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钣金、喷塑(漆)检验标准

钣金、喷塑(漆)检验标准

钣金类件喷塑(漆)质量检验标准发行版本:NO发行日期:2016.10.1实施日期:2016.10.1归口管理部门:质管部·编制:审核:批准:钣 金 喷 塑 检 验 标 准目的为保证我公司产品中钣金件喷塑产品质量,减少图纸对通用要求的描述,规范验收过程中的检验操作,特制定本通用检验标准。

范围本标准适用我公司各类产品的钣金件检验验收,本标准侧重范围,规定了钣金件在质量形成过程中各个工序的检验要求和标准,主要从外观、尺寸控制、技术要求等作出具体检验要求。

其中标准参照国家有关标准与钣金行业标准制定而成。

一、外观判定检 验 标 准序号缺陷名称检验方法A 面B 面C 面检验工具控制 方法1点缺陷目测直径不得>0.4mm ,在直径100mm 范围内不能同时有2颗直径>0.4mm 的颗粒,同一表面总数不得超过3颗直径不得>0.5mm ,在直径100mm 范围内不能同时有3颗直径>1mm 的颗粒,同一表面总数不得超过2颗不查检验卡片全检2阴影目测距离500mm 不能看出距离700mm 不能看出不查检验卡片全检3桔纹目测距离500mm 不能看出允许轻微存在,但不影响外观不查检验卡片全检4露底材目测不允许不允许不明显检验卡片全检5鱼眼目测≤φ0.2mm ,且距离400mm 不能看出≥φ750mm ,且距离400mm 不能看出不查检验卡片全检6毛絮目测距离400mm 不能看出距离600mm ,时间3s 不能看出不查检验卡片全检7色差目测、色差检测样板1.色差检验:由承制方按照我方要求色卡号制作样板,经双方确认。

验收按样板,色差不得大于2度2.溶剂检验:酒精擦拭后不能有变色、掉色、无光泽等缺陷。

不查色差仪检测色差仪检测8毛刺目测不允许时间3S ,不能明显看出不查目测手感全检9亮斑目测不允许时间3S ,不能明显看出不查检验卡片全检10有感划伤目测、手感不允许不允许不查目测手感全检11无感划伤目测、手感W ≤0.1,L ≤2允许存在3条,间距>500mmW ≤0.1,L ≤2允许存在3条,间距>500mm不查目测手感全检12弯曲目测≤1000mm,允许±1mm ;>1000mm 允许±1.5mm 钢尺全检检 验 标 准序号缺陷名称检验方法A 面B 面C 面检验工具控制方法13针孔目测直径≤0.1mm 允许存在2个,间距>500mm ,0.1~0.2允许存在1个,直径>0.3不允许存在同一表面总数不得超过3个直径≤0.2mm 允许存在3个,0.2~0.4允许存在2个,0.4~0.5允许存在1个,且间距>500mm 。

在同一表面总数不得超过4个不查目测全检14流挂 目测 不允许不允许不影响装配目测全检15皱纹目测不允许允许轻微存在不查目测全检16污点目测时间3S ,不明显看出不明显不查目测全检17裂纹目测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目测全检二、尺寸判定钣金加工尺寸验收标准 1. 板厚一般公差尺寸范围δ<1.2δ=1.5δ=2δ≥2.5允许偏差±0.10mm±0.15mm±0.20mm±0.25mm~2. 料平面尺寸一般公差尺寸范围≥200200~500500~1000>1000允许偏差±0.15mm±0.30mm±0.50mm±1.2mm~2mm18缺口目测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目测全检19修补痕迹目测不允许时间3S ,不能明显看出不查目测全检20附着力目测满足2级要求十字划格仪N=121硬度测试目测以H 铅笔将笔芯前端切齐,铅笔与待测物呈45°推出,表面无划伤铅笔全检22漆层厚度测量0.3μm~0.5μm/2外径千分尺全检23涂层表面目测1.涂层表面不得有机械损伤、外力所致的划伤、刮伤、磨损等缺陷。

2.涂层表面光滑、平滑、表面不得有不干返沾(表面干实际未干透且表面有纹印、沾有织物绒毛现象)备注:1. 表中W=宽度;L=长度;N=数量;S=秒 2.表面等级的界定A 面--(关键面)使用时面对使用者的表面或装配后经常看到的面及客户一定注意或有要求的面。

B 面--(重要面)与A 面相邻的4个表面,或客户不能在外部光源下直接看到的表面或不经常看到以及无严格要求的面。

C 面--(一般面)使用时背对使用者的表面或一般看不到、只在装配过程中看到的面或在内侧面、客户无法看到的面。

3. 折弯角度一般公差折边尺寸范围≤10>10~25>25~63>63~160允许偏差±1°15′±1°±45′±30′4. 圆(长孔)孔径一般尺寸公差尺寸范围Φ2.5~φ6.5Φ6.5~φ12Φ12~20Φ20~φ100>φ100允许偏差+0.15mm+0.20mm+0.25mm+0.50mm+0.80mm5. 圆(长孔)孔中心距一般尺寸公差尺寸范围≤3030~120120~500500~1000允许偏差±0.15mm±0.20mm±0.25mm±0.50mm6. 周边毛刺≥10%t 时需打磨处理(t 为板厚)7. 折弯加工尺寸一般公差L1公差尺寸L2<300mm 300~1000mm >1000mm<1000mm <1.0mm ±0.3mm ±0.8mm ±1.0mm >1000mm>1.0mm±0.5mm±1.0mm±1.5mm8. Z 型折弯加工尺寸一般公差<30mm>30mm9. V 型折弯加工尺寸一般公差10. U 型折弯加工尺寸一般公差范围公差尺寸分类L1L2L1L2>500mm ±0.5mm ±1.0mm ±1.0mm ±2.0mm备注:L1表示由折弯外侧测量L2表示由折弯内侧测量<30mm>30mm范围尺寸分类公差尺寸分类L1L2L1L2>500mm ±0.5mm ±1.0mm<100mm300mm范围公差尺寸分类LHLH>500mm ±1.0mm ±0.5mm ±2.0mm ±1.0mm11. 折弯R角尺寸确定⑴. 除非设计规定要求,钣金内圆弧角一般随模具角大小。

