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2022年高二9月入学考试 地理试题

2021-2022年高二9月入学考试 地理试题

2021年高二9月入学考试 地理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1.对下图,判断其中代表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特点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下图是四个地区或国家近年来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迁移率,迁移率是指迁入或迁出的人口与该国总人口数的比值,正值为迁入,负值为迁出。

回答2~3题。

2.图中人口增长最快和最慢的地区分别是( )A .a 、cB .a 、bC .a 、dD .b 、c 3.图中a 反映的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个地区的人口状况( ) A.西欧 B.北美 C.西亚 D.拉美人口迁移自古就有,但原因各不相同,且环境与人口迁移之间会相互影响。

据此回答4-5题。

4.从迁移方向看,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 A.由城市到农村 B.由农村到城市 C.由城市到城市 D.由农村到农村5.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B.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于人口迁移C.参与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D.属于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即可,无需考虑是否跨越行政区域6. 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的是( )人口迁移率(%)5 1015-10 -5 0 5 10 15 20 25 人口自然增长率(%) a b c d①地区开放程度②资源数量③科技发展水平④地区消费水平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7.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合理容量就是环境人口容量B、人口合理容量一般大于环境人口容量,有些接近地区最适宜人口的含义C、是指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且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规模D、合理人口容量具有较大的确定性,是个实数读某工业部门在某城市及其附近地区土地、运输和劳动力等成本曲线图。

其中土地成本和运费都只与距城市中心的远近、交通通达度有关,回答8~9题。

8.表示土地成本、运费、劳动力成本的曲线依次是A.a、b、c B. c、a、b C. c、b、a D.b、a、c9.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②与④两处运费的差异主要由交通通达度造成B.交通通达度是影响①和②两处土地成本差异的主要因素C.距城市中心远近对劳动力成本影响最小 D.该城市东侧交通通达度比西侧高10.右图反映了某市居民购物平均出行距离。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A.该市的家用电器商店比普通服装商店少B.该市的家用电器商店的服务范围比日常用品商店小C.该市蔬菜食品商店的数目最少D.该市的普通服装商店比家用电器商店等级高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发展过程中1990年和xx年比较图”,读图回答11-13。

11.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 ( ) A.城市总人口增加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D.城市工业部门更齐全12.图中大型商场的布局符合 ( )A.市场最优原则 B.交通最优原则 C.消费最优原则 D.便民原则13.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是 ( )①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②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③为了缓解城市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④郊区廉价劳动力丰富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4.①图中地价变化的原因和②图代表的国家分别是( )A.交通的通达度提高发达国家B.交通的通达度提高发展中国家C.城市规模变小发达国家D.城市规模变小发展中国家15.②图反映了该市( )A.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B.城市化水平比较低、发展缓慢C.许多人和企业从市区迁住郊区,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D.城市核心区规模减小,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

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

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

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据此完成16-18题。

16.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A.技术力量较雄厚B.气候条件较优越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D.劳动力较充足17.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A.专业化水平较高B.科技投入较大C.劳动生产率较高D.劳动力价格较低18.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A.加大科技投入B.扩大种植面积C.增加劳动力投入D.加大化肥使用量下图为“北半球某农场的工作历程(农事安排)示意图”。

读图完成10~20题。

19.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A.水稻种植业B.大牧场放牧业C.商品谷物农业D.混合农业20.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特点是()A.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B.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C.市场和饲料是形成该农业类型的主要因素D.经营方式多为国有大型农场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和美国东北部简图,读图回答21~22题。

21.为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两地均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①石油化工工业②钢铁工业③机械工业④有色冶金工业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①④22.两工业地域工业集聚的主要原因是①共用基础设施,缓解交通压力②接近原料、燃料基地,节省运输成本③利于集中治污④便于生产协作,提高生产效率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下边左图为美国硅谷地区图,右图为鲁尔区图,读图完成23~24题。

23.两地区工业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科技力量雄厚B.交通便捷 C.环境优美 D.能源充足24.两工业地域形成与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A.因生产联系而分散B.规划建设形成的工业地域C.新增企业以中小型为主D.工业布局趋向水源丰富地区广州是珠三角最大的工业中心,近年来汽车工业发展迅速。

