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知识讲座稿老师、同学们:在这个快速发展、急剧变迁的时代,我们在感受到日新月异、气象万千的同时,校园内外也潜藏着很多不为我们所知的种种危险和意外。
只要我们保持高度警觉,有所准备,大部分的危险是可以避免的。
对危险和意外发生前的预防,自然比事后谋求补救要好得多。
而今天呢,正好是汶川大地震7周年,同时,今天也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
那么,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讲讲遇到以下这些险情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去解决。
一、防雷电最近的经常下雨,甚至是雷电交加,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1、室内防雷安全:(1)立即关闭电视、电脑,注意千万不要使用电视机的室外天线,因为雷电一旦击中电视的天线,雷电就会沿着电缆线传入室内,威胁电器和人生安全。
( 2)尽可能的关闭各类家用电器,拔掉一切电源插头,以防雷电从电源线入侵,造成火灾或人员触电伤亡。
(3)不要触摸或靠近金属水管以及与屋顶相连的上下水管道,不要在电灯下站立。
尽量不要使用电话、手机,以防雷电波沿通信信号线入侵,造成危险。
( 4)关好门窗。
打雷时,不要开窗户、不要把头或手伸出窗外。
广东省球雷活动比较频繁,对钢筋水泥框架结构的建筑物来说,一般关闭门窗可以预防侧击雷和球雷的侵入。
( 5)不要在室外参加体育活动,如赛跑、打球、游泳等。
( 6)不宜使用花洒冲凉。
这主要是因为万一建筑物被雷直击时,巨大的雷电流将沿着建筑物的外墙、供水管道流入地下,雷电流有可能沿着水流导致淋浴者遭雷击伤亡。
同时也不要去触摸水管、煤气管道等金属管道。
2、室外防雷安全:(1)最好就近进入避雷装置良好的建筑物内,这是最安全的。
千万不要进入庄稼地的小棚房,小草棚,因为在那里避雷雨很容易遭受雷击。
(2)要远离高烟囱、铁塔、电线杆等物体,否则是很危险的。
( 3)打雷下雨时,注意不要打金属骨架雨伞,或者扛举长形物体;不要骑摩托车或者自行车。
可以躲进有金属车身的汽车内,一旦汽车被雷击中,金属会将电流导入地下。
( 4)不要惊慌,不要奔跑,最好双脚并拢,双手抱膝就地蹲下,越低越好。
( 5)不宜躲在大树底下。
强大的雷电流通过大树流入地下向四周扩散时,会在不同的地方产生不同的电压,在两脚之间产生跨步电压。
(6)不宜到室外收取晾晒在铁丝上的衣物。
3、防雷安全大抉择(游戏)(1)游戏题目:假设一个雷雨天,雷声轰隆,你现在站在空旷的野外,现在有两个距离相同的避雷地方:一个是铁屋;另一个是简陋的木屋。
你会选择哪个地方避雷?(2)学生选择(共有三种不同场景)(3)教师分析:选择铁屋的最安全,不过不能靠近铁壁,否则很危险;选择木屋的并不是很安全,你可能因为木屋被雷劈倒而受伤;不选择的同学最危险。
二、防溺水同学们,天气越来越热了,天气热时人们比较喜欢的一项运动就是游泳。
游泳是一项全身运动,经常游泳的人身体特别棒。
但是,游泳又是一项危险运动。
俗话说“欺山莫欺水,欺水变水鬼”,游泳运动并不适合所有的人。
即使是健康人游泳也必须十分小心,麻痹大意容易溺水而变“水鬼”。
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有关游泳安全和溺水抢救方面的基本常识。
1、游泳时注意的事项:(1).天热时,先喝点冷饮,降低一下体温,汗落一下再下水。
(2).下水前一定要充分活动一下身体,如能做一套体操更好。
(3).水中不可持续地拼速度,要一会儿慢一会儿快地变换泳姿。
(4).如果出现抽筋的现象,要把脚尖尽量上翘,缓解后,游岸边休息。
2、预防溺水的措施:a、小学生应在成人带领下游泳,学会游泳;b、不要独自在河边、山塘边玩耍;c、不去非游泳区游泳;d、不会游泳者,不要游到深水区,即使带着救生圈也不安全;e、游泳前要做适当的准备活动,以防抽筋;3、怎样抢救溺水者发现有人溺水-----大声呼喊救命,迅速赶到岸边-----若附近有救生圈、竹竿、木板,赶快抛给溺水者-----如溺水者离岸较远,如自己又不懂水性(不作无谓牺牲),继续呼唤他人------如自己熟悉水性,自信有能力救人,则马上下水救人-----游向溺水者身后,一只手托住溺水者腋下,使其头露出水面------用蹬腿仰泳姿势往岸边游-----上岸后若溺水者无心跳、呼吸,先把其腹中的水压出来------嘴对嘴人工呼吸------必要时打120求救。
