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之行为分析

心理学之行为分析


行 ② 确定意图 具体如何操作? 动 的 ③ 明确行动内容 如何建立系统状态与用户解释之间的匹配关系? 七 ④ 执行 如何才能建立操作意图与操作行为之间的匹配关系? 个 ⑤ 感知外部世界情况 用户如何知道系统是否处于所期望的状态? 阶 ⑥ 解释外部世界情况 用户如何知道系统所处的状态? 段
⑦ 评估行动结果
思考案例:
本能的 行为的 反思的
有吸引力的 朴实无华的 有内涵的
忽视了产品的效用 使用乐趣流失 容易过时
情趣化于
意;不在乎外在,而在于内心的感受。
设计一个意境……
看得见的部分
产品 行为
看不见的部分 (用户的)
行为水平的设计 设计的挑战——理解终端用户未能得到满足的和未表达出来的需求,即 “发现需求”。 产品的特点——功能性、易懂性、可用性和物理感觉。 设计过程——重视原型制作和测试,而不能只是通过询问用户。 用户——讲究效用。
反思水平的设计 设计的本质——设计、创造一种全新“体验” ,个性化,能引起回忆。 产品的特点——注重信息、文化以及产品或者产品效用的意义。产品必须 通过解释才能被理解, 设计过程——把产品的目的由功能转变为情感。 用户——反思的快乐〉操作的困难。
如何分析一个完整的行为?——行动七阶段分析法 ——开台灯—— ① 确定目标 我需要光线亮一些
行 打开台灯开关 ② 确定意图 动 我需这样做:移动身体-伸手接触开关-用手指去按开关 的 ③ 明确行动内容 行动…… 七 ④ 执行 个 ⑤ 感知外部世界情况 感受一下打开开关后光线亮度的变化情况 阶 ⑥ 解释外部世界情况 有变化,操作正确了;没变化,为什么会这样? 段
——复杂问题简单化
——简单问题复杂化
简单 把产品做得容易使用 VS 把产品做得极具情感 生理需求 VS 心理需求 复杂 能耗低 VS 情感化
操作简单的产品,希望设计得复杂一些 VS 操作复杂的产品,希望设计得简单一些
以上基本问题,可用来检验产品设计是否达到“简单明了”
没有开关的灯

设计的三种水平 本能的 行为的 反思的
本能水平的设计 设计的基本原理——来自“人类本能”,“一见钟情”。 产品的特点——注重外形和形态、质感、重量等能够触摸的得到的属性。 设计过程——注重审美观、生活背景、风俗习惯。 用户—— “即刻”的情感效果。
⑦ 评估行动结果 打开开关后的光线亮度是否跟我期望的一致?
会客(中国): 例如: 按门铃——入门——换鞋——行李放置——坐下——聊天——茶水/饮料 ——果品零食——(抽烟)——参观——娱乐(游戏/影音)——离开
应用行动七阶段分析法提出设计中的问题 ——如何才能使用户做到轻松确定某一产品的功能?—— ① 确定目标 有哪些可能的操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