⑵. 除非设计、图纸另有要求,钣金外圆弧角一般按料厚度大小自然形成。

钣 金 件 整 机 出 厂 通 用 检 验 标 准目的为保证我公司钣金件产品质量,减少图纸对通用要求的描述,完善整机出厂钣金质量控制、检验验收工作,特制定本通用检验标准。

范围本标准适用我公司各类产品的钣金结构件整机出厂通用检验,它是对那些在图纸以及技术要求等文件上未能详尽标列的或没有必要特别指出的基本性及常规性的技术要求进行的归纳和补充说明。

本标准应与技术文件上所标识的技术要求一起并列参照执行,其中标准参照国家有关标准与钣金行业标准制定而成。

检验、验收场地可在装配现场或产品出厂发货地,其结果应一致,且作为最终结果。

一、外形表面检验要求检 验 标 准序号缺陷名称 检验方法A 面B 面C 面检验工具控制 方法1点缺陷目测直径不得>0.4mm ,在直径100mm 范围内不能同时有2颗直径>0.4mm 的颗粒,同一表面总数不得超过3颗直径不得>0.5mm ,在直径100mm 范围内不能同时有3颗直径>1mm 的颗粒,同一表面总数不得超过2颗不查检验卡片全检2阴影目测距离500mm 不能看出距离700mm 不能看出不查检验卡片全检3桔纹目测距离500mm 不能看出允许轻微存在,但不影响外观不查检验卡片全检4露底材目测不允许不允许不明显检验卡片全检5鱼眼目测≤φ0.2mm,且距离400mm不能看出≥φ0.5mm,且距离400mm不能看出不查检验卡片全检6毛絮目测距离400mm不能看出距离600mm,时间3s不能看出不查检验卡片全检7色差目测、色差检测样板1.色差检验:由承制方按照我方要求色卡号制作样板,经双方确认。

验收按样板,色差不得大于2度2.溶剂检验:酒精擦拭后不能有变色、掉色、无光泽等缺陷。

不查色差仪检测色差仪检测8毛刺目测不允许时间3S,不能明显看出不查目测手感全检9亮斑目测不允许时间3S,不能明显看出不查检验卡片全检检验标准序号缺陷名称检验方法A面B面C面检验工具控制方法10有感划伤目测、手感不允许不允许不查目测手感全检11无感划伤目测、手感W≤0.1,L≤2允许存在3条,间距>500mmW≤0.1,L≤2允许存在3条,间距>500mm不查目测手感全检12弯曲目测≤1000mm,允许±1mm;>1000mm允许±1.5mm钢尺全检13针孔目测直径≤0.1mm允许存在2个,间距>500mm,φ0.1~φ0.2允许存在1个,直径>0.3不允许存在同一表面总数不得超过3个直径≤0.2mm允许存在3个,0.2~0.4允许存在2个,0.4~0.5允许存在1个,且间距>500mm。

在同一表面总数不得超过4个不查目测全检14流挂目测不允许不允许不影响装配目测全检15皱纹目测不允许允许轻微存在不查目测全检16污点目测时间3S,不明显看出不明显不查目测全检17裂纹目测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目测全检18缺口目测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目测全检19修补痕迹目测不允许时间3S,不能明显看出不查目测全检20附着力目测满足2级要求十字划格仪N=121硬度测试目测以H铅笔将笔芯前端切齐,铅笔与待测物呈45°推出,表面无划伤铅笔全检22漆层厚度测量0.3μm~0.5μm/2外径千分尺全检23涂层表面目测1.涂层表面不得有机械损伤、外力所致的划伤、刮伤、磨损等缺陷。

2.涂层表面光滑、平滑、表面不得有不干返沾(表面干实际未干透且表面有纹印、沾有织物绒毛现象)备注:1. 表中W=宽度;L=长度;N=数量;S=秒2.表面等级的界定A面--(关键面)使用时面对使用者的表面或装配后经常看到的面及客户一定注意或有要求的面。

B面--(重要面)与A面相邻的4个表面,或客户不能在外部光源下直接看到的表面或不经常看到以及无严格要求的面。

C面--(一般面)使用时背对使用者的表面或一般看不到、只在装配过程中看到的面或在内侧面、客户无法看到的面。

二、外形尺寸检验要求1. 装配总要求⑴.待装配的部件均应为合格件。

⑵.装配应保证实物与图纸一致。

所有的材料、零部件、标准件的更改代替都必须经设计批准。

⑶.带有铰链的门、掀盖(门)以及抽屉等,开启角度不小于设计要求范围内,闭合后与门磁吸附良好;开启灵活,在开启范围内不允许与相邻件产生磨擦与干涉,门之间不允许磨擦碰撞,无掉漆现象。

⑷.钣金外壳的护板、围板、顶盖、门板和面板装配后不允许有鼓胀、扭曲等现象,应结合紧密,相邻件之间缝隙均匀一致,约1.5米处正视比较相邻件无明显歪斜、相对错位差值小于1m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