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物理治疗室可预见不良事件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
物理治疗室可预见不良事件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
运动治疗室可预见不良事件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
疗法
不良事件
处理方法
预防措施
平衡
训练步行
能力
训练
跌倒摔伤
1、转移患者到安全体位;
2、作必要检查;
3、判断跌伤的部位和局部跌破及肿包情况,该部位能否活动等?
4、立刻上报科室负责人;
5、及时联系康复医生作相关处理;
6、疏散围观人群。
1、治疗前应完全了解并熟悉患者的平衡及步行能力情况及相关生物力学知识;
3、将自我锻炼的处方交予患者的责任护士或家属,并与他们进行沟通,督促及监查患者进行自我锻炼。
4、患者训练中、后有何不适应及时与主管治疗师沟通,了解是否为正常治疗反应,而判断是否继续训练。
理疗室可预见不良事件及预防措施
可预见不良事件
处理方法预防措施源自直流电发生化学烧伤1、停止治疗,局部涂烫伤软膏;
2、教会患者自我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1、了解长期不负重、骨关节损伤、老年人等常见发生骨折疏松的病种;
2、治疗之前了解患者的X光等影像资料;
3、治疗过程中应避免暴力或不恰当的用力方法。
常规治疗
致使患者颅内压增高,造成损伤或死亡
1、卧床休息,密切注意病人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的改变,由此判断病情的变化,以便进行及时的处理;
2、头部略抬高(15~30°),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
5、早期作必要的相关处理;
6、立刻上报科室负责人;
7、及时联系康复医生作相关处理。
1、存在高血压的患者,治疗前中后都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表现及血压的波动情况,严格按照《运动治疗室康复训练须知》决定是否安排治疗或继续治疗;
2、治疗过程中应避免憋气、高强度力量训练等情况,并教会患者如何放松和调整呼吸;
3、了解高位脊髓损伤的患者自主神经反射亢进下的血压升高的发生机制及紧急处理措施;
2、患者烦躁不安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或请患者家属进行安抚;
3、治疗师应对患者和治疗师本人施加保护、防范措施。
器械训练
操作不当或故障致使患者损伤
1、停止治疗;
2、作必要检查,以判断损伤程度;
3、立刻上报科室负责人;
4、及时联系康复医生作相关处理。
1、治疗人员应简单理解所用器械的原理及结构,并熟悉其正确的使用方法;
1、减少或停止受伤部位的局部活动或作局部固定;
2、止血,防血肿,伤后即刻冷敷、加压包扎、患肢抬高、适当制动;
3、立刻上报科室负责人;
4、及时联系康复医生作相关处理。
1、治疗前观阅患者X光、病历等影像学或临床资料,判断是否有骨不连,骨质疏松;熟悉患者各关节所能进行的活动范围;
2、在单个运动面上的运动,达到或停止于关节活动末端,并维持10秒钟左右,再逐步放松;
4、一旦发生自主神经反射亢进,应及时通知医生并尽快解除可能的反射发生的刺激因素。
转移训练
跌倒造成损伤、皮肤擦伤
1、转移患者到安全体位;
2、作必要检查;
3、判断跌伤的部位和局部跌破及肿包情况,该部位能否活动等?
4、立刻上报科室负责人;
5、及时联系康复医生作相关处理。
1、根据患者的功能情况,选择最合理的转移方法;
离开干扰场卧床休息、保持安静,注意保暖。
立即上报医生进行紧急对症处理。
1、高频电疗法、超声波疗法、磁疗法能产生强电磁场,能干扰生物信号传感器的功能,甚至损坏起搏器电路,应禁止治疗。
2、低、中频治疗时,埋藏起搏器的部位会受到震动,可能导致起搏器的感知功能异常,应尽量避免。
3、治疗中应密切观察患者,如出现头昏、晕倒等症状,应立即终止检查和治疗,并使患者离开干扰场至少10m,以免继续影响起搏器。
4、严格掌握适应症与禁忌症。
高频电疗法和热疗法发生烫伤
1、停止治疗,皮肤局部出现斑点潮红时,应立即涂烫伤油膏或冰敷治疗,24小时后照射紫外线;
2、教会患者自我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3、损伤严重者应及时联系康复医生和护士作相关处理;
4、及时上报科室负责人。
1、高频电缆不能直接搭在患者身上。
2、感觉障碍与血液循环障碍的部位治疗时,不应依靠患者的主诉来调节剂量。
5、立刻上报科室负责人;
1、加强宣教,提高患者安全意识;
2、禁止患者进行跳水、戏水、打闹等危险动作;
3、未经治疗师许可,不能潜水;
4、正确指导患者进行水中运动。
选择了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进行治疗,造成交叉感染
1、立刻上报科室负责人;
2、及时联系康复医生展开调查,确定感染人数,及时进行相关处理。
1、医生在开出水疗处方前,每位患者均必须进行相关体检,排除有传染性疾病,如乙肝、痢疾、肠炎、传染性皮肤病、红眼病、淋病、皮肤浅层的真菌感染包括足癣、灰指甲等;
3、避免过早负重;
4、不恰当的功能锻炼等;
5、避免在骨折邻近部位施加松动、被动牵伸等手法治疗,若不可避免要采用以上治疗技术,则应采取正确、有效的固定方法,防止杠杆作用力影响到骨折部位。
关节松动术、负重及步行等
导致骨折
1、及时停止治疗;
2、作必要检查,以判断损伤程度;
3、立刻上报科室负责人;
4、及时联系康复医生作相关处理。
2、转移训练过程中给予必要的保护措施;
3、未完全掌握正确的转移方法时,应给予一定程度的辅助;
4、教导家属转移患者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血管
舒缩
训练
患者头晕、脸色苍白、心跳加速、晕厥
1、立刻降低起立床,将患者移至床上取坐位;
2、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
3、去除诱因,如膀胱充盈、直肠刺激、便秘、感染、痉挛、结石、器械操作等;
2、平衡训练中应选择适合的体位、干扰因素(外力的大小、方向等);
3、确保患者安全的情况下进行练习;
4、在患者失去平衡时,治疗师应能够预判患者倒向方位,并及时作出保护;
5、步行训练(包括上下斜坡、楼梯)前检查步行场地(水泽、障碍物、行人等)及辅助器具;
6、给予患者所需的恰当的辅助器具,并教会患者正确使用方法。
4、严格掌握适应症与禁忌症。
患者治疗中癫痫发作
同运动治疗
同运动治疗
其他????
