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具有典型“附丽病”表现的是A.RAB.ASC.Reiter综合征D.牛皮癣性关节炎E.肠病性关节炎第2题血友病性关节炎最具诊断价值的影像学表现为A.关节囊肿大,密度增高B.关节周围骨质疏松C.骨骺、骨端边缘不规则D.软组织内不规则钙化E.股骨髁间窝增宽第3题“棕色瘤”见于A.骨囊肿B.动脉瘤样骨囊肿C.甲状旁腺功能亢进D.血友病性关节炎E.痛风性关节炎第4题骨肿瘤的基本X线征象不包括A.骨质破坏B.软骨破坏C.椎旁脓肿D.瘤骨和瘤软骨E.肿瘤的反应骨第5题患者30岁,诉膝关节间歇性隐痛胀半年多,查胫骨上端内侧肿胀,触之有乒乓球感,X线片示胫骨上端偏内侧呈膨胀性肥皂泡样骨质破坏,横径大于纵径,诊断应首先考虑A.骨囊肿B.动脉瘤样骨囊肿C.成软骨细胞瘤D.溶骨型骨肉瘤E.骨巨细胞瘤第6题对诊断骨髓瘤最有价值的是A.50岁以上的男性B.全身性疼痛C.尿中出现本周蛋白D.进行性贫血E.血清钙及球蛋白升高第7题不属于骨肿瘤样病变的是A.动脉瘤样骨囊肿B.骨巨细胞瘤C.骨囊肿D.骨纤维异常增生症E.畸形性骨炎第8题脊神经共有A.28对B.29对C.30对D.31对E.32对第9题杰氏(Jefferson)骨折部位是指A.C1B.C2C.C3D.C4E.C5第10题寰枢关节脱位与韧带损伤有关,此韧带是A.项韧带B.横韧带C.前纵韧带D.后纵韧带E.棘间韧带第11题脊柱最早发生退变的部位是A.椎间盘B.椎小关节C.软骨终板D.软骨下骨板E.椎旁韧带第12题黄韧带肥厚是指黄韧带厚度大于A.2mmB.3mmC.5mmD.7mmE.9mm第13题化脓性脊柱炎的好发部位是A.颈椎B.胸椎C.腰椎D.骶椎E.尾椎第14题脊柱类风湿性关节炎最早受侵犯的部位是A.寰枢关节B.骨突关节C.椎间盘D.软骨终板E.软骨下骨板第15题确定骨肉瘤诊断的本质性X线表现为A.骨折破坏B.肿瘤骨C.骨膜反应D.局部软组织肿块E.骨皮质缺损第16题巨细胞瘤的特征性表现是A.溶骨性、膨胀性、偏心性病变,呈皂泡样改变B.瘤体周围单房或多房的骨包壳C.肿瘤内囊腔D.囊腔内液——液平面E.肿瘤血供丰富,易出血第17题位于椎体一侧,很少跨越中线的病变是A.单发骨囊肿B.椎体ABCC.椎体巨细胞瘤D.嗜酸性肉芽肿E.骨纤维异常增生症第18题扁平椎常见于A.椎体嗜酸性肉芽肿B.脊柱结核C.化脓性脊柱炎D.椎体转移瘤E.椎体动脉瘤样骨囊肿第19题椎体巨细胞瘤的好发部位是A.颈椎B.胸椎C.腰椎D.骶椎E.尾椎第20题肩袖的构成包括A.冈上肌腱B.冈下肌腱C.肩胛下肌腱D.小圆肌腱E.肱二头肌长头腱第21题对显示骨髓病变较敏感的MRI扫描序列为A.SE T1WIB.FE T2*WIC.STIRD.FSE PDWIE.MRI增强检查第22题易形成关节强直的关节病为A.化脓性关节炎B.神经营养性关节炎C.类风湿性关节炎D.血友病性关节炎E.痛风性关节炎第23题软骨组织发生的良性肿瘤为A.成骨细胞瘤B.甲下骨瘤C.皮质旁软骨瘤D.成软骨细胞瘤E.骨软骨瘤第24题骨巨细胞瘤的典型征象是A.偏心性膨胀性骨破坏,皂泡样改变,边缘清楚B.远离骨干骺端的偏心性囊性骨破坏,边缘硬化C.骨端的囊性破坏区,其透光区模糊,皮质变薄D.近距骨干骺端的中心性囊性骨质破坏,常伴有病理性骨折E.位于骨骺的多发性骨质破坏,内有钙化第25题有关尤文肉瘤,叙述正确的是A.病变好发于长骨的骨干或干骺端B.髓腔内出现斑片状骨质破坏C.骨膜呈葱皮样改变D.对放射治疗相当敏感E.破坏区周围骨质常无反应性骨硬化第26题骨肉瘤的主要X线征象包括A.骨质破坏B.软组织肿块C.Codman三角D.软骨破坏E.肿瘤骨第27题椎弓的构成包括A.椎弓根B.椎板C.棘突D.横突E.上、下关节突第28题发出根髓动脉的血管有A.椎动脉B.颈深动脉C.肋间动脉D.腰动脉E.颈升动脉第29题脊柱易发生肥厚和钙化,并引起相应临床症状的韧带有A.棘上韧带B.棘间韧带C.前纵韧带D.后纵韧带E.黄韧带第30题椎体结核愈合的征象有A.椎体内溶骨性破坏区周围无硬化环B.椎旁脓肿内致密而广泛的钙化C.椎间隙变窄甚至消失,形成骨性融合D.椎体骨质密度增加E.脊柱侧弯后凸畸型第31题隐性神经管闭合不全包括A.脊膜膨出B.脊髓脊膜膨出C.脂肪脊髓脊膜膨出D.脊髓栓系综合征E.脊髓膨出第32题开放性神经管闭合不全伴随的畸形包括A.Chiari畸形B.