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电气系统继电保护第三章母线的继电保护
电气系统继电保护第三章母线的继电保护
图9.4 单母线电流差动保护原理
最简单的单母线固定连接的差动保护如图9.5所示。图中
母线M上有4条引出线,4条引出线上流过的电流分别为I1、I2、 I3和I4。各引出线上装有完全相同的电流互感器,这些电流互 感器同极性端连在一起,差动继电器中的电流为所有电流互感
器副方电流之和,电流互感器副方线圈中的电流分别为i1、i2、 i3和i4。
早期的电流差动保护装置,虽然其动作速度比较快,但 由于其动作电流要躲过母线外部故障的最大不平衡电流,灵 敏度往往较低。针对这一缺陷,人们研制出了带制动特性的 母线保护以及相位比较式母线保护,从而大大提高了母线保 护的灵敏度。
(2)防止电流互感器饱和的影响
在一些严重的母线外部故障情况下,电流互感器可能深度 饱和,其副方输出严重畸变,这是母线保护误动的重要原因之 一。如何有效地防止电流互感器饱和对母线保护的影响是母线 保护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
(2)电流差动原理
电流差动原理简单可靠,应用最广,但要采取措施解决 外部故障时的不平衡电流间题。目前在国内仍然是具有各种 制动特性的电流差动原理的保护应用最厂。对于单母线,其 原理接线参见图9-4。单母线电流差动按其保护范围又可分为 完全差动和不完全差动保护,所谓完全差动是所有接于母线 的回路,不论该回路刘端有无电源,都将其电流接入差动回 路形成差电流,因而这些回路本身(电流互感器以外)都不 在差动保护范围内。所谓不完全差动保护是只将对端有电源 回路的电流接入差回路,而只带负荷的回路的电流不接入差 回路,因而该负荷线路上的故障被认为是母线差动保护范围 内的故障。差动保护的定值应大于所有这种线路的最大负荷 电流之和,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差动保护才不会误动作。
4、母线保护主要研究的方向:
(l)提高保护动作速度和动作灵敏度
对于母线保护,提高保护的动作速度,不仅是被保护元 件本身的要求,而且是防止电流互感器饱和对母线保护的影 响以及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要求。从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的 角度来看,母线故障被切除的时间越短越好。超高压变电站 母线保护装置,其动作时间一般都要求在10ms之内。
(1)在110kV的双母线和220kV及以上的母线上,为保证 快速地有选择性地切除任一组(或段)母线上发生的故障, 而另一组(或段)无故障的母线仍能继续运行,应装设专用 的母线保护。对于一个半断路器接线的每组母线应装设两套 母线保护。
(2)110kV及以上的单母线,重要发电厂的35kV母线或高 压侧为 110kV及以上的重要降压变电站的35kV母线,按照系 统的要求必须快速切除母线上的故障时,应装设专用的母线 保护。
9.2 带制动特性的母线差动保护
带制动特性的母线差动保护将母线上引出线的电流(即 电流互感器的副方电流)按一定的方式组合成一制动电压, 以阻止继电保护动作,这种电流又以另外的方式组合成一差 动电压,以启动继电保护。继电保护的动作与否决定于制动 电压与差动电压之间的大小;如果差动电压大于制动电压, 则保护装置动作;如果差动电压小于制动电压,则保护装置 不动作,这就是这种差动保护的工作原理。
当利用供电元件的保护装置切除母线故障时,故障切除的 时间一般较长。此外,当双母线同时运行或母线为单母线分段 时,利用远处供电元件的保护装置不能保证有选择性地切除故 障母线段。
图9.2 利用变压器的过流保护切除母线故障
图9.3 利用供电线的保护切除母线故障
④母线的方向保护。利用相邻元件的保护装置保护母线, 除了上述几种方法外,还可以在所有连接于母线的回路上装设 一个指向母线外部故障的方向元件,当母线上发生故障时,这 些回路上的短路功率方向元件都是指向母线,这些方向元件都 不动作。反之,在母线外部短路时至少有一条回路上的功率方 向指向母线的外部,因而这条回路上的方向元件应该动作。应 用这个特征可以区分母线的内部和外部故障。当母线保护起动 后,所有这些方向元件都不动作,表示故障在母线上,则应将 所有断路器跳开。只要有一个方向元件动作,就不能跳闸。这 种保护方式动作速度可以很快,也容易实现,尤其是应用微机 保护时只要将所有方向元件的动作标志送到变电站后台机,由 后台机判断是否是母线故障,如果是母线故障,可立即通过网 络跳开所有断路器。这种保护的可靠性决定于所应用的方向元 件的性能。方向元件不能有电压死区,不应受系统振荡影响而 误动等。对于不对称短路应尽量采用负序方向兀件。对于三相 短路可采用各种故障分量的方向元件。
(3)增强母线保护适应母线运行方式变化的能力
为了提高供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灵活性,现在高电压输 电系统很少采用简单的单母线供电方式。 双母线、双母线分段、 旁路母线等的使用,一方面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但 同时又给母线差动保护提出了新的问题,这方面问题较多地涉 及差动保护的构成原理以及对不平衡电流产生原因的分析;另 一方面的问题则是要解决母线保护适应不同母线运行方式的能 力)这个问题从原理上讲比前一个问题简单些,但要较多涉及 母线保护方案的实现。
