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借代词语

常见借代词语

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桑梓[sāng zǐ],古代,人们喜欢在住宅周围栽植桑树和梓树,后来人们就用物代处所。

种植桑树为了养蚕,种植梓树为了点灯(梓树的种子外面白色的就是蜡烛的蜡,近代以前的人使用的蜡烛上的蜡都是靠梓树获得的)。

2、桃李:学生
桃李,就是教师百年“树人”所得的硕果,往往比喻老师辛勤栽培的学生。

桃李满天下就是说老师教育出来的优秀学生遍布全世界,赞美教师辛勤育人。

3、社稷、轩辕:国家
社稷[shè jì] ,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

社,土神;稷,谷神。

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轩辕[xuān yuán]传说中的古代帝王黄帝的名字。

传说姓公孙,居于轩辕之丘,故名曰轩辕。

后借指中华民族。

4、南冠:囚犯
南冠[nán guān] :楚国在南方,因此称楚冠为南冠。

本指被俘的楚国囚犯。

后泛称囚犯或战俘。

亦作“南冠囚”,“南冠君子”,“南冠客”,“南冠”。

5、同窗:同学
同窗,指在同一所学校里就读的人。

古代学习条件很艰苦,所以就把同学称做同窗,窗,有寒窗之含义,说同窗二字,也就显示出了说话者之间的亲密和尊重,比说同学要亲切许多。

6、烽烟:战争
烽火台报警之烟。

亦借指战争。

烽火戏诸侯。

7、巾帼:妇女
“巾帼”由来古时候的贵族妇女,常在举行祭祀大典时戴一种用丝织品或发丝制成的头饰,这种头巾式的头饰叫巾帼,其上还装缀着一些金珠玉翠制成的珍贵首饰。

巾帼的种类及颜色有多种,如用细长的马尾制作的叫“剪耄帼”;用黑中透红颜色制作的叫“绀缯帼”。

因巾帼这类物品是古代妇女的高贵装饰,人们便称女中豪杰为“巾帼英雄”,后人又把“巾帼”作为妇女的尊称。

8、丝竹:音乐
汉族传统民族弦乐器和竹制管乐器的统称。

亦泛指音乐。

《礼记·乐记》:“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

”《商君书·画策》:“是以人主处匡床之上,听丝竹之声,而天下治。

” 唐韦应物《金谷园歌》:“ 洛阳陌上人廻首,丝竹飘颻入青天。

” 明李贽《哭怀林》诗:“交情生死天来大,丝竹安能写此中!” 叶圣陶《倪焕之》十:“这时候,前街的锣鼓声和人声一阵阵地沸扬起来,中间碎乱地夹杂着丝竹的吹弹。

9、须眉:男子
古时男子以胡须眉毛稠秀为美,故以为男子的代称。

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

--曹雪芹《红楼梦》
10、婵娟、嫦娥:月亮
婵娟[chán juān] 是古代美女的代称,也用于形容月色明媚或指明月。

唐˙刘长卿˙湘妃诗:婵娟湘江月,千载空蛾眉。

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嫦娥,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人物。

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之一帝喾(天帝帝俊)的女儿、后羿之妻,其美貌非凡,本称姮娥,因西汉时为避汉文帝刘恒的忌讳而改称嫦娥,又作常娥。

也有称其姓纯狐,名嫄娥。

神话中因偷食大羿自西王母处所求得的不死药而奔月成仙,居住在月亮上面的广寒宫之中。

11、手足:兄弟
指兄弟。

亲如手足。

《易林·益之蒙》:“饮酒醉酣,跳起争鬭,手足纷拏,伯伤仲僵。

” 讲的是兄弟。

12、汗青:史册
古时在竹简上记事,先以火烤青竹,使水分如汗渗出,便于书写,避免虫蛀,故称汗青,也叫杀青。

汗青又借指史册。


文天祥《过零丁洋》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元鲜于必仁《寨儿令》曲:“ 汉子陵,晋陶渊明,二人到今香汗青。

” 清唐孙华《叶忠节公挽诗》:“芳名垂汗青,千载永不灭。


13、伉俪:夫妻
伉俪指的是夫妻。

古汉语和书信把自己和配偶谦称为“夫妇”。

伉俪则是对别的夫妻的称呼。

把对方及其配偶尊称为“贤伉俪”。

14、白丁、布衣:百姓
白丁原指平民百姓。

布衣,麻布衣服,借指平民。

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多穿布衣。

15、伛偻,黄发:老人
“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老人;“伛偻”,指老年人弯着腰走路,也泛指老人。

16、桑麻:农事
种桑种麻是农民的工作,用桑麻代表一切农事活动。

17、提携,垂髫:小孩
垂髫,古时汉族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因以“垂髫”指儿童。

语出: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8、三尺:法律剑
1、古时把法律条文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法律为“三尺法”,简称“三尺”。

2、指剑,剑约长三尺,故以“三尺”为剑的代称。

3.代指人自身。

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4、度量衡:3 尺= 1 米
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
19、膝下:父母
膝下,儿女幼时常在父母跟前,因此旧时表示有无儿女,常说“膝下怎样怎样。

给父母或祖父母写信时,也在开头的称呼下面加上“膝下”两字。

男儿膝下有黄金,是指男儿下跪就和黄金一样珍贵,所以不应随便向人下跪。

表示男儿应该有尊严,不应该卑躬屈膝。

这是一个男人骨气的象征。

20、华盖:运气
旧时迷信,以为人的命运中犯了华盖星,运气就不好。

所以古时把华盖比做运气。

华盖星在算命里意思是:聪明、悟性好、擅长学习偏门如:中医、周易、佛、道等等,并且容易学有所成,但是华盖同时也意味着孤独,如果华盖重的人一生多孤独。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函:函原指信的封套。

古代寄信用木匣子邮递,这种匣子叫函。

后来就称信件为函,如函件、来函、公函等。

便函即便信,公函即公文信件,函授即通过信件来往授课。

简:简在没有发明造纸术之前,我国曾用削成狭长的竹片作为书写材料,人们把这种竹片称为简。

用于写信的竹片便称为竹简。

书简即书信,小简即便信,叶圣陶写的关于语文教育的书信,发表时题目为《语文教育书简》笺:笺原是精美的小竹片,供人们题诗或作画用。

一般信纸也叫笺,后引申为书信的代称。

便笺即便信,锦笺、华笺即书信的美称。

鸿雁:典出自《汉书》:“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后来,鸿雁就成了信的代称。

古代传说鸿雁能传书,这个典故出自《汉书·苏武传》:“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所以,后来用鸿雁代称书信。

札:札在古代指书信,公私文书。

据《文选》“古诗十九首之十七”有这样的诗句:“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札原意为古代书写用的小木简。

现仍通用“信札”一词。

大札即重要的信,礼札即送礼的信。

《古诗十九首》诗句:“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22、庙堂:朝廷
庙堂:朝廷。

本义是太庙的明堂,是古代帝王祭祀、议事的地方,借以指代朝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