脊髓积水C.脑脊髓膨出D.胼胝体发育不全及脊髓纵裂E.脊柱侧弯、后凸及髋部畸形第33题骨样骨瘤与成骨细胞瘤的鉴别点包括A.骨样骨瘤夜间疼痛,服水杨酸制剂缓解,而成骨细胞瘤无此特点B.骨样骨瘤瘤巢直径多小于2cm,而成骨细胞瘤直径多大于2cmC.骨样骨瘤有自愈倾向,而成骨细胞瘤倾向进展,少数可恶变D.骨样骨瘤周围反应性增生硬化明显E.骨样骨瘤很少突破骨皮质形成周围软组织肿块,成骨细胞瘤可突破骨皮质,侵犯临近软组织第34题多发性内生软骨瘤恶变的征象包括A.骨皮质受压变薄,内缘呈波浪状B.短期内肿瘤迅速增大,病灶周围出现虫蚀样骨破坏C.肿瘤突破骨皮质侵犯软组织,形成软组织肿块D.肿瘤内原有钙化骨被吸收,消失或境界变模糊E.肿瘤内出现长短不一粗大骨针第35题骨软骨瘤的恶变征象包括A.成人骨软骨瘤的软骨帽厚度>1cmB.停止生长的肿瘤突然迅速长大C.钙化灶边缘变模糊甚至消失D.肿瘤基底的骨质出现不规则破坏E.出现软组织肿块第36题继发性ABC,其原发疾病包括A.巨细胞瘤B.非骨化性纤维瘤C.骨囊肿D.血管瘤E.嗜酸性肉芽肿第37题Ewing肉瘤不会出现的征象是A.边缘骨硬化B.病变处骨皮质膨隆C.骨包壳形成D.软组织肿块内针状瘤骨E.骨膜反应第38题脊索瘤的好发部位是A.骶尾部B.蝶枕联合C.颈椎D.胸椎E.腰椎第39题患者女,54岁,右膝关节痛。
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因子阳性,除外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
X线检查结果如下图。
第1问X线平片表现不包括A.关节边缘骨赘形成B.关节边缘骨侵蚀C.关节间隙不均匀变窄D.关节囊肿胀E.股骨内侧髁关节面下局限性硬化第39题患者女,54岁,右膝关节痛。
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因子阳性,除外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
X线检查结果如下图。
第2问观察X线平片后,最可能的诊断是A.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B.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C.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D.膝关节滑膜型结核E.血清阴性脊椎关节炎膝关节侵犯第39题患者女,54岁,右膝关节痛。
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因子阳性,除外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
X线检查结果如下图。
第3问MRI结果如下图,诊断应为A.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B.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C.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D.膝关节滑膜型结核E.血清阴性脊椎关节炎膝关节侵犯第39题患者女,54岁,右膝关节痛。
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因子阳性,除外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
X线检查结果如下图。
第4问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的病理改变是A.关节软骨变性B.关节滑膜增生C.滑膜血管翼形成D.关节强直E.关节边缘骨侵蚀第39题患者女,54岁,右膝关节痛。
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因子阳性,除外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
X线检查结果如下图。
