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省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

河南省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

河南省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共60分)经济圈又称城市群集合,是从地域的自然资源、经济技术条件和政府的宏观管理出发,组成某种具有内在联系的地域产业配置圈。

2020年1月,国家提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目标。

下图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空间格局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形成得益于:A.区域间人口流动B.城市空间格局变化C.生产要素的集聚D.交通通信方式发展2.建设成渝双城经济圈的主要目的是:A.促进郊区城市化B.解决城市环境问题C.优化城市分工协作D.提高中小城市等级我国北方在育苗过程中会采用简单的风障来保护苗木的生长,由土背、篱笆和披风组成,风障建成后和风障拆除后,均要立即给植物灌水,下图示意我国北方地区某风障。

读图完成3-5题。

3.据研究,风障能增加区域积雪量,其主要原因是:A.增加降雪B.挡风阻雪C.减少风蚀D.降低温度4.风障畦一般位于风障的:A.西南部B.东北部C.东南部D.西北部5.风障建成后立即给植物灌水的主要作用是:A.保温防冻害B.补水促生长C.淋盐改土壤D.增湿调气候河南的黄河小浪底水利工程由拦河大坝、泄洪建筑物和引水发电系统组成,是以防洪、减淤为主的综合性工程。

自2002年开始,小浪底水库已实施了14次汛前调水调沙,即赶在大量降水汇聚成径流到达水库之前放水冲沙,防止泥沙的淤积,也为防洪做好准备。

据此完成6-7题。

6.小浪底一年一度的汛前调水调沙时间一般是:A. 12月中旬—1月初B. 4月中旬—5月初C. 6月中旬—7月初D. 7月中旬—8月初7.大坝在蓄水营运期间形态和位置会发生细微变化,监测这一过程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A. GPSB. GISC. RSD. VR(原创)水资源承载力是指水资源在特定的经济条件下可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水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保证一定水质的条件下,水环境容量所能支撑的最大人口数量。

下表为假设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变,西藏三种不同的产业发展模式情景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状况,据此回答8-9题。

承载力分项保持现有模式着力发展支柱产业、淘汰辅助性产业着力发展旅游业人口(亿经济(万亿人口(亿人) 经济(万亿元) 人口(亿人) 经济(万亿元)人) 元)水资源承载力 4.05 12.84 24.98 79.12 33.34 105.63水环境承载力 2.25 7.41 1.93 6.11 2.08 6.58土地资源承载力0.04 0.12 0.05 0.17 0.25 0.798.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制约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是水资源B.大力发展旅游业有利于提升水环境承载力C.着力发展支柱产业,淘汰辅助性产业对于土地承载力提升明显D.从总量上讲,西藏的水资源可以支撑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9.下列举措最有利于提升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是:A.逐步优化调整农牧业发展结构,扩大粮食种植面积B.鼓励生育C.积极推进生态旅游D.大力提高人们消费水平举世瞩目的利比亚大人工河输水工程是当今世界上输水管线最长、管径最大、投资最多的远距离输水工程,它把撒哈拉沙漠地下500~800m深处丰富的地下水通过管道输送到北部地中海沿岸人口密集区。

下图为利比亚相关地理事物分布图。

据此完成10-11题。

10.利比亚南水北调工程全线采用管道的主要目的是:A.减少水分蒸发B.防止水源污染C.保护地表植被D.降低工程难度11.利比亚调水工程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是:A.中南部地下水位明显升高B.沿海地区降水量明显增加C.缓解沿海地区的海水入侵D.加剧沿线地区盐碱化程度合掌造是某地的一种木造建筑物(见下左图)该建筑最大的特点是屋顶厚且陡,以便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该建筑物的最大特点与下列哪项地理现象相适应A.多洪涝灾害B.地震、火山活动频繁C.台风频发D.冬季多暴雪13.合掌造最有可能位于上右图中的A.a地B.b地C.c地D.d地泰国香米主要产于泰国东北部,只有在这里(原产地)其才能表现出最好的品质。

这是因为当地具有特殊的生长条件,尤其是香稻扬花期间,凉爽的气候、明媚的日光及水稻灌浆期间渐渐降低的土壤湿度,对香味的产生及积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结合泰国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

14.泰国东北部香稻扬花期一般出现在A.3~4月B.7~8月C.10~11月D.12月~次年1月15.泰国香米以其优良的品质享誉全球,目前泰国香米的出口遍及五大洲100多个国家,这主要得益于A.广阔的耕地面积与市场B.发达的信息与交通C.先进的耕作技术与装备D.充足的化肥与农药16、下列国家轮廓中,河流名称错误的是()A、印度河B、尼罗河C、密西西比河D、亚马孙河17、下列海峡,既是两大洋又是两大洲分界线的是()A、台湾海峡B、白令海峡C、马六甲海峡D、直布罗陀海峡18、一艘巨型油轮从科威特驶往日本,要途径()A、波斯湾—曼德海峡—马六甲海峡B、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C、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英吉利海峡D、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德雷克海峡19、初冬和早春,黄河某些河段易有凌汛现象出现,这种现象还可能发生在()A.尼罗河 B.密西西比河C.莱茵河D.叶尼塞河俄罗斯气候复杂多样,农业生产很不稳定。

