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药物
制药0901班 陈占蛟 0120920400111
高分子药物
利用高分子化合物自身的结构和性能与机 体组织作用,从而克服机体功能障碍达到 促进人体康复的一类药物。
一、合成聚合物型药物
与天然高分子药物相似,考整个高 分子链结构发挥药效作用,而单独 的结构单元几乎不具备药物的功效。
2.聚电解质类和苯乙烯类
高分子前药的运转模型及作用机制
大和及内吞
细胞表面受体依细胞种类不同而各异,因 此可利用不同的细胞表面受体将大分子偶 联药物靶向于不同的细胞
药物自大分子载体释放
大分子接触细胞膜,内陷并被其捕获内吞入细 胞,形成一个与细胞膜结合的囊泡,囊泡再经 一系列的融合过程即转变为内涵体,并最终转 移入溶酶体。
二、高分子前药
高分子前药模型是1975年由Ringsdorf首次 提出,该模型包括四个部分组成,即生 物活性分子,大分子载体,寻靶器和间 隔臂。
生物活性大分子 高分子挂接物特点: 低水溶性; 在多种生理pH下不稳定; 高系统毒性; 低细胞摄入能力
大分子载体
适合制备聚合物前药的大分子:
1.按来源不同,可分为天然及合成高分子载 体。 2.按化学本质不同,有聚醚类、多糖类、聚 氨基酸类等。 3.按骨架的稳定性分为稳定型和生物可降解 型。
寻靶器
在生物大分子链上共价连接特殊的寻靶器,即 与靶器官、组织或细胞定向识别与结合,或在 靶位点处聚合物与药物间的共价连接键可特异 性裂解的配体
间隔臂
大分子前药构建时,药物分子与载体间可通 过直接的易反应的化学键合偶联,也可在聚 合物载体与药物分子之间引入适当的间隔臂。 功能: 1、提高反应活性,使活性基团暴露更加明 显; 2、在治疗靶部位所含有的特定的酶催化作 用下或在特殊的生理环境中自大分子载体链 解下,释放出活性分子
早期利用某些离子交换树脂固有的特性作为 药物,例如以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制 酸剂,来中胃液中的盐酸,治疗胃炎、胃溃 疡,或者以羧酸型的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作为低钾血症病人补充钾盐的载体。
以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某些药物,当经 过胃或肠时药物被身体吸收,这样药 物的持续效力会增强。 这种情况下离子交换树脂仅起着药物 载体的作用。
酶催化释放
利用血浆中没有但溶酶体中特有的酶,设计并 引入特定的底物短肽作为间隔臂,课特异的使 挂接药物在溶酶体内解下,而在血浆转运过程 中大分子载体药物系统不被破坏。
pH介导释放
基于固有的pH梯度,诱导对酸敏感的连接链 的断裂,具有比基于酶催化更简单的反应动 力学且合成更为简单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