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食品公司产品可追溯性管理办法
食品公司产品可追溯性管理办法
3.2.3财务部依据质检部出据的厂检结果单,对判定不合格的产品进入不合格区域堆放,对厂检结果单判定合格的产品进入合格区域堆放,并挂“待判定”标识牌。
3.2.4财务部依据质检部出具的最终检验结果单,对判定“合格”的成品撤去“待判定”标识牌挂合格牌,对最终检验结果单判定“不合格的产品应立即隔离,根据不合格品管理程序作进一步处理。
3.2.5财务部保管在指定的区域内,对每批产品分批次在成品堆场或库房进行堆放,入库后24小时内对每批产品挂牌标识,标识内容包括生产日期、批次、数量产品名称,规格。
3.2.6财务部保管对包装材料成品堆场进行标识,以及标识的维护,当标识字迹剥落、损坏或不清楚时,保管员24小时内及时按原标识重新补上,保证现场标识牌清楚,牢固,持久。
3.1.15杀菌岗位操作工做好从产品进入杀菌器到灌装机的生产过程记录,每小时记录一次过程参数。
3.1.16灌装岗位操作工做好产品灌装的过程记录,并记录所用无菌袋的品牌、厂家,每小时记录一次过程参数,同时维护好灌装机的自动记录打印机,保证其正常工作。
3.1.17钢桶、无菌袋使用过程中,灌装岗位操作工逐个进行外观检查,检查不合格的另外堆放,并由车间做好标识做好相应记录。将不合格包装材料退回生产办保管。
3.1.4原料供应量如连续两天超过设备满负荷的15%时,原料部主任批准原料统计对合同内种植户打印<<启奥食品有限公司番茄原料采摘、初检、调运单>>,并作好记录。下发给各片区原料员,填写《原料员领取调运单记录》;原料员再下发到供方手中。
3.1.5合同植户按原料采摘、初检、调运单上的数量进行采摘、交售。
3.3.2包装材料、辅料进厂未经检3进厂后的包装材料、辅料由质检部检验员按包装材料质量标准对其进行抽样检验,依据包装材料质量标准做出合格与否的判定,填写包装材料检验单,交财务部。
3.3.4对于不合格的包装材料,由保管员负责分区摆放,挂上“不合格”标识牌。合格的包装材料做合格状态标识,并标注生产厂家、规格、进厂日期等。
2.2.4负责产品重金属、农残(根据客户要求或商检部门要求)的报检。
2.2.5负责发货前的查验。
2.3生产车间:
2.3.1负责原料进池与放料的管理并做记录,保证每车原料进车间的可追溯性。
2 .3.2从原料上机到成品入桶状态的过程记录,保证从原料上机到成品入桶各工序的可追溯性
2.3.3负责对成品进行逐桶贴唛标识,对生产过程中参数进行记录标识。
2.3.4负责产品按规定入库。
2.4财务部
2.4.1负责司磅员对拉运原料的农户进行合同身份的确定后,打印重磅和轻磅单据.
2.4.2保管负责对进厂包装材料、辅料、成品堆场的标识,对不同检验状态的产品分区摆放,以及所有标识的维护。
2.5生产部
2.5.1负责确定每批产品的规格、数量,加工工艺,保证加工工艺的可追溯性。
3.1.6车辆到厂后外围管理员对每车原料检查是否有交售卡和<<启奥食品有限公司公司番茄原料采摘、初检、调运单>>无二证的原料车辆拒绝排队。
3.1.7外围管理员对拉运原料的车辆进行卫生情况的检查记录,并填写<<原料外围工作检查记录表>>。
3.1.8拉运原料车辆进厂后,司磅员依据交售卡和<<启奥食品有限公司番茄原料采摘、初检、调运单>>进行重磅,打印《番茄收购重磅单》。
3.2.7外包装检验员抽样查验成品标识,并填写《成品外包装检验结果单》,发现问题当日回馈车间,车间当班整改完毕,检验员验证合格后可交班。
3.3包装材料与辅料的标识
3.3.1包装材料进厂后,当天财务部保管负责按指定区域堆放,通知质检部检验并将写有包装材料,辅料名称、规格等内容的产品标识牌挂在该批包装、辅料的显著位置进行标识,并做好记录。
3.1.9原料检验员对每车原料检验,依据原料收购标准进行等级及合格与否的判定,并进行标识。
3.1.10原料现场指挥将质检判定合格的每车原料进行依次进池并做记录,放料时根据进料顺序对每池原料依次放料并做记录。
3.1.11质检部根据批次管理办法确定产品的批次填写《批次通知单》,并在换班前30分钟将《批次通知单》交车间灌装工.
3.1.18车间司磅员根据产品的生产时间对每桶产品进行唯一标识(贴唛),依唛头显示时间与杀菌时间记录得出每批原料所生产的产品桶号。
3.2成品的标识
3.2.1质检员按要求对成品进行取样检验,并依据产品质量标准作合格与否的判定,填写记录,当发生不合格品时,同时填写<不合格处置单>。
3.2.2生产车间根据<不合格处置单>在<启奥食品有限公司成品磅码单日报表>上做状态标识。
3.1.12生产部工艺工程师在开机1小时前将《工艺指令通知单》下发车间和质检部,并保存《工艺指令通知单》,车间相关岗位依照执行。
3.1.13车间前处理岗位做好从原料进入车间开始经过加工去皮去籽到打入蒸发器的生产过程记录。每小时记录一次过程参数。
3.1.14浓缩岗位操作工做好从西红柿汁进入蒸发器到产品浓度达到要求的生产过程记录,每小时记录一次过程参数。
.产品可追溯性管理办法
1目的:实现产品质量形成过程的可追溯性,保证一旦产品出现问题可立即追溯产品不合格的原因
2职责:
2.1原料部:
2.1.1原料部对原料区域或临近地区的土壤及原料的农残、重金属,辐射性物质等有害化学物残留进行普查,以确定安全区域种植原料。
2.1.2对原料生长全过程中的农药、化肥使用方法、种类、剂量使用次数,末次使用时间严格控制普查记录。
2.5.42生产部依据销售部的发货单组织发货。
3工作程序:
3.1生产过程的标识
3.1.1原料部对提供原料的种植区进行检测,合格区域确定为合格供方签订合同。
3.1.2原料部原料员对种植户进行培训和检查,并作好记录。
3.1.3原料成熟后,原料部对于按要求种植管理的合格种植户发放《交售卡》,并填写《交售卡发放记录表》。
2.1.3对安全区域按要求种植的农户发放交售卡,《启奥食品有限公司番茄原料采摘、初检、调运单》。
2.1.4原料外围管理员对进入的原料车辆验证有无交售卡及原料采摘、初检、调运单,对证件不全者不预排队,拒收,将隐患排除在厂外。
2.2质检部
2.2.1负责入厂原料的判定与标识。
生产批次的确定。
2.2.3按规定对产品进行检验,做出判定并做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