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工程质量管理

浅谈工程质量管理


2、编制质量控制分解图 制定项目施工的质量目标。依据质量管理 的总方针分解质量控制目标,按照施工进 度计划和分项工程确定不同阶段和不同部 位,规划各阶段的质量控制计划。质量目 标既要明确,又要具体。
3、落实施工准备情况 检查工程施工机械设备是否能够正常投入 运行,施工队伍各工种的质量教育和质量 责任制度是否落实,分包施工队伍的技术 质量考核是否能够满足工程质量的要求。
①技术复核 重点应放在定位、引测标高、轴线、各层标 高、成品、半成品的选用等方面。
②隐蔽工程验收 是监控的主要手段,凡属隐蔽项目,必须进行全 数监控,如地基验槽、桩基、钢筋、地下混凝土、 地下砖墙、防水层、保温层、暗埋、管线、电缆、 下水道等。隐蔽工程验收应按有关规程进行。

③材料试验 对钢材、水泥、防水材料,除应检查出厂合 格证外,尚须按规定抽样检验。
2、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管理
a、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的作用与目的 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控是现场质量管理的重 要环节,有力的质量监控能使工程质量做 到防患于未然,能控制工程质量达到预期 的目标,有利于促进工程质量不断提高, 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
b、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的范围及重点 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监控的范围较广,从设 计图纸、原材料到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每 一个环节都不能被忽视,熟悉和掌握监控 的范围及重点,有利于事前采取措施,使 质量处于预控状态,在一般情况下质量监 控的范围及重点为:
1、三检制度 自检:每道工序完成后,工长组织作业层进行自 检,按照质量标准对实物质量进行观感和实测检 查,并填写自检记录,符合要求后送专职质量检 查员进行复核。 互检:工长组织同工种几个外施工班组之间进 行互相观摩评比,工种之间进行交接检查。 专职检:专职质量检查员负责严格按照有关标 准对自检记录进行复核,确定实物质量确实达到 要求后方可报监理及房产公司进行最后检验。
2、样板制 要贯彻以样板引路的方针,对主要分项工 程先做样板,在各施工单位样板制度完成 的基础上,质量部门再组织有关部门评选 出现场施工样板,所有施工单位都按照确 定的样板进行施工。
3、挂牌制 明确质量责任区并在该区域明显位置挂牌, 牌上标明质量责任区范围、负责人。操作 者在墙或柱子上挂牌,牌上标明工种、操 作者姓名,已自检合格的标明“合格”字 样。
施工过程质量管理中,样板管理、施工过 程质量监控管理、质量验评管理是现场质 量管理的重要环节。
1、样板管理 样板是一种标准楷模,建筑工程的样板在 施工中能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样板要体 现设计要求,达到指定的质量等级,把抽 象的设计要求和繁复的质量标准、规范、 规程等具体化、实物化,使全体施工人员, 尤其是操作工人看得见、摸得着,便于对 照。因而,推行样板管理是保证和促进工 程质量不断提高的有力措施,是现场质量 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②对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监控是质量监控的关 键环节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 因而要对它进行监控。不仅要检查进场实物,还 要检查质保书,看它的型号、规格、性能等是否 符合设计要求,对钢材、水泥、防水材料等还要 根据规定做复试。对易碎、易潮、易变形、易污 染的物品,在运输、堆放、安装过程等环节亦要 进行监控。
有些分项工程虽然已经完成,但离整体交工尚有 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对产品若不注意保护, 则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还 应实行监控,直到交工为此,如铝合金门窗、外 墙涂料、进户门等等,这些属于分项完成后的监 控。 质量监控的方法与手段,为使工程质量处于受控 状态,达到监控目的。在实践中应做好下列几项 工作:
浅谈工程质量管理
一个优质的工程,一般来说 它是通过施工前期和施工过程的 质量管理来实现的。如何搞好工 程质量,谈谈个人粗浅的想法。
一、施工前的质量管理
1、认真做好工程地质勘察设计文件的核查 工作。 做好施工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编制好施 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编制施工工艺流 程图,确定工艺过程质量控制程序和重点 控制部位,周密安排施工进度计划,在确 保工程质量的条件下缩短工期,降低工程 成本。
⑦设置质量管理点 质量管理点可用于多种环节,如推广新 技术、质量难点、薄弱环节,要求达到高质 量的分项等等,在质量控制的关键部位、薄 弱环节上设置质量管理点,采取事前控制, 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时看来是个 薄弱环节,但由于事前采取了措施,设置了 质量管理点,问题就迎刃而解,因此,设置 质量管理点是质量监控的一个有力手段。
b、抓住分项评定是做好单位工程质量评定 的关键 分项工程质量评定是分部工程质量评定的基 础,而分部工程质量评定又是单位工程质量 评定的基础,所以分项质量不能认为他是个 局部,不碍大局,应该看到他能牵动全局, 所以分项工程的质量评定是做好单位工程质 量评定的关键。
样板管理是一项细致的工作,需要做好以 下五项工作: a、体现设计意图。满足设计要求是做好样 板的前提。
b、选用合格的材料。合格的建材是“样板” 质量的根本保证,“样板”选用的材料,不 仅要材性合格,而且还要注意规格、色泽及 形体完整洁净等要求,尤其是装饰材料。
c、选择合适的技术工人施工,这是样板成 败的关键。在一般情况下选用技术水平中 上的技术工人操作,这样容易把样板做好, 在面上推广时也容易做到。若用一般技术 工人操作,做出的“样板”水平低,无推 广价值;但是用技术水平上等的技术工人, 虽能做出高水平的样板,但在面上推广困 难,无现实意义。
d、在施工前向操作者进行技术、质量 交底。样板施工前向操作者进行详细的技 术、质量交底,是做好样板的重要环节, 其内容包括样板的名称、部位、使用的材 料、技术、质量标准、操作要领等,务必 使操作者做到情况明,要求清。
e、组织质量专检人员评定质量等级。“样 板”施工完毕后,必须及时组织有关人员 对“样板”质量进行评定及鉴定,样板一 经鉴定通过,就应指导面上施工。

