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封内夹圈的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

油封内夹圈的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

毕业设计油封内夹圈的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姓名: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班级、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中北大学分校At the University of North毕业设计任务设计题目:油封内夹圈的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系部:机电工程系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班级:学生:指导老师:1.设计的主要任务及目标任务:模具装配图及主要零件图设计说明书一本电子资料一份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与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设计的主要内容1)对给定工件进行工艺分析,确定工艺方案2)进行冲压工艺计算3)模具的总体设计4)模具主要工作零件的设计计算5)编写设计说明书3.设计的基本要求1)收集、学习和掌握有关资料,熟练使用有关设计手册2)同学间相互讨论,按时向老师汇报和讨论,独立完成设计任务3)模具图纸符合机械制图规范,使用计算机绘制4)设计说明书内容充实、语句通顺,计算准确、论点和公式有据可查4.主要参考文献5.进度安排绘制模具图11周——13周完善设计内容、完成设计说明书14周——15周准备答辩16周——17周6.工件材料:08钢,t=0.8mm 中批量摘要目前,我国冷冲压技术与先进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当落后,主要原因是我国在冲压基础理论及成形工艺、模具标准化、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及设备等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尚有相当大的差距,导致我国模具在寿命、效率、加工精度、生产周期等方面与先进工业发达国家的模具相比差距相当大。

此次毕业设计产品为冲压落料件,首先对落料件的冲压工艺进行了分析,冲压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类型的进行了确定,并进行了必要的冲压工艺参数计算,介绍了落料模结构设计的要点,模具定位零件、卸料与推件装置的设计,标准模架和导向零件的选用,模具主要工作零件的制造工艺和装配工艺的过程,模具的总装配、试模、润滑及模具使用注意事项等内容。

在本次毕业设计中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绘制模具主要工作零件图和模具的总装配图,运用了数控线切割电加工等先进加工技术。

是一次对所学知识的全面总结和运用,是巩固和加深各种理论知识灵活运用的实践过程。

通过毕业设计,可以很好的培养独立分析,独立工作的能力,为毕业以后走上工作岗位从事本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目录摘要 (iv)1 零件设计 (3)1.1 对工件进行工艺性分析 (3)1.2 确定工艺方案 (3)1.2.1 工艺方案的分析比较 (3)1.2.2 工艺方案的确定: (5)1.3 主要工艺参数的计算: (6)1.3.1 毛坯尺寸的计算: (6)1.3.2 确定排样,裁板方案 (7)1.4 模具工艺计算: (8)1.4.1 计算冲压力: (9)1.4.2 确定压力中心: (10)1.4.3 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 (10)2 磨具结构设计 (11)2.1 模具主要部件及整体设计: (11)2.1.1 凸模,凹模,凸凹模的结构设计: (11)2.1.2 卸料,顶件,推件零件的设计: (13)2.1.3 定位零件: (14)2.1.4 标准模架与导向零件 (15)2.1.5 模柄及支撑固定零件。

(16)2.1.6 模具闭合高度的确定,及压力机的选择: (16)小结 (18)参考文献 (19)致谢 (20)1 零件设计1.1 对工件进行工艺性分析该工件是零件中的油封内夹圈,工件要求的精度只有内孔直径的要求,其余未注公差,无精度要求,工件的形状简单,可属于带凸缘的圆筒形件,工件高度与凸缘直径相比较小,可采用翻边工艺,零件使用材料为08号钢,属于低碳性能钢,适合冲压工艺成形,厚度为08㎜,也适合冲压,工件精度要求不高,无需较形。

工件图如下:1.2 确定工艺方案1.2.1 工艺方案的分析比较有多种方案,先确定该工件是否能一次翻边成形,需不需要拉深等工艺。

查表6-2(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得到:08号钢的翻边系数为72.0=k 068min =k翻边的最大高度为(由于厚度mm mm t18.0<=,所以无需按中性层尺寸计算)根据公式 t r k D H 72.043.0)1(2min max ++-= 其中mm D 92= mm r 1= mm t 8.0= 68.0min =k经计算得到翻边的最大高度是:mm H 726.15max =由于mm H H 5.8max =>由以上计算可以得到该工件可以一次翻边成形。

此工件为一般的带凸缘的圆筒形件,加工可以有多种方案:方案一、落料后拉深到图示尺寸,然后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车去底部。

方案二、落料后,拉深成图示高度的尺寸,然后用冲床冲去底部。

方案三、落料后,冲一定尺寸的孔,然后一次翻边成形。

在上述的三种加工方案中,采用第一种加工方案,成形工件的质量较高,但是这样的方法加工的生产率低,而且也废料,这是由于车下的废料为92φ的圆形件,这样就造成浪费严重,在工件底部质量要求不高的情况下,不宜采用,第二种方案,在工件冲底部前,要求底部圆角半径愈小愈好,接近于零,而拉深后的圆角半径不可能很小,这就需要为此增加整形工序,而且质量不宜保证,同时废料,采用第三种方案,生产率高,而且省料,经计算,在落料冲孔后由一次翻边可以直接成形,这样,工序也简单,但其端部质量不如以上两种好,另外,按照工件的技术要求及精度,要保证内孔径的精度,翻边工艺完全可以,所以采用落料,冲孔,翻边方案比较合理。

