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试卷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第九周周清试卷
一、基础。
(50分)
1.根据提示填空。
(24分,每空2分)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2)《山中杂诗》描写山峰环绕,竹木茂盛的句子是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3)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韦应物《滁州西涧》)
(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5)《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一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 , 何人不起故园情 .
(6)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根据拼音写汉字。
(14分,每空2分)
(1)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mǎ gé guǒ shī( 马革裹尸 )的战场。
(2)“jū gōng jìn cuì (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3)这个方面,情况就jiǒng hū bù tong( 迥乎不同 ),而且一反既往。
(4)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qièér bù shě( 锲而不舍)。
(5)女佣略一chóu chú( )后,走上前引起他的注意。
(6)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yì fèn tían yīng( 义愤填膺 )。
(7)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将他的灵魂锁闭在pán shí( 磐石 )一样密不透风的“耳聋”之中
3.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的感悟,仿写画线句子。
(4分)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___ 百川汇入大海,__ 是在告诉我们做人要有博大的胸怀。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C) (3分)
A.通过去年食盐抢购事件,使我们看到了我国国民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科普常识都有待提高。
B.中国撤离在利比亚的公民行动,表达了党和政府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外交为民”的理念。
C.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许多代表指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发展成本过高,已成为城市发展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D.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具有广泛的活动基础,每年有超过1000万名左右的青少年参加从基层学校到全国大赛的不同层次的活动。
5.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
A、随着晚会帏幕的拉开,那美轮美奂
....的歌舞,品味精良的相声小品,使晚会高潮迭起。
B、先生身材魁梧,道貌岸然
....,刚一见面,我便对他油然而生敬意。
C、这个企划案,是通过大家几天几夜,不眠不休,费尽心机
....制作出来的。
D、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似镜,真是巧夺天工
....。
6、名著导读(2分)
①世界上许多伟大人物小时候都经历过磨难。
苏联作家高尔基就是其中一位,他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三部曲分别是《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二、课内阅读-《音乐巨人贝多芬》(50分)
(一)选词填空(共15分,每个3分)
1、客人带着好像(B)又好像( C )的神情,默不作声地望着他。
(A、敬佩
B、敬畏
C、怜惜
D、怜悯)
2、贝多芬戴上眼镜,专注地(B )了一会儿……(A、注视 B、凝视 C、凝望
D、关注)
3、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B)不可逼视的光;(A沉重B凝重 C凝固 D 凝视)
4、虽然严肃,但脸上( D)出善良的微笑。
(A表现 B出现 C再现 D浮现)(二)理清文章线索和内容(16分,每个4分)
(1)《音乐巨人贝多芬》写的是客人拜访贝多芬的全过程,基本上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
(2)本文的主要事件有三件:A.“客人”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B.贝多芬和“客人”会面;C.贝多芬回忆他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
(三) 品读赏析(19分)
1.“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6分)
贝多芬把耳聋的自己比作是“倒落的火山”,“熔岩”指他的创作激情。
他的意思是说,正当他对音乐的理解更进一步。
创作欲望旺盛之时,遭到耳聋的打击,他不甘就此放弃他的音乐事业,“拼命”“巴望”表现他与不幸命运作斗争的决心。
2.“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6分)
贝多芬以他整个生命的热情从事音乐创作,音乐在贝多芬的笔下和心里,已经成为生命的象征,而乐队只能奏出有声的音符,却不能完美传达心灵的律动和生命的节奏,即贝多芬“心灵的音乐”。
3.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概括文中贝多芬的形象。
(5分)
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