9.1.2 母线保护的分类
1、母线保护按其原理可分为以下几类
(1)用相邻回路保护实现的母线保护 对于35kV及以下电压的母线,一般说来,不采用专门的 母线保护,而利用供电元件的保护装置就可以把母线故障以 较小的延时切除。例如:
①如图9.1所示的发电厂采用单母线接线,此时母线上的 故障就可以利用发电机的过电流保护使发电机的断路器跳闸 予以切除。
图9.5 差动保护原理图
对于双母线,如果连接于母线的所有回路固定分配于 两个母线时,采用固定连接式母线差动保护。即各个母线 装设一套电流差动保护,作为选择跳闸元件,只反应本母 线的内部故障,称为小差动。另设一套差动保护反应两个 母线中任一母线上的故障,作为母线保护的起动元件,称 为大差动。当固定连接方式被破坏时,这种母线保护将失 去选择性,任一母线上故障时两个母线将被全部切除。这
3、设计母线保护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l)母线故障对电力系统稳定将造成严重威胁,必须以极快 的速度切除,同时为了防止电流互感器(TA)饱和使保护误动, 也要求保护在故障后几个毫秒内电流互感器饱和前就能反应。目 前已能作到在故障后3-5ms内动作的保护装置; (2)由于母线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极为重要,对其保护装置 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都要提出极高的要求; (3)母线保护联系的电路数目很多,比较的电气量很多,各 电路的工作状态不同(有电源或无电源,有负载或空载),各被 比较电气量的变化范围可能相差很大; (4)母线的运行方式变化较多,倒闸操作频繁,母线保护必 须能适应母线的各种运行方式,同时频繁的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 操作将对母线保护产生过电压和干扰,影响保护工作或使保护装 置损坏; (5)由于母线保护所连接的电路数目多,外部故障时,故障 电流倍数很大,超高压线接近电源,直流分量衰减的时间常数大, 因而电流互感器可能出现严重饱和现象母线保护必须要采取措施, 防止电流互感器饱和引起的误动作。
设母线上有几条引出线,其电流分别为I1、I2、……、IN, 常见几种制动特性的差动保护,其动作条件为:
n
I&i K Ii.max i0
i 1
(9.3)
n
n
I&i K
Ii i0
i 1
i 1
(9.4决定的差动保护的动作方程式可简写成:
Iout Iin K Iout Iin i0
图9.6 母联电流相位比较式保护原理
图9.7 系统接线
(4)电流相位比较式母线保护原理 与输电线的电流相位比较式保护相似,基于外部故障时, 故障回路电流与其他各回路电流之和的相位差接近180°,将 电流波形变成方波比相时,各电流波形之间基本上无间隙。而 在内部故障时各回路电流相位接近相同,各电流波形之间有很 大间隙(见图9.7、图9.8)。这种原理只比较各回路电流的相 位,与其幅值无关,因此基本上不受电流互感器饱和的影响。 但这种原理不适用于母线上故障而各回路电流相位差较大或有 电流流出的情况,例如3/2结线的母线。
正常运行和外部短路的情况如下,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理:
4
I&j I&1 I&2 I&3 I&4 0
j 1
(9.1)
由于电流互感器具有相同的变比,且同极性相连,假设
电流互感器工作在非饱和状态,则有:
4
I&j I&1 I&2 I&3 I&4 I&D 0
(9.2)
j 1
式中:I&D ——差动电流。
图9.8 电流相位比较式母线保护原理 (a)外部短路;(b)内部短路
2、按差动回路中的电阻大小分类
可分为低阻抗型、中阻抗型和高阻抗型母线差动保护。 传统的母线差动保护都是低阻抗型,即差回路的阻抗很小, 只有数欧姆。其优点是在内部故障、全部故障电流流经阻抗很 低的差动回路时,差动回路上的电压不会很大,不会增大电流 互感器的负担而使电流互感器饱和并产生很大的不平衡电流, 同时也不会对继电器造成过电压。但在外部故障全部故障电流 流过故障支路的电流互感器而使其饱和时,由于差动回路的阻 抗低,因而通过继电器的不平衡电流很大。为了使保护不误动, 保护定值应按躲过此不平衡电流整定,或采取制动措施,这使 保护的灵敏度降低,使接线复杂化。
为克服上述缺点,可在差动回路中串入一高阻抗,其值可 在数百欧姆以上,因而在外部故障使电流互感器饱和时,可减 小差动回路的不平衡电流,不需要制动。但在内部故障时,差 动回路可产生危险的过电压,必须用过电压保护回路减小此过 电压,以保证既能使继电器动作,又不会因过电压而损坏。这 就是高阻抗母差保护。
中阻抗式母线差动保护实际上是上述两种母线差动保护的 折中方案。差动回路接入一定的阻抗,约300Ω,采用特殊的制 动回路既能减小不平衡电流的影响,又不产生危险的过电压, 不需要专门的过电压保护回路。
是其最大的缺点。
(3)母联电流相位比较原理
分别比较两组母线的总故障电流与母联电流互感器中电流 的相位,相位接近一致的母线组为故障母线组,相位接近 180°的母线组为非故障母线组,参见图9.6。此原理用于长期 并列运行的双母线时比较有利。单母线运行时,母联开关断开, 此保护应退出。因为这种原理只比较电流的相位,与其幅值无 关,因此基本上不受电流互感器饱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