据此回答16-18题:20、俄罗斯气候大部分地区属于()A、温带大陆性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亚热带地中海气候21、西伯利亚不利于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年降水量太少B、常年气温过低C、森林面积过大D、灌溉水源不足22、有关俄罗斯农业生产的正确叙述是()A、农业发达,主要种植水稻B、俄罗斯的亚洲部分是主要农业区C、伏尔加河——顿河流域是主要农业区D、农业生产稳定,大量出口农产品读世界两个区域图。

回答下列各题。

23.对甲、乙两区域认识正确的是()A.甲地终年温和多雨,植被茂密B.甲地淡水资源丰富,工业发达C.乙地常年战乱,地理位置重要D.乙地最具代表性的作物是水稻24.有关a、b、c、d四条河流所在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四条河流全年皆可通航,航运便利B.光照和热量丰富,水源充足,农业发达C.四条河流都是外流河D.都可能存在土地沙化和次生盐碱化问题25.图中代表幼发拉底河的字母是()A.a B.b C.c D.d26.对甲乙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自然资源是()A.油气资源B.水能资源C.森林资源D.水产资源下图为某国农业区景观,人们发现圈内农作物长势良好,同时附近有少数圈被废弃掉,完成下面小题。

27.下列说法正确是()A.景观主要作为旅游观赏B.景观种植的农作物为水稻C.圈内中心为水井,景观为特殊的灌溉方式形成D.废弃圈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28.该国家可能是()A.俄罗斯B.沙特C.荷兰D.越南读非洲大陆气候类型分布及景观图,回答下列各题。

29.景观图中的高大树木,俗称猴面包树。

树干虽然都很粗壮,木质却非常疏松,可谓外强中干、表硬里软。

这种像多孔的海绵的木质最利于储水。

据此分析,它生长地区的气候特征是()A.终年炎热,干湿季分明B.终年高温多雨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D.终年干旱少雨30.猴面包树在非洲主要分布在()A.ⅠB.ⅡC.ⅢD.Ⅳ二综合题(共40分)3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日本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

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山区年降水量多达3 000毫米,而面临日本海的地区与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年降水量较少。

材料二日本传统工业高度集中在“三湾一海”地区,而新兴工业在九州岛发展迅速,被称为“硅岛”。

材料三如今在日本的农民中,60岁及以上的老人超过七成,70岁及以上的老人也占相当大的比重,只有8.5%的农民年龄在39岁以下。

(1)归纳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征。

(8分)(2)濑户内海沿岸地区河流在冬、夏季节的降水补给均比较少,解释其原因。

(6分)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6分)三江源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河流密布、湖泊众多,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湿地。

长江、黄河、澜沧江均发源于此,素有“中华水塔”之称。

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对中国的生态状况及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冬虫夏草又叫中华虫草,是青藏高原独有的虫和草结合在一起生长的珍稀野生奇特物种,一般3~5年才能长成,且温度高于20℃就不能生长;主要长在海拔3000~5000m的阴坡、半阴坡的灌木、草甸中。

青海虫草产量大,占我国总产量的60%~70%,主产区为玉树自治州和果洛自治州。

每年夏季,数以万计的“大军”进入青藏高原采挖虫草。

下图为青海省略图。

(1)推测目前三江源地区可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8分)(2)说明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对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意义。

(8分)33.读下列澳大利亚自然地理分布简图,回答相关问题:(10分)澳大利亚自然地理分布图所表示的自然环境要素是,呈___ _状分布。

其中D表示_______________,E表示_____________;F表示,其位于大陆的东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地理春季入学试答案1.D 2.C【分析】1.成渝经济圈以成都和重庆为中心,两城市存在一定的地理距离,但随着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城市之间联系密切,资源互补,区域产业协同发展,D正确;区域人口流动只是区域产生联系的一小部分内容,A 错误;城市经济的发展带动城市格局的变化,B错;生产要素集聚能促进区域的发展,但不是促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成因,C错。

故答案选D。

2.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发展形成双核驱动、全域共兴的协同发展新格局,促使成都和重庆优化城市分工协作,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C对;ABD均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内部问题。

故答案选C。

【点睛】培育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有利于引领中国西部地区发展,拓展全国经济增长新空间;有利于发挥沟通西南西北、连接国内国外的独特区位优势,推动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契合互动;有利于探索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模式,引导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是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区域,在中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3.B 4.C 5.A【分析】3.风障迎风一侧可以在降雪时阻留降雪,增加附近的积雪厚度,对增加降雪没有明显作用,风蚀作用的削弱主要体现在背风一侧,风障提高了风障畦的温度。

故B正确,A、C、D错误。

4.我国北方地区冬春季节主要盛行西北风(寒冷气流),所以风障主要设置在风障畦的西北侧,故风障畦一般位于风障的东南侧。

故C正确。

5.风障建成后,要立即给植物灌水,一方面,防止冬季植物缺水后发生冻害,另一方面,水的比热高,充足的水分有利于土壤保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