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传统文化》第四章中国传统宗教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第四章中国传统宗教思想
对中国艺术的影响
影响广泛存在于音乐、绘画、 雕塑、建筑等方面,尤其对 寺塔艺术和佛窟艺术影响。 云冈、龙门、敦煌三大石窟 是中国石窟艺术的代表,成 为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艺术 宝藏。
对中国民风习俗的影响
因果报应、轮回转生、 修行成佛等一套说教。 这些说教对人们的心理 造成巨大冲击,并逐渐 形成庙神膜拜和超度亡 灵的信仰民俗。
中国传统文化
第四章 中国传统宗教思想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求法的 佛教
第一节
求仙的 道教
第二节
三教合流
第三节
2
中国传统文化
第四章 中国传统宗教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
第四章 中国传统宗教思想
玄奘(zhidao602年-664年),是唐朝 著名的“三藏法师”(对精通佛教圣 典中之经、律、论三藏者的尊称), 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
9
大乘佛教
乘是车子、运载的意思,大乘即大车子,小乘即小 车子。它们的喻义是搭乘佛法,离开苦难的此岸,到达 快乐的彼岸。之所以称为小乘,是因为小乘的小车子只 是用来运载自己(度自己)的,而大乘的车子不但运载 自己(度自己),而且还用来运载他人(度他人)。小 乘倾向自觉,只求自己觉悟而脱离生死,并无济度众生 的意思;大乘则在自觉之外还要觉他,要救度一切众生 而同登彼岸。大乘佛教认为,修行的过程必须是一方面 通过思辨、禅修获取无上的智慧;另一方面以利乐众生 的慈悲心,做种种助人、度人的善行。
31
道教方术,我们要一分为二地来看待, 其中的命、相、卜,显然属于唯心主义和迷信范畴, 但尽管如此,其中一些方法在心理学上还是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而如“山术”中的食疗、筑基、拳法等,“医术”中的方剂、针灸、等,
对强体健身、治疗疾病还是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32
道教的活动场所最初称为仙馆,后来取“观星望气”之意,改称为“观”。
36
图像中间为释迦牟尼,代表佛教;左侧为老 子,代表道教;右侧为孔子,代表儒教。三教共 存,一片融和。。
中华传统文化是和谐的文化,这种和谐在中国 的宗教文化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走进少林寺会看 到一座“三教合一碑”,此图从整体上看是一个和 尚的图像,正面看是释迦牟尼,左侧挽发髻的是道 教的代表老子,右侧头戴方巾者为儒教代表孔子。 三教共存一碑,一片圆融。这三个头像合在一起, 浑然一体,两手捧“九流混元图”,构成佛、儒、 道三教及“九流”的“混元三教九流图”。像中国 这样把本土宗教和外来宗教融合得如此之好的,恐 怕世界少有。中国的不少庙宇,把释迦牟尼、老子、 孔子同称为“三圣”,一起供奉。儒释道三教在中 国大地上共存共荣,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开放性 和包容性。
道教修炼的方法,主要分为外炼与内修,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外丹和内丹。
30
道教的“金丹”
外丹就是把一些矿物质如丹砂、雄黄、雌黄、 磁石之类放在炉鼎之中烧炼,经过若干化学反应, 据说可以炼成“金丹”。金丹又称“还丹”,只 要服用少量的“九转还丹”就能成仙.长生不死。 但是这些矿物质往往含有剧毒,许多迷信神仙的 人,日日夜夜炼金丹,服用后不但不能延年益寿, 反而中毒身死。所以古人说:“服食求神仙,多 为药所误。”古代许多皇帝因迷信神仙,结果服 丹而死。像唐太宗那样的开明君主,都因服所谓 的仙丹而中毒丧命,年仅51岁。
白云道观
武当山
北京的白云道观是道教全真派的三大祖庭之 一,号称道教“天下第一丛林”。
武当山高峰林立,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 作为道教名山,武当山上有大量的道教建筑,主要 包括太和宫、南岩宫、紫霄宫、遇真宫四座宫殿, 玉虚宫、五龙宫两座宫殿遗址,以及各类庵堂寺庙 等共200余处。
33
三、道教与中国文化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成佛。
12
中国传统文化
第四章 中国传统宗教思想
在佛教中,菩萨罗汉等好像是接受佛陀教育所得 到的不同“学位”:
佛法
佛所得之法,即缘起之道理及法界之真理, 慈悲、忍耐、结缘、信心、智慧等,都是佛法。 佛教把弘扬佛法叫做弘法。
14
佛经
佛经就是修行的标准。
佛教的经典很多,主要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大方广佛华严经》(简 称《华严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等。
35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第三节 三教合流
佛教和道教在中华大地上发展演变的 过程,也是与儒家及儒教既相抵牾又相融 合的过程,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也离不开 佛教与道教。自从汉朝以后在中华大地上 就开演了儒释道三教的“三国演义”,时 而佛教占上风,时而道教占上风,时而儒 教占上风。但在激烈的相互竞争和争夺中, 各教不断优势互补,相互融合,其结果是 形成了中华文化中特有的儒释道三教鼎立 和三教融合的统一。
10
隋唐时期,佛学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八宗: 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净土宗、密宗、律宗、三论宗和禅宗。 禅宗是最典型的中国佛教,也是中国佛教中流传最长、影响最大的