第5问判断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性的检查方法是A.CRB.CTC.MRID.MRI增强检查E.动态增强MRI第40题患者男,35岁,肩关节外伤。
查体:肩关节外形未见异常,上肢上抬活动受限。
第1问最可能的诊断是A.肩关节脱位B.冈上肌腱撕裂C.肩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D.单纯肩关节腔积液E.单纯软组织损伤第40题患者男,35岁,肩关节外伤。
查体:肩关节外形未见异常,上肢上抬活动受限。
第2问此时最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为A.肩关节正位X线平片B.肩关节穿胸位C.CTD.MRIE.MRI关节造影第40题患者男,35岁,肩关节外伤。
查体:肩关节外形未见异常,上肢上抬活动受限。
第3问根据MRI影像(下图),诊断为A.冈上肌腱完全撕裂B.冈上肌腱部分撕裂C.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撕裂D.冈上肌腱慢性损伤E.肩关节滑膜炎第40题患者男,35岁,肩关节外伤。
查体:肩关节外形未见异常,上肢上抬活动受限。
第4问肩袖的构成,不包括A.肩胛下肌腱B.冈下肌腱C.小圆肌腱D.肱二头肌肌腱E.冈上肌腱第41题患者女,71岁,双侧肩痛半年余。
有较长SLE病史和激素用药史。
行左肩X线平片、MR检查(下图)。
第1问根据所见左肩关节征象,鉴别诊断不应包括A.肱骨头缺血性坏死B.肩关节滑膜肉瘤C.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D.肩关节结核E.肩关节化脓性关节炎第41题患者女,71岁,双侧肩痛半年余。
有较长SLE病史和激素用药史。
行左肩X线平片、MR检查(下图)。
第2问结合病人的影像学资料,以及右侧肩关节的MR检查资料(下图),则可能性最大的诊断为A.双侧肩关节缺血性坏死B.肩关节滑膜肉瘤C.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D.肩关节结核E.肩关节化脓性关节炎第41题患者女,71岁,双侧肩痛半年余。
有较长SLE病史和激素用药史。
行左肩X线平片、MR检查(下图)。
第3问关于肩关节结核,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肩关节结核病程进展快B.肩关节为结核最好发部位C.肩关节结核多为单纯性滑膜型结核D.肩关节结核常常为双侧受累E.侵犯滑膜、软骨和骨的结核为全关节结核第42题患者男,17岁,右大腿外侧间歇性疼痛逐渐加重近3个月,夜间为重,X线片及CT示右股骨干下段外侧骨皮质梭形增厚硬化,增厚的骨皮质中心隐约可见小圆形低密度灶,骨髓腔未闭合,无外伤史(图1、2)。
图1 图2第1问最可能的诊断是A.成骨细胞瘤B.骨软骨瘤C.骨样骨瘤D.骨肉瘤E.非骨化性纤维瘤第42题患者男,17岁,右大腿外侧间歇性疼痛逐渐加重近3个月,夜间为重,X线片及CT示右股骨干下段外侧骨皮质梭形增厚硬化,增厚的骨皮质中心隐约可见小圆形低密度灶,骨髓腔未闭合,无外伤史(图1、2)。
图1 图2第2问为进一步确诊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是A.增强CTB.薄层高分辨CTC.MRAD.DSAE.ECT第42题患者男,17岁,右大腿外侧间歇性疼痛逐渐加重近3个月,夜间为重,X线片及CT示右股骨干下段外侧骨皮质梭形增厚硬化,增厚的骨皮质中心隐约可见小圆形低密度灶,骨髓腔未闭合,无外伤史(图1、2)。
图1 图2第3问与此病变相鉴别的疾病主要是A.骨肉瘤B.骨结核C.骨岛D.疲劳骨折E.骨巨细胞瘤第43题患者男,50岁。
椎体正位X线平片及骨扫描检查见图1和图2。
图1 图2第1问椎体X线片显示T10椎体呈骨硬化改变,即“象牙椎”,应鉴别诊断的疾病不包括A.成骨性骨转移瘤B.淋巴瘤C.骨巨细胞瘤D.畸形性骨炎(Paget病)E.椎体结核第43题患者男,50岁。
椎体正位X线平片及骨扫描检查见图1和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