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202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总- 化学实验基础(原卷版)

2016-202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总- 化学实验基础(原卷版)

2016-202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总- 化学实验基础(原卷版)【2020年】1.(2020·新课标Ⅰ)下列气体去除杂质的方法中,不能实现目的的是2.(2020·新课标Ⅲ)喷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应用下列各组气体—溶液,能出现喷泉现象的是3.(2020·江苏卷)实验室以CaCO3为原料,制备CO2并获得CaCl2﹒6H2O晶体。

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制备CO2B. 收集CO2C. 滤去CaCO3D. 制得CaCl2﹒6H2O4.(2020·江苏卷)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2020·山东卷)实验室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 用冷水贮存白磷B. 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硫C. 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蒸发皿D. 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金属钾的燃烧6.(2020·山东卷)利用下列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甲装置制备并收集CO 2B. 用乙装置制备溴苯并验证有HBr 产生C. 用丙装置制备无水MgCl 2D. 用丁装置在铁上镀铜7.(2020·山东卷)实验室分离Fe 3+和Al 3+的流程如下:知Fe 3+在浓盐酸中生成黄色配离子【FeCl 4】,该配离子在乙醚(Et 2O ,沸点34.6℃)中生成缔合物+-24Et O H FeCl ﹒﹒[]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萃取振荡时,分液漏斗下口应倾斜向下B. 分液时,应先将下层液体由分液漏斗下口放出C. 分液后水相为无色,说明已达到分离目的D. 蒸馏时选用直形冷凝管8.(2020·山东卷)下列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9.(2020·天津卷)下列实验仪器或装置的选择正确的是.10.(2020·天津卷)检验下列物所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11.(2020·浙江卷)固液分离操作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B. C. D.12.(2020·浙江卷)下列有关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萃取Br2时,向盛有溴水的分液漏斗中加入CCl4,振荡、静置分层后,打开旋塞,先将水层放出B. 做焰色反应前,铂丝用稀盐酸清洗并灼烧至火焰呈无色C. 乙醇、苯等有机溶剂易被引燃,使用时须远离明火,用毕立即塞紧瓶塞D. 可用3AgNO溶液和稀3HNO区分NaCl、2NaNO和3NaNO【2019年】1.[2019·新课标Ⅰ]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C.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2.[2019·新课标Ⅱ] 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相匹配的是3.[2019·新课标Ⅲ]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 .B .C .D .5.[2019·浙江4月选考] 针对下列实验现象表述不正确...的是A.用同一针筒先后抽取80 mL氯气、20 mL水,振荡,气体完全溶解,溶液变为黄绿色B.在表面皿中加入少量胆矾,再加入3 mL浓硫酸,搅拌,固体由蓝色变白色C.向二氧化硫水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再滴加双氧水,产生白色沉淀D.将点燃后的镁条伸入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镁条剧烈燃烧,有白色、黑色固体生成6.[2019·江苏卷]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经水湿润的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B.将4.0 g NaOH固体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配制1.000 mol·L−1NaOH溶液C.用装置甲蒸干AlCl3溶液制无水AlCl3固体D.用装置乙除去实验室所制乙烯中的少量SO27.[2019·江苏卷] 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8.[2019·天津卷]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能达到目的的是9.[2019·北京卷] 探究草酸(H 2C 2O 4)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室温下,0.1 mol·L −1 H 2C 2O 4的pH=1.3)由上述实验所得草酸性质所对应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H 2C 2O 4有酸性,Ca(OH)2+ H 2C 2O 4==CaC 2O 4↓+2H 2OB .酸性:H 2C 2O 4> H 2CO 3,NaHCO 3+ H 2C 2O 4==NaHC 2O 4+CO 2↑+H 2O C .H 2C 2O 4具有还原性,24MnO −+5224C O −+16H +==2Mn 2++10CO 2↑+ 8H 2O D .H 2C 2O 4可发生酯化反应,HOOCCOOH+2C 2H 5OH 浓硫酸ΔC 2H 5OOCCOOC 2H 5+2H 2O 【2018年】1.(2018·全国卷Ⅰ)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A. AB. BC. CD. D2. (2018·全国卷II)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3.(2018·全国卷II)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4.(2018·全国卷Ⅲ)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A. 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时,加几滴CuSO4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B. 用标准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酚酞为指示剂C. 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Na+D. 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5. (2018·北京卷)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实验如下(烧杯内均为经过酸化的3%NaCl溶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对比②③,可以判定Zn保护了FeB. 对比①②,K3[Fe(CN)6]可能将Fe氧化C. 验证Zn保护Fe时不能用①的方法D. 将Zn换成Cu,用①的方法可判断Fe比Cu活泼6.(2018·天津卷)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7.(2018·江苏卷)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B. 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C. 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I−的Cl2D. 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I−后的Cl2尾气8.(2018·江苏卷)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2017年】1.【2017·新课标1卷】《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

”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A.蒸馏B.升华C.干馏D.萃取2.【2017·新课标2卷】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为无色透明3.【2017·新课标2卷】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4.【2017·新课标3卷】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5.【2017·北京卷】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A.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B.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②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C.由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D.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6.【2017·天津卷】以下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7.【2017江苏卷】下列制取SO2、验证其漂白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制取SO2B.验证漂白性C.收集SO2D.尾气处理8.【2017江苏卷】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9.【2017海南】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滴定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B. 容量瓶和滴定管使用前均需要检漏C. 蒸馏完毕时,先关闭冷凝水,再停止加热D. 分液时,下层溶液先从下口放出,上层溶液再从上口倒出 10.【2017海南】下列危险化学品标志中表示腐蚀品的是A.B. C. D.【2016年】1.【2016·北京卷】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 )2.【2016·北京卷】在一定条件下,甲苯可生成二甲苯混合物和苯。

有关物质的沸点、熔点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B .甲苯的沸点高于144 ℃C .用蒸馏的方法可将苯从反应所得产物中首先分离出来D .从二甲苯混合物中,用冷却结晶的方法可将对二甲苯分离出来 3.【2016·海南卷】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过滤操作中,漏斗的尖端应接触烧杯内壁B .从滴瓶中取用试剂时,滴管的尖嘴可以接触试管内壁C .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触锥形瓶内壁D .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导流用玻璃棒可以接触容量瓶内壁4.【2016·江苏卷】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室温5.【2016·上海卷】下列气体的制备和性质实验中,由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6.【2016·上海卷】实验室提纯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的过程如右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操作Ⅰ是过滤,将固体分离除去B .操作Ⅱ是加热浓缩。

趁热过滤,除去杂质氯化钠C .操作Ⅲ是过滤、洗涤,将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D .操作Ⅰ~Ⅲ总共需两次过滤7.【2016·四川卷】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8.【2016·天津卷】下列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9.【2016·新课标Ⅰ卷】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D.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 10.【2016·新课标Ⅲ卷】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11.【2016·新课标Ⅲ卷】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12.【2016·浙江卷】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钾、钠、镁等活泼金属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B.探究温度对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时,若先将两种溶液混合并计时,再用水浴加热至设定温度,则测得的反应速率偏高C.蒸馏完毕后,应先停止加热,待装置冷却后,停止通水,再拆卸蒸馏装置D.为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过程中向容量瓶内加蒸馏水至接近刻度线时,改用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