宗派。 唐代宗派佛教的出现,是佛教中国化成熟的标志。
11
二、佛、佛法、佛经和佛寺
佛教认为佛是对宇宙、人生彻底明了的智慧,是对过去世、现在世、 未来世无所不知的智慧。
34
阿炳与“二泉映月”
阿炳原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正一派道士。 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刻苦钻研道教音乐,精 益求精,并广泛吸取民间音乐的曲调,一生共创 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间乐曲。代表作品《二泉映 月》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 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 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 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它拓宽了二胡艺术 的表现力,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
道教继承和发展了古代的神仙思想,把“长生不死”、“肉体成仙”作为道教追求的最高目的。 道教是把神仙思想、道家学说、方士之术以及民间巫术综合起来,理论化、宗教化的产物。
道教认为人可以长生不死的观点,迎合了 封建统治者的愿望。
道教修行的最高理想是得道成仙,认为人 只要返本还源,与道合一,就能成为灵魂常在、 肉体永生的神仙。
少数民族地区影响
除藏传佛教和西南地区南 传小乘佛教外,还有许多 民间宗教,如萨满教、本 教、东巴教等在少数民族 地区有很大影响。
24
藏传佛教,又称藏语系
佛教,或俗称喇嘛教。
中国传统文化
第四章 中国传统宗教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 1.“格义”是指( ), 佛法是指( ),佛经
是指( )。
2.佛教八宗指的是(
17
佛教音乐
中国传统文化
第四章 中国传统宗教思想
五台山
佛
普陀山
教中国传统文化
山西五台山,传为文殊菩萨的道场。
浙江普陀山,传为观音菩萨的道场。
建
峨眉山
第四章 中国九传华统山宗教思想
筑
四川峨眉山,传为普贤菩萨的道场 。
安徽九华山,传为地藏菩萨的道场。
坐落在河西 走廊西端的敦煌。
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
5
一、佛教传播
两汉传入 经魏晋南北朝
隋唐盛行
中国佛教以大乘佛教在中国的辉煌实践 为标志,并与隋唐盛世交相辉映,使世界佛 教的中心转移到了中国,并进而传播、影响 到日本、韩国、越南、新加坡以及我国的西 藏等地,佛教至此成为世界性的宗教。
6
白马寺的由来
相传东汉时期的明帝,夜梦金人, 即梦到了佛,于是派人到天竺寻访佛法。 后来天竺僧人用白马驮着佛经来到洛阳, 随后就在洛阳城外修建白马寺,藏经译 经,这是中国最早正式建立的佛教寺院。 同一时期,在中国的新疆一带,也有佛 教从印度传入,从此开始了以佛教文化 交流为中心的中外文化大融合的时期。
第四章 中国传统宗教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
第四章 中国传统宗教思想
所谓“世界”、“大千世界”, 这些词汇与概念,都来自佛经, 来自佛陀和佛教高僧们的宇宙观。
中国传统文化
第四章 中国传统宗教思想
三、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某些地区的影响
佛教的个别流派在某些地 区的影响是极大的。其中 地区性影响较大的是蒙藏 地区的藏传佛教和西南地 区的南传小乘佛教。
27
一、中国的本土宗教
道家是我国春秋时期的一种 学术思想和学术派别,以《道德 经》的作者老子为代表。因其核 心范畴是“道”,故而称为道家。 道教的产生要晚得多,它是 一种宗教形态、宗教信仰。道教 既然是宗教,就必然具有一般宗 教的特征,如他们有自己信奉的 神,有自己的教义、教规,有自 己的宗教行为、宗教仪式和宗教 场所等。这些都是作为学术派别 的道家所没有的。
唐僧,也叫唐三藏,小名叫江流儿。《西游记》 中的人物,前世为如来二弟子金蝉子,修成正 果后被封为“旃檀功德佛”。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第一节
求法的佛教
佛教发源于印度,是最早的世界性宗 教。由距今三千多年前古印度的迦毗罗卫 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创 立,悉达多被人们尊称为“佛陀”。因为 悉达多属于释迦族,人们又尊称他为释迦 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佛教传入中 国后,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对中 国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厚的影响,成为富 有鲜明特色的重要宗教。
中国传统文化 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
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 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 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
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 第四章 中国传统宗教思想 艺术地。
距今一千多年前的敦煌稀世 国宝《三界九地之图》 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
中国传统文化 最完整的佛教三界九地图, 。
7
由于高僧令人崇敬的 出国求法、传法,才使得 佛教在中国扎下根来。由 于大规模的取经求法,也 导致了历时最久的大规模 的文化输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