具体工序图示如下:1.2.2 工艺方案的确定:根据这些基本工序,可拟出如下几种工艺方案: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然后翻边,采用单工序模具。

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模具,然后翻边。

方案三、先落料,冲孔单边采用连续模具。

在方案一中,每个工序单独加工,这样做的好处是设计模具结构简单,但工序的复合程度低,生产效率也低,制造费用低,但是不适合批量生产,不宜采用。

方案三中,冲孔和翻边采用连续模具会增加模具设计,制造的复杂性,修模也不方便,这是由于落料,冲孔,翻边模具中翻边模具较为复杂,与冲孔模具做成连续模具会加大整个模具的复杂程度,制造成本也高,但是生产率低,适合大批量生产。

而方案二中没有上述方案中的缺点,把落料冲孔作成复合模具,对生产批量,模具设计,制造难度等都有利,因此,选用方案二为加工此零件的加工工艺方案。

1.3 主要工艺参数的计算:1.3.1 毛坯尺寸的计算:根据翻边工艺计算公式,翻边前预冲孔直径为:02(0.430.72)d D H r t =---其中:92.8D mm = 8.5Hmm = 1r mm = 0.8t mm = 经计算得到预冲孔直径为:078d mm =因此可求得,翻边系数为:0780.8492d k D === 07897.50.8d t == 查表6-1低碳钢圆孔极限翻边系数,当用圆珠平底翻边时:凸模 min0.750.84k =<,所以可以在平板毛坯上冲底孔直接翻边得到8.5mm得高度。

根据体积不变原理计算毛坯尺寸,翻边后工件厚度不发生变化,所以计算时,可按表面积不变原理计算:将图形分为三段:结构如下:第一部分的表面积为:1A dh π=第二部分的表面积为:2(4)2A r d r ππ=- 第三部分的表面积为:2231()4A d d π=-还有冲孔部分的面积为:244A d π=所以毛坯的表面积就为:1234A A A A A =+++毛坯所以毛坯直径为:117.24D mm ==取117Dmm =1.3.2 确定排样,裁板方案毛坯直径为117mm φ,不算小,考虑到操作方便,排样应采用单排,查表3-19,条料沿边搭边值 1.2amm =,件间搭边值为1 1.0a mm =,查表3-20,条料剪切下料的公差为0.6mm ∆=,查表3-21,条料与导料板之间的间隙0.8Z mm =。

所以条料宽度为:[][]00max 0.600.62()1172(1.20.6)0.8121.4B D Z mmα-∆--=++∆+=+++=进距1()1171118hD mm α=+=+=板料的规格拟采用0.810002000mm mm mm ⨯⨯的钢板。

计算材料利用率:如采用纵裁法:则材料的利用率为:20000117178410073.110002000NABLπη⨯⨯⨯==⨯=⨯如采用横裁法,则材料的利用率为:20000117168410068.810002000NABLπη⨯⨯⨯==⨯=⨯所以决定采用纵裁法下料。

具体排样图如下:1.4 模具工艺计算:1.4.1 计算冲压力:落料冲孔工序所需的复合模:落料力:11F L t τ=τ为抗剪强度,查表附录A1取300M a τ=P ,最后,计算得到落料力为 418.8210F =⨯N 冲孔力:422780.8300 5.8810F L t N τπ==⨯⨯⨯=⨯ 卸料力:4310.058.8210 4.4110F k F N ==⨯⨯=⨯卸卸 查表3-9取 0.05k =卸冲孔时的推件力为:43260.055 5.8810 1.9410F nk F N ==⨯⨯⨯=⨯推推其中:凹模取直壁刃口形式,刃口部分高度为5h mm =,积聚零件的数目为:50.86nh t ===个。

查表3-9,取0.055k =推所以得到上述F 推的大小。

落料时的顶料力为:4310.068.8210 5.3010F k F N ==⨯⨯=⨯顶顶查表3-9得到:0.06k =顶 所以总的冲压力F 总为:512 1.7610F F F F F F N =++++=⨯总顶推卸由于采用弹顶器做顶料机构,所以存在顶料力F 顶。

所以压力机的公称压力为:51.3 2.2910229F F N KN >⨯=⨯=总机对于翻边工序,其翻边力为: 01.1()b F D d t πσ=-翻其中:92.8D mm = (翻边后的直径) 078d mm =(预冲孔直径)0.8t mm = 400b M a σ=P (材料的抗拉强度,查表附录A1-黑色金属的力学性能得到。

)1.4.2 确定压力中心:由于冲裁件为一简单的圆形零件,因此,它的压力中心就为圆形件的几何中心,即位于圆的中心,翻边工序中模具的压力中心同样位于中心(圆心)。

1.4.3 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 采用凸凹模分开加工的方法:查表3-3,得 mm Z 072.0min= mm Z 104.0max = mm Z Z 022.0min max =-落料部分: 由)(6.0min max Z Z d -=δ)(4.0min max Z Z p -=δ得到:013.0+=d δ 009.0-=p δmin max 022.0Z Z p d -≤=+δδ查表3-8,得落料部分磨损系数5.0=x ,落料模刃口尺寸为:凹模:013.00013.000max 9.116)20.05.0117()(+++=⨯-=∆-=d x D D d δ凸模:0009.00009.0min 8.116)072.09.116()(0---=-=-=p Z D D d p δ冲孔部分:d δ,p δ仍按上述原则选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