三、防地震地震是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或因人为因素而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而形成的建筑物破坏、山崩、滑坡、泥石流、地裂、地陷、喷砂、冒水等地表的破坏和海啸。
因地震造成的次生灾害有火灾、水灾、煤气、有毒气体泄漏,细菌、放射物扩散、瘟疫等对生命财产造成的灾害。
1、地震的前兆:地震前,出现过大量类似异常现象,包括动物行为异常、地下水异常,还有地声、地光等物理现象,但对类似地震的前兆,80%的人并未警觉最明显的就是震前动物行为极为异常,出现烦躁、惊慌、不进食、不进圈(窝)、萎靡不振、神情傻呆等反常行为。
比如,大猫叼着小猫跑、冬天蛇出洞、牛羊不进圈、鸽子惊飞不回巢、鸡飞树上叫、蜜蜂群迁等等地震前,地下水也会出现极为明显的异常现象。
因为地下水埋藏于地层之中,地震前地球内部能量的变化会引起地下水位的上升、下降,造成井水翻花、冒泡、打漩、发浑、发响、变温、变味等现象。
最明显的是震前会出现蓝、白闪光及带状、柱状或球状光等地光现象。
另外,有些植物在震前也会表现出一些异常现象,比如成熟的南瓜会重新开花,果树提前发芽长叶等。
比如:牛、羊、马、猪在震前几小时至一天就会出现异常行为;老鼠在震前一至五天,甚至半个月;鸡在震前一至两天;狗在震前半小时至两天等等。
2、地震自救方法:A、如果在平房里,突然发生地震,要迅速钻到床下、桌下,同时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等地震间隙再尽快离开住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地震时如果房屋倒塌,应呆在床下或桌下千万不要移动,要等到地震停止再逃出室外或等待救援。
B、如果住在楼房中,发生了地震,不要试图跑出楼外,因为时间来不及。
最安全、最有效的办法是: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厕所、厨房等。
也可以躲在桌、柜等家具下面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并且注意保护好头部。
千万不要去阳台和窗下躲避。
C、如果正在上课时发生了地震,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能在教室内乱跑或争抢外出。
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同学可以尽快躲到课桌下,用书包护住头部;靠墙的同学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
D、如果已经离开房间,千万不要地震一停就立即回屋取东西。
因为第一次地震后,接着会发生余震,余震对人的威胁会更大。
E、如果在公共场所发生地震,不能惊慌乱跑。
可以随机应变躲到就近比较安全的地方,如桌柜下、舞台下、乐池里。
F、如果正在街上,绝对不能跑进建筑物中避险。
也不要在高楼下、广告牌下、狭窄的胡同、桥头等危险地方停留。
G、如果地震后被埋在建筑物中,应先设法清除压在腹部以上的物体;用毛巾、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要注意保存体力,设法找到食品和水,创造生存条件,等待救援。
四、火灾自救遭遇火灾,应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自救逃生,减少人身伤亡损失:l.一旦身受火灾危胁,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要冷静地确定自己所处位置,根据周围的烟、火光、温度等分析判断火势,不要盲目采取行动。
2.身处平房的,如果门的周围火势不大,应迅速离开火场。
