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爽文库汇编之
认识米和用米量
情景
,激
趣生
疑。
景。
师:你看后有什么想法,请跟大
家交流一下。
量结果很不准,感觉很麻烦。
厘米作单位。
(2)食指宽大约1厘米。
(3)下图中的蜡笔长(4)厘
米。
2.填一填。
(1)从尺子的刻度0到刻度1
是1厘米。
(2)从尺子的刻度2到刻度5
是3厘米。
(3)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
米作单位,用字母m表示。
3.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6米=(600)厘米
500厘米=(5)米
4米=(400)厘米
300厘米=(3)米
二、自
主探
究,理
解释
疑。
1.动手测量,释疑。
(1)用课前准备的长约12cm的
三角尺测量黑板的长,把测量结
果告诉大家。
(2)交流测量过程、质疑。
2.导入单位“米”。
量比较长的物体,像黑板的长,
通常用比“厘米”高级一些的单
位——“米”作单位。
补充:米
可以用字母“m”表示。
1.(1)小组代表测量黑板的
长度,并汇报。
(2)交流测量过程,质疑:
生1:这把尺子太短,量黑板
太麻烦。
生2:有比厘米长一些的单位
吗?我想用尺子量。
(老师纠
正:应该是高级一些的单位)
2.明确单位“米”及用字母“m”
表示。
三、实
物体
验,感
受新
知。
1.认识米,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关
系。
(1)出示米尺,引导学生对比观察
学生尺和米尺,看看米尺有什么特
点。
(2)用尺量一量,看看米尺上一个
小格有多长。
(3)用尺子量一量或者数一数,你
发现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板书:1米=100厘米)
1.(1)以小组为单位,观察、
汇报:米尺上的刻度是10、20、
30……。
(2)比较、测量。
发现:米尺
上一个小格是1厘米。
(3)小组分工,测量、数出1
米里面有多少个厘米。
得出:1米=100厘米
2.(1)同桌合作,动手测量臂
展长度,感知1米的实际长度。
4.选择合适的单位填空。
(1)我们的教师宽约6(米)。
(2)黑板长约3(米)。
(3)小明身高126(厘米)。
(4)课桌高70(厘米)。
(5)教室门高2(米)。
5.估一估,填一填。
狗熊高约(1)米。
小狗高约(20)厘米。
2.用米量。
(1)实际体验:1米到底有多长?组织学生互测臂展长度。
(2)再次体验:两人再互相量一量身高。
(3)以小组为单位,量出绳子的1米、2米……给大家看。
(4)自愿用米尺测黑板的长和宽,感受与用学生尺测量的不同。
(2)互测身高,在1米处贴上
标签,感知身高比1米高出或少了多少。
(3)小组活动,各组对比,看看哪组测量的数据最准确。
(4)学生自愿测量后汇报结果,说感受:用米尺量黑板的长方
便、准确、速度快。
四、巩固练习。
1.小组合作:测量教室里较长物体的长度。
2.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再动手量。
1.动手测量,小组内交流测量结果。
2.根据形成的“米”的表象找实例,并测量。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
五、课堂总结。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自由谈一谈。
六、教学板书
七、教学
反思 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这节课中,渗透了观察、比较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
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认识米尺,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学会实际操作的方法。
在建立1米长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
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通过测量、观察、比较等学习活动,感知1米的实际
长度,形成1米的长度观念,体验观察、比较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感受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期中测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卷面(3分)。
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
知识技能(78分)
一、我会填。
(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27分)
1.5+5+5+5+5+5表示()个()相加,结果是(),写成乘法算式是()。
2.比42多18的数是();比36少12的数是()。
3.
回形针全长()厘米,
钉子长()厘米。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4分)
(1)保温杯高约20()。
(2)旗杆高约13()。
(3)课桌高约70()。
(4)钢琴高约1()33()。
5.根据乘法口诀“四五二十”写出两道乘法算式是()和()。
6.23米+8米=()米1米-40厘米=()厘米
7.三角尺上有个()直角,()个锐角;4个有()个锐角,6个有()个锐角。
8.()×6=30 42+()=80 ()-27=54
9. 左图中有()条线段,有()个锐角,()个直角,()个钝角。
二、我会比。
(在里填上“>”“<”或“=”)(9分)
三、我会判。
(对的画“√”,错的画“×”)(5分)
1.20厘米的线段比1米的线段长。
()
2.两个乘数都是4,积是16。
()
3.三角尺上的两个锐角拼成的角一定是钝角。
()
4.84-3 ,要使差的十位上的数是4,里可以填0~9。
()
5.算式61-(26+32)的运算顺序是先算加法,再算减法。
()
四、我会算。
(共24分)
1.直接写出得数。
(12分)
4×2= 16+21-6= 46-25= 56+7=
12+53= 6×6-11= 30-8= 38+4=
6×5= 5×4+14= 3×4= 4×6=
2.列竖式计算。
(12分)
45+28= 27+32+16= 90-16-28=
67-19= 85-27+38= 73-(28+35)=
五、我会画。
(共5分)
1.画一条比7厘米短1厘米的线段。
(1分)
2.画图表示4×3的含义。
(2分)
3.在下面点子图上画一个比锐角大的角。
(2分)
六、我会列式。
(8分)
生活应用(22分)
七、解决问题。
(共22分)
1.缝制5件这样的衣服需要多少颗纽扣?(3分)
2.进入冬季后,园林工人要给树木的树干刷白石灰水。
他们第一天给56棵树刷了白石灰水,第二天比第一天少刷17棵,第二天给多少棵树刷了白石灰水?两天一共给多少棵树刷了白石灰水?(4分)
3.购物。
(5分)
(1)状状想买一个篮球,还差9元,状状有多少钱?
(2)元元带了100元钱,买了一副羽毛球拍和一个足球,一共花了多少钱?元元还想买一个38元的排球,剩下的钱够吗?
4.成成看一本,每天看5页,已经看了3天,一共看了多少页?5天看的页数比30页多还是少?(4分)
5.绘画课。
(6分)
(1)才才和菲菲一共画了多少朵花?
(2)才才和菲菲一共画了多少棵树?
想一想,填一填。
(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