c、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的方法与手段 质量监控对施工现场来说一般有事前监控、施工 中监控和分项完成的监控。如对设计图纸、原材 料、半成品、成品等的监控,应在有关分项施工 前进行,这样能更好地实现事先控制。 对于在施工中容易产生的质量问题,则应重点加 强过程中的监控,做到随时发现随时纠正,真正
做到把质量问题消灭在施工过程中。

④关键部位、薄弱环节是质量监控的重点 单位工程的关键部位与薄弱环节是根据工程对象和队 伍素质决定的,如框架结构中的梁、柱是关键部位,在装 修工程中,外墙保温、铝合金门窗、外墙涂料,或内墙粉 刷等都可作为关键部位。薄弱环节有二种含义,一是新技 术、新工艺,因是第一次施工,质量无把握,因此要重点 控制;二是易发生问题的部位,如轴线位移、钢筋位移、 梁柱不归中、混凝土施工缝位置不正且有灰碴、砌体灰缝 不饱满,以及渗、漏、沙、壳、堵等质量通病。对关键部 位、薄弱环节的重点控制,只要方法对头、措施得力,往 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④抽检 随机检查,它灵活,不受时间条件限制,容 易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早,整改方便,抽检 频率也不受限制,是监控的一个有力手段。
⑤试水、通球检验 此项检验直接关系到使用功能,必须认真按 规程操作严格把关。
⑥班组自检 班组自检是保证质量的根本,只有每个操作 者在操作过程中认真自检,认真把关,质量 才算有了扎实基础,因此要牢牢抓住,不应 忽视。
7、质量奖惩制 要制定了质量奖惩办法,奖罚与质量评比 挂钩,与一次验收合格率挂钩,与样板评 选结果挂钩,同时也与严重质量问题和质 量事故挂钩,奖罚并举。
8、质量事故处理制 坚持执行质量事故处理三不放过的原则。 即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 其他员工没受到教育不放过,无防范措施 不放过。
三、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
①学习及会审设计图纸是质量监控的首要环节 图纸是施工的主要依据,因此,在施工前必须认 真阅读,了解设计意图,因为一个不符合设计的 产品是没有什么质量可言的。然而,我们按图施 工是建立在学习与会审的基础上,要把学习与会 审结合起来。会审不是简单地审查图纸差错,还 要考虑是否有利于施工。有些情况下,虽然设计 是符合规范的,但由于施工较困难,为保证施工 质量,需对设计进行适当的优化,以保证工程质 量符合规范的要求。
4、试验与检验准备 计量检测设备和器具是否就位,能否完成 检测工作需要,人员素质能否进入稳定的 工作状态。
5、材料供应准备 施工所需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订货、采 购、供应是否能够满足设计质量要求,采 购供应质量责任制是否落实,材料设备供 应质保体系是否建立和完善。
二、建立有效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③抓分部、分项工程按规定规程施工是质量监控 的主要环节 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是单位工程质量的基础,因 而质量监控工作应把它作为主要环节来抓。 在按图施工和使用合格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 的前提下,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抓规范、规程、规 定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按工序进行控制,出现问 题应立即纠正,把事故苗子消灭在施工过程中。 监控应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交工前的产品保护, 也是一项不容忽视的监控目标。
4、三工序管理制 本工序工种要检查上道工序的质量情况: 做好本工序的工作,为下道工序创造条件。
5、技术交底制 按照各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部规定的技术交底程序进行层 层技术交底,强调施工员对班组的技术交 底应包括操作方法、技术要求、质量标准 等内容。交底要有可操作性,有文字记录 和双方签字。
6、质量例会 每周召开,由各项目经理、总工、质量负 责人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分析本周施 工质量情况,找出质量问题,分析出现问 题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研究改进措施。

3、质量验评管理
a、检查要细、面要广是正确评定质量的基础 在质量评定中检查要细致,覆盖面要广,这是作出正 确评定的基础。“细”就是要逐项对照检查,不能抓一头 丢一头,或是走马观花,不求深入;“面要广”就是不能 见一当十,检查覆盖面要大。在班组操作时必须全数检查, 质量部门检查时抽查面要大,不应低于评定办法的规定, 否则评定的结果会缺乏代表性。例如在检查室内抹灰时, 只查大间不查小间,只看大间阴阳角,不看小间管道后面 阴阳角是否顺直;只查墙面平整,不查空鼓等是不细的表 现;在多单元房屋检查时,在一个单元的少数楼层检查几 间内抹灰后就对整个工程的内墙抹灰评定质量等级,这样 显然检查面不广,评定的质量等级就依据不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