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文明建设

网络文明建设

网络文明建设
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不得不承认网络给我们带来那么多的方便,但是当我们从那些沉迷于网络的人身上,又不难看出网络的弊端。

江泽民同志指出:"互联网是开放的,信息庞杂多样,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

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的阵地。

国内外敌对势力正竭力利用它同我们党和政府争夺群众,争夺青年。

我们要研究其特点,采取有力的措施应对这种挑战,要主动出击,增强我们在网上的正面宣传和影响力。

"下面就从以下几点浅谈网络文明建设。

一、网络不文明行为
网民评出网络上的不文明行为:传播谣言、散布虚假信息;制作、传播网络病毒,“黑客”恶意攻击、骚扰;传播垃圾邮件;论坛、聊天室侮辱、谩骂;网络欺诈行为;网络色情聊天;窥探、传播他人隐私;盗用他人网络账号,假冒他人名义;强制广告、强制下载、强制注册;炒作色情、暴力、怪异等低俗内容。

中央文明办秘书组组长孔令一说:“互联网‘黄、假、坑、俗’等不道德现象大量出现,影响了网络的正常秩序,放大了网络的负面作用,网民对其深恶痛绝。

”对网络行为失范,他深表忧虑,“网络已成为青少年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网上不文明行为对青少年的责任感、义务感、道德感的养成构成了极大威胁。


二、青少年上网问题。

也就是据统计,2005年,中国网民达到9400万,18岁以下网民占18.8%说,我国上网的未成年人接近1800万。

在城市,目前小学生上网比例为25.8%,初中生为30%,高中生已经达到56%。

同时研究也表明,网络成瘾发病年龄介于
-40岁之间,其中网络成瘾的青少年网民高达10%-15%。

青少年是易患高发15岁
人群,在校学生中,因上网成瘾导致走上犯罪道路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青少年网络成瘾已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

6月24日《第一观察》节目播出的“网瘾少年”,针对目前存在的青少年上网成瘾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上网成瘾是目前在青少年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引起了学生家长的焦虑与不安,同时更引起了教育界人士的重视。

虽然电脑和网络已成为现代人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强大的网络功能为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但正是因为其功能的强大,而使网络暗含着很多的隐患。

虚拟的网络空间对于判断能力较差且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较强的青少年来说,也起到了一定的负面作用。

产生这种负面作用严重危害了正值学生时代的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和健康,很多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

因为沉迷于网络而放弃学业、离家出走、甚至是犯罪事件时有发生,两名中学生因通宵上网而在铁轨上熟睡被轧死,17岁的少年因网上的几句玩笑而话赶到百里之外的网吧行凶,几名中学生为上网而十几天彻夜不归,还有不少青少年因痴迷上网而荒废了学业……这一件件事例为当前的教育敲响了警钟。

网络开启了孩子们通往世界的窗口,但是网络却也让孩子们迷失了自己前行的方向,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

三、网络文明建设
“电脑不是洪水猛兽,这不是事实,也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

我们要告诉孩子,说到底,电脑是一种工具,是给我们用的,而不是玩的;学会用的人是聪明人,只会玩的人则是愚蠢的。

”——陶宏开
1、网络文明要突出内容建设,建设网络文明,要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

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的、科学的、文明的、健康的内容来占领网络阵地。

要使有思想、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压倒那些不健康的内容。

要增加网络科学、教育、文化的内容,利用网络手段,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弘扬主旋律。

政府网站要有所作为并作出应有的贡献。

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建设有吸引力、说服力、大面积覆盖率的主流网站,弘扬主旋律,占领、扩展和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网络阵地。

要鼓励支持和赞助国内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工作者、理论工作者、科学工作者、行政领导者,建立自己的网页,要以其社会知名度、广博的专业知识和卓越见解凝聚上网者的注意力。

2、要高度重视,加强管理和引导要加强对网络文明建设的管理和领导。

要全党重视、全社会重视,大力倡导网络文明。

建设网络文明,政府要加强管理,用强制性的法律措施来维护网络的安全、健康和文明。

同时,要通过积极的引导,培养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年网民文明上网,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不文明内容和行为的侵蚀,做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合格网民。

建议加强对网络文明建设的领导与协调,要党、政、共青团各个方面协调努力,多方参与,协调行动,多管齐下,密切配合。

只有把网络文明工程当成一项系统工程来办理,才能取得更好的收效。

所以,我们要从网络上的小问题出发,防止和杜绝青少年沉迷网络的现象,积极引导广大网民不上不良网页,自觉提高网民意识,建设良好的网络环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