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营配贯通数据采录工作规范.

营配贯通数据采录工作规范.

二、数据采录分界点 .................................................................................................3... ( 一 ) 高压数据 ................................................................................................3... ( 二 ) 低压数据 ................................................................................................4...
六、数据更新工作规范 ...........................................................................................1..6. ( 一 ) 公用设备数据更新 ...............................................................................1..6 ( 二 ) 高压用户设备数据更新 .......................................................................1..7 ( 三 ) 低压用户设备数据更新 .......................................................................1..8
据采录和治理工作继续使用原有的城市坐标系, 新采购的地图数据需要做相应的
坐标转换,确保坐标系的统一性。
高程基准
高程数据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水准原点的起算高程为 72.260 米。
1
( 二 ) 空间精度要求
营销资源及部分低压电网设备数据空间精度要求 :
设备类型 服务网点
空间精度要求 最大误差为 3 米,且保证与周边相关参照物的相对地理位置正确。
三、存量数据梳理 .....................................................................................................5... ( 一 ) 存量数据治理范围 .................................................................................5.. ( 二 ) 存量数据治理内容 .................................................................................5.. 高压部分 ................................................................................................5... 低压部分 ................................................................................................7... ( 三 ) 存量数据治理模版导出 .........................................................................8.. ( 四 ) 线路拓扑关系核实 .................................................................................8..
4
计量箱
最大误差为 3 米,且保证与周边相关参照物的相对地理位置正确。
高压用户点
最大误差为 3 米,且保证与周边相关参照物的相对地理位置正确。
用户专线
用户架空线路采集精度最大误差为 参照物的相对地理位置正确; 用户电缆数据采集精度最大误差为
3 米,且保证架空线拐点与周边相关 0.3 米。
用户站房
最大误差为 1 米,且保证与周边相关参照物的相对地理位置正确。
五、差异化修改 .......................................................................................................1..5. ( 一 ) 线路确认 ..............................................................................................1..5. ( 二 ) 属性字段修改及补充 ...........................................................................1..6
充电桩
最大误差为 1.5 米,且保证与周边相关参照物的相对地理位置正确。
智 能 小区 / 智 最大误差为 3 米,且保证与周边相关参照物的相对地理位置正确。
能楼宇
分布式电源 低压杆塔
最大误差为 1.5 米,且保证与周边相关参照物的相对地理位置正确。 最大误差为 1.5 米,且保证与周边相关参照物的相对地理位置正确。
长半轴
a
=6378137m
扁率
f=1/298.257222101
地心引力常数
GM = 3.986004418×1014m3S-2
自转角速度
ω= 7.292l15 ×10-5rad /s
3. 其它参数见下表:
短半径 b(m) 极曲率半径 c (m) 第一偏心率 e 第一偏心率平方 e2
6356752.31414 6399593.62586 0.0818191910428 0.00669438002290
I
营配贯通数据采录工作规范
一、基础技术要求
( 一 ) 坐标系统要求
坐标系
各类空间数据成果采用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详细参数如下:
1. 地心坐标系:ITRF97参考框架,2000.0 历元,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China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2000 )
2.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的主要地球椭球参数数值如下:
第二偏心率
0.0820944381519
第二偏心率平方 2
0.00673949677548
1/4 子午圈的长度 Q(m) 椭球平均半径 R1(m) 纬度 45 度的正常重力值 γ45°(伽)
10001965.7293 6371008.77138 9.8061977695
注:按照国家安全要求,北京、上海等使用城市坐标系的单位,营配贯通数
8 位数字。
2
二、数据采录分界点
( 一 ) 高压数据
在营销系统界面实现高压用户的用电户号、 用户专变与电网 GIS 平台的电网 资产设备建立对应, 明确的电网资产设备作为集成分界点; 营销系统中公变以电 网 GIS 平台中公变为准,公变设备为集成分界点。
架空线用杆塔作为集成分界点;电缆根据电缆性质,公用线路用电缆、分支 箱等作为集成分界点, 专用线路用变电站、 环网柜或电缆分支箱等出线间隔作为 集成分界点。 多电源用户每路电源分别与对应的电网资产设备建立对应, 每路电 源均有各自的集成分界点。
营配贯通数据采录工作规范
二〇一四年三月
目录
一、基础技术要求 .....................................................................................................1... ( 一 ) 坐标系统要求 .........................................................................................1.. ( 二 ) 空间精度要求 .........................................................................................2.. ( 三 ) 数据单位与格式要求 .............................................................................2..
四、缺失数据采录 .....................................................................................................8... ( 一 ) 缺失数据采集范围 .................................................................................8.. ( 二 ) 数据现场采集内容 .................................................................................9.. 低压配网设备采录 .................................................................................9.. 高压用户 ..............................................................................................1..0. 营销资源 ..............................................................................................1..2. ( 三 ) 数据整理要求 .......................................................................................1..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