反之,则必须另行选择出口脱身(如从窗口跳出),或者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水淋湿衣服、用温湿的棉被包住头部和上身等)以后再离开火场。
3.身处楼房的,发现火情不要盲目打开门窗,否则有可能引火入室。
4.身处楼房的,不要盲目乱跑、更不要跳楼逃生,这样会造成不应有的伤亡。
可以躲到居室里或者阳台上。
紧闭门窗,隔断火路,等待救援。
有条件的,可以不断向门窗上浇水降温,以延缓火势蔓延。
5.在失火的楼房内,逃生不可使用电梯,应通过防火通道走楼梯脱险。
因为失火后电梯竖井往往成为烟火的通道。
并且电梯随时可能发生故障。
6.因火势太猛,必须从楼房内逃生的,可以从二层处跳下,但要选择不坚硬的地面,同时应从楼上先扔下被褥等增加地面的缓冲,然后再顺窗滑下,要尽量缩小下落高度,做到双脚先落地。
7.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可以将绳索(也可用床单等撕开连接起来)一头系在窗框上,然后顺绳索滑落到地面。
8.逃生时。
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
9.如身上衣物着火,可以迅速脱掉衣物,或者就地滚动,以身体压灭火焰,还可以跳进附近的水池、小河中,将身上的火熄灭,总之要尽量减少身体烧伤面积,减轻烧伤程度。
10.火灾发生时,常会产生对人体有毒有害的气体,所以要预防烟毒,应尽量选择上风处停留或以湿的毛巾或口罩保护口、鼻及眼睛,避免有毒有害烟气侵害。
一、课余时间玩耍要注意安全课余时间主要是休息好,并做好上课的准备工作。
下课时,千万不要在走廊里推推攘攘,在校园里追追赶赶。
以免互相碰撞,造成伤害。
同学间不要做危险游戏。
做游戏可以起到增长知识、锻炼身体的作用。
但一些游戏非常危险,轻则伤人,重则危及生命。
哪些游戏不能做呢?首先,我们一条一条地来以下这些方面,在校园里面,我们的同学们都是怎么做的。
1)在走廊、楼道里追逐打闹。
校园是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需要一个相对比较“静”的学习环境。
走廊又比较狭窄,在走廊、楼道里追逐打闹容易撞倒,比如两位同学因为在教室里追逐打闹,而将另一位同学撞倒,那位同学跌倒的时候,如果额头正好撞在尖尖的课桌角上,就会头破血流。
当然,不是说我们不能在学校里玩耍了,在学习之余我们应该放松,只是游戏、玩耍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安全第一。
2) 集体上下楼时,不讲秩序、互相拥挤。
我们一直在强调:上下楼梯的时候要靠右行走,那么你做到了吗?我们有些同学可能会想:不就走楼梯嘛,我随便那边走会怎样。
别小看走楼梯,这可是发生过很多的悲剧。
3)有些同学在教室里把书本扔来扔去,把文具盒扔来扔去,你觉得这样做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吗?我们思考一下。
没扔到人还好,扔到了呢?砸到头上,就会血流满面,上医院缝针、打针、吃药,还要耽误学习。
4) 打扫卫生时用劳动工具打闹。
劳动工具指哪些?扫把、拖把、灰斗。
这些都是劳动工具,但是我们同学却把它们当成了武器打来打去,这样的场面你一定也不陌生吧。
你觉得这样做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吗?我们也可以思考一下。
希望大家做这些事之前都能想一想。
5) 攀高并从高处往下跳。
我们学校大家都喜欢去爬的地方就是单杠、双杠等,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一下课就爬到上面,等到上课了,不是顺着往下滑,就是往下跳。
那样其实也很危险,因为一不小心跌断了脚,那可不好受。
还有的隐患:我们有些同学喜欢从楼梯上跳下来;还有的同学喜欢从楼梯上滑下来……这些行为都是非常危险的。
在这里和大家讲讲上下楼梯时的注意事项:1、上下楼梯时应靠右有序行走,不要猛跑、拥挤、推搡、勾肩搭背,不在楼梯上随意停留,更不要堵在楼梯口。
2、上下楼梯时,同一台阶人数一般不要超过3人;楼梯上若人多时一定要扶栏杆上下;上下楼时不要将手放在兜里;不要在拥挤的楼道内弯腰拾东西、系鞋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