日本本田、日产和丰田三家最具影响力的日本汽车制造商已集聚广州,与落户广州周边地区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形成广州汽车产业集群。

据此完成2525.汽车生产的集聚说明①具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的工厂才会发生近距离集聚现象 ②该地区汽车生产的集聚涉及生产上的联系和空间上的联系 ③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 ④工业集聚→工业地域→工业联系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26.“解决全球变暖,必须进行国际合作”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 A .公平性原则 B .持续性原则 C .共同性原则 D .协调性原则《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提出,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巨大挑战,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下图表示1962年~xx 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

完成27-28题。

27 1962年-xx 年,安徽省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A.降幅超过升幅B.逐年上升C.升高约2.1℃D.波动上升 28.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A.各地的生长期缩短B.低温冻害损失减小C.极端天气事件增多D.天然湿地面积扩大下图是沿我国境内某一经线的气候统计表。

据图判断36~38题。

29.图中①区域地形区的名称是 ( ) A .太行山B .四川盆地C .云贵高原D .秦岭30.图中②区域的区域特征是( )A .河流谷地泥沙沉积,形成“黄土地”B .地势低平,多数地区海拔在100m 以下C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小麦不能越冬D .年降水量在800mm 以上,但冬春季节较干旱16.5 16.0 15.5 15.0 14.5 14.0 19621967197219771982198719921997xxxx年份年平均气温(℃)第Ⅱ卷(共40分)综合题31.(10分)读下图,a、b、c分别代表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个年龄段人数占总人口比重。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四国中,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是国,为此该国应采取的对策是:。

该国对应的人口增长模式最有可能是:模式,该国人口还有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应采取的对策是:(4分)(2)四国中,生育率最高的是国,该国应采取的对策是:(2分)(3)写出④国各年龄段所占比例:0—14岁: %,15—64岁: %,65岁以上: %。

(3分)32.(10分)下图为某市用地略图,其中城市北面多为盐碱地,东面和南面以高产田为主。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如果该城市工业布局较合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这里的盛行风向不可能是____风。

河流流向是向_______流动。

(2)该城市有三个工业区,分别是钢铁、机械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根据图上信息推断:______可能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城市道路中有一处明显不合理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原因。

(4)该城市计划进一步扩大城区面积,现有向东和向北两个方案,你认为________方案更合理。

试说明理由。

33.(10分)钢铁工业是四川省攀枝花市的主导工业部门。

甲图是“攀枝花市及其附近地区简图”,乙图是设想的“以攀枝花钢铁工业为基础的生产流程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攀枝花市发展钢铁工业的主要区位条件。

(2)图乙所示的生产流程中,字母A表示,B表示,C表示。

(3)试分析此生产流程模式的优点。

(4)图示地区还可发展炼铜工业,其主要优势条件有。

35(10分)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B地区在一年中≥10℃的日数多于A地区,但积温反而低于A地区,分析其原因。

(2)在B地形区,降水的局部差异明显,简述造成该地降水局部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

(3)分析B区土地利用中最主要的不利因素。

(4)描述C河段水文特征。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答案ACDBB ACBAA BBBAC DDACB BDBCC CDCDA(1)③建立健全养老保障制度三低劳动力不足;人口增长过慢鼓励生育、接纳移民(2)②实行计划生育(3)38 60 232 (1)北西南向东北(2) C 靠近高速公路,并且沿高速公路布局(3)高速公路穿过市中心会影响城市交通,并且会带来交通污染(4)向北北面是盐碱地,建立工业区可以减少占用耕地33 (1)交通便利、铁矿资源丰富、水资源丰富、煤炭水能能源丰富(2)钢铁工业煤炭工业机械工业(3)资源深加工利用,实现产品多样化;可以充分利用工业废弃物,实现循环生产(4)水电、煤炭能源丰富34.(1)B地纬度低、海拔高、日照时间长所以时间长;A地海拔低,阴雨天多保温作用强,所以积温高(2)B地地势崎岖,南坡为夏季风迎风坡,所以南北降水差异大(3)B地土层浅,土壤肥力低,并且该地多卡斯特地貌,地表水比较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