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_浣溪沙_赏析
丨 丨
闲 愁 最 苦 。
辛 弃 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生活环境博大高华,充满 富贵气象,有着只是淡淡 的富贵闲愁。 • 晏词一贯有富贵天成的气 象。
创作风格
晏殊一生富贵,自然无愁苦之词,但他也并非全 无悲戚,不过他所悲所戚的是人生中共有的“无 可奈何”的共悲,而非个人为某事的小悲小痛。 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 婉丽,清新淡雅,温润秀洁。其词的情感基调是 雍容和缓,淡淡的忧愁中时而透露出自我解脱的 气度。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 红片落庭莎。曲栏干影 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 疏雨滴圆荷。
酒醒人散得愁多
• 以情语作结,总束全词,兴 起感情波澜,极有跌宕之致。 • 点明全词忧愁的缘由 • 富贵者感叹时光易逝,盛宴 不再,美景难留的淡淡闲愁
此词表现了作者优越闲 适的生活,却又流露出 索寞怅惘的心绪。结句 抒发的亦是富贵闲愁。 前人评晏殊词圆融平静, 多富贵气象。晏殊自云: “余每吟咏富贵,不言 金玉锦绣,而悦其气 象。”
小 阁 重 帘 有 燕 过
• 交代出地点与时令 • 有破空而来之气势 • “有燕过”起着沟通帘里帘外 的作用,承接下文 • “过”字用得特别精妙:轻灵 有生气
晚 花 红 片 落 庭 莎
晚:傍晚;晚春。 有李清照:“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中 “绿肥红瘦”的哀婉之情。
曲 栏 干 影 入 凉 波
晏殊一生中,没有太高的政治建 树,他不忌贤妒能,重视奖掖后 进的品德却让后人一直歌颂和赞 赏,范仲淹、欧阳修、富弼、韩 琦后皆出其门下。
晏殊画像(手绘本)
晏殊著有《珠玉词》。其代表作为《浣溪 沙》、《蝶恋花》、《踏莎行》、《破阵 子》、《鹊踏枝》等。
浣溪沙
晏殊
浣溪沙
晏殊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 红片落庭莎。曲栏干影 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 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 得愁多。
后世评价
• 文章赡丽,应用不穷。尤工诗,闲雅有情思。— ——《宋史》 • 晏元献公长短句,风流蕴藉,一时莫及,而温润 秀洁,亦无其比。———王灼 • 晏同叔去五代未远,馨烈所扇,得之最先。故左 宫右徵,和婉而明丽,为北宋倚声家初祖。 — ——冯煦 • 晏元献公虽起田里,而文章富贵,出于天然。— ——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五
晏词善于捕捉对自然景物敏锐而纤细的感受。 不少作品写得风流蕴藉、温润秀洁、 含蓄典雅、闲雅平和,富有情韵和意境。 同时语言清丽,声调和谐。他摒弃了《花间 词》的浓艳纤佻,又吸取了《阳春集》的清 丽蕴藉,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晏殊词擅 长脱于鄙俗而写出气象,特别是善于以淡雅 之笔写富贵之态,以清新之笔写男女之情, 显得神清气远、蕴藉雅健。表现手法含蓄, 用词造句工稳,语言婉丽,意境优美高雅, 风格蕴藉绮靡,颇受南唐冯延已的影响。
谢 谢 大 家 。
全 文 完 ,
• 曲:栏杆曲曲折折,也喻意主 人公心境复杂。 • 凉:池水冰凉,也指主人公心 境凄凉。 • 从视觉着手,意象丰富,描绘 了一幅晚春庭院落花流水图。
一霎好风生翠幕, 几回疏雨滴圆荷。
• • • • •
从听觉的角度 对仗工整 “好风”:乐景写哀情 “生”:化抽象为形象 “疏雨滴圆荷”:主人公 内心孤独之极
晏殊 《浣溪沙》 ——赏析
纵观词人
人物简介 作品速览 词作赏析 创作风格 后世评价
人物简介
晏殊(991-1055),字同叔,北宋词人。抚州 临川人(今属江西抚州)。著名婉约派词人。自 幼聪慧过人,7岁能文,14岁以神童入试,赐进 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迁太常寺奉礼郎、光 禄寺丞、尚书户部员外郎、太子舍人、翰林学士、 左庶子,仁宗即位迁右谏议大夫兼侍读学士加给 事中,进礼部侍郎,拜枢密使、参加政事加尚书 左丞,庆历中拜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 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 书,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