,体会作者听到外宾赞叹时心中所产生的“自豪”(骄傲、兴奋)的思想感情。

答对给1分。

第三部分:要求学生阅读一篇说明文。

这篇文章是根据今年国际上发生的一件大事选编的。

文章后面设计的练习不仅进一步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考查学生的其它方面的素质。

第1小题,要求读懂第1自然段中的第3句话,并运用有关的地理知识画出两条河流。

画出的两条河流只要方向正确,就作对。

画出一条给0.5分。

第2小题,要求理解句子中几个意思之间的关系,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分别是:“不但……而且……”(递进)、“因为……所以……”(因果)、“但是……”(转折)。

填对1个给1分。

第3小题,要求写出美英联军出兵伊拉克的时间:2003年(今年)3月,填对1格给0.5分。

第4小题,加标点。

应是“”,。

(;)《》。

(,;):、、、……每加对3个标点给1分。

每错1个扣0.5分,两个扣1分。

第5小题,找近义词。

著名(闻名、有名);丰厚(丰实、充裕)。

找出1个给0.5分。

第6小题,解释词语。

“悠久”,只要用“意象法”说出“形容时间长”就作对;“遗址”,用“拆字法”,理解成“遗留下来的地方”就作对。

每解对1个词语给1.5分。

第7小题,第2自然段要求用总起句进行概括,写对给2分;第3自然段要求用合并法概括段意,要求写出两个方面──石油给
伊拉克人们带来财富和灾难,写对给3分。

第8小题,目的是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深入思考,不仅要弄清楚作者所写的内容,而且要认真地进行分析、归纳和抽象,领悟文章内涵,提高自己的认识。

这道题目要求学生从伊拉克石油给人民带来财富和收入、灾难和痛苦的特殊事例,想到一般事物都有两个方面,是可以转化的――好事会变坏事,坏事可变好事。

只要学生答到这一点,就给2分。

能用生活中的一个事例来说明事物两方面转化的道理给3分。

三、作文。

这次作文是根据“非典”来命题的。

“非典”是我国今年春季的一个突发事件,震动了全国人民的心。

我们想利用这个事件进一步教育我们的学生,应该注意个人的清洁卫生,珍爱自己的生命;保护自然环境,关爱别人。

在“非典”事件的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受到教育,但是我们武进没有发生“非典”病例,所看到的感人事例很少,要写他们身受感动的事是困难的,所以我们采用了提供材料,让学生展开想象,然后作文。

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能让学生作文中张扬个性,充分展示自己的作文能力,我们在题目中提供了4个写作内容,3种表达的形式,让学生自己选择进行作文。

不管选择什么内容和形式,所写的文章能围绕一个中心,有条理地进行叙述,句与句之间比较连贯,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书写工整,字数在400个以上,可在28—31分之间给分。

所写文章中心比较明确,条理清楚,段落之间过渡是自然的,语言比较流畅,字数在450个左右,可在32—35分之间给分。

所写文章中心突出,详略得当,抒发感情真挚,字数在500字以上,可在36—38之间给分。

如果文章达到以上要求,并且语言生动,可再加分,直至满分。

满分作文和低于24分的,必须经阅卷组长同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