水疗室可预见不良事件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
可预见不良事件
处理方法
预防措施
患者在水中进行危险动作而导致损伤
1、转移患者到安全位置;
2、作必要检查;
3、判断跌伤的部位、性质、程度,有无出血、肿胀、骨折等情况;
4、必要时联系医生作相关处理。
离开干扰场卧床休息、保持安静,注意保暖。
立即上报医生进行紧急对症处理。
1、高频电疗法、超声波疗法、磁疗法能产生强电磁场,能干扰生物信号传感器的功能,甚至损坏起搏器电路,应禁止治疗。
2、低、中频治疗时,埋藏起搏器的部位会受到震动,可能导致起搏器的感知功能异常,应尽量避免。
3、治疗中应密切观察患者,如出现头昏、晕倒等症状,应立即终止检查和治疗,并使患者离开干扰场至少10m,以免继续影响起搏器。
1、治疗前观阅患者X光、病历等影像学或临床资料,判断是否有骨不连,骨质疏松;充分理解软组织的弹性、伸展性等特性以及主被动不足等特殊机制;
2、不同的组织或肌肉(如双关节肌)应用相对应的方法;
3、用力应持续、稳定,达到关节活动末端时应维持10秒钟左右,再逐步放松;
4、切忌暴力牵伸或弹性牵伸。
被动活动
致使患者损伤
2、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并做好相应宣教;
3、按照正常、规范流程操作;
4、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指导患者训练,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医学训练式治疗(MTT)
等速肌力检测与训练
平衡检测与训练
其他
常规治疗
血压增高,导致脑血管意外
1、停止治疗;
2、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
3、继续监测血压;
4、解除各种刺激因素,如尿潴留、焦虑、躁动、缺氧、疼痛等;
3、活动关节时应避免强硬对抗痉挛或反射性不自主运动;
4、肌肉迟缓或长期卧床患者,如无特殊功能要求,活动关节时应以达到正常人体关节活动的范围为准。
常规治疗
有攻击行为的患者,导致治疗人员或患者本身
1、停止治疗;
2、作必要检查,以判断损伤程度;
3、立刻上报科室负责人;
4、及时联系康复医生作相关处理。
1、尽量避免言语或外界因素刺激患者;
3、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缺氧引起脑水肿,颅内压增高;
4、注意及时处理促使颅内压进一步增高的一些因素,如呼吸道不通畅、尿潴留者、大便秘结等;
5、立刻上报科室负责人;
6、及时联系康复医生作相关处理。
1、治疗中应尽量避免头下脚上的体位,特别是在早期,更应注意以防止颅内压升高;
2、由于安置脑室-腹腔引流管的患者,应尽量避免扭转或按压患者引流侧头颈部;
3、损伤严重者应及时联系康复医生和护士作相关处理;
4、及时上报科室负责人。
1、必须按照规定操作,遵守注意事项;
2、一旦发现疼痛或烧灼感,应立即停止治疗,进行检查处理;
3、避免衬垫面积太小,电极板滑出而直接接触皮肤;
4、避免衬垫干湿不均匀;
5、避免绷带固定不好,衬垫与皮肤接触不良;
6、治疗前应告之治疗的正常感觉,注意事项和禁忌症,与患者充分沟通,如治疗过程中有局限性不适感\灼痛感等,应及时告诉工作人员。
7、经常检查并询问病人反应。
8、严格掌握适应症与禁忌症。
中频电灼伤
1、停止治疗,皮肤局部出现斑点潮红时,应立即涂烫伤油膏等药物,24小时后照射紫外线。
2、教会患者自我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3、损伤严重者应及时联系康复医生和护士作相关处理;
4、及时上报科室负责人。
1、治疗前应检查仪器能否正常工作,电极、导线插头等是否完好。
5、若患者诉有明显头晕或晕厥,应降低倾斜角度,并及时告知医生、护士;
6、近期内有体位性低血压症状的患者进行站立床训练时,必须有治疗人员或家属在旁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