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与前景:高校优秀教材的选用
摘要高校选用教材的现状喜忧参半,已具备进一步完善的工作基础,应采取有效措施,打破重重阻力,才能迎来优秀教材选用的美好前景。
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高校教学管理教材管理优秀教材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优秀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对提高教学质量意义非凡。
因此,合理选用优秀教材,是高校所面临的一项重大教学管理任务。
1何为高校优秀教材
我国高校当前所使用的优秀教材,一般是指获得国家、省部级教材奖项的教材,国家九五规划教材、十五规划教材、十一五规划教材、十二五规划教材,以及被确认为21世纪课程教材的教材。
从“九五”开始,国家对高校优秀教材的建设尤为重视,从而促使我国优秀教材的品种和数量逐年增加,质量也在逐年提高。
同时,优秀教材的选用率也作为体现一个学校办学规范化、科学化的基本指标,已被国家教育部作为高等院校本科教学评估的基本指标体系之一,为优秀教材的建设与使用指明了发展方向。
2高校优秀教材选用的现状
截止目前,我国高校使用优秀教材的权威数据尚未见发布。
一项对21所高校的调查研究表明,近几年我国高校优秀教材的平均选用率为24.3%。
总体上看,高校选用优秀教材的比率在逐年上升,
知名院校选用优秀教材的比率明显高于一般院校。
比如,据不完全统计,武汉大学2009年共订购教材1460种,其中获得国家教材奖,为九五教材、十五教材、十一五教材、21世纪课程教材的优秀教材共317种,约占20%;2011年共订购教材1309种,其中获得国家教材奖,为十五教材、十一五教材、21世纪课程教材的优秀教材共346种,约占27%。
华中科技大学某学院2010—2011学年共选用教材22种,其中优秀教材6种,占28%,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上述推断。
3高校选用优秀教材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在选用优秀教材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出版社出于自身利益驱动,重复出版教材,导致同一种教材版本多样,教师在选用教材时因信息来源有限难以决断,直接影响对优秀教材的选用。
现如今,中国的所有出版社都盯着高校教材领域,都想从教育这块经济大蛋糕分一杯羹,致使高校教材出版乱象横生,面对各种教材信息特别是众多的“垃圾”信息,教师要选出一本中意、可信的教材实属不易。
二是在教材选用时,有的学校、教师搞所谓的校本教材体系,不论自编教材的质量如何,只要有自编的教材,其他教材几乎一概不予选用,优秀教材的质量再高、内容再好也无济于事。
尤其是新建院校,自编教材盛行的理由可谓五花八门,无非是其它学校教师编写的教材不适合自己学校的学生,或者咱们的教师晋升也需要出成果等等,本位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太重的直接结果则是教学质量的
每况愈下。
三是教材选用管理不严,缺少教材科学选用的有效机制。
在教材的选用尤其优秀教材的选用上,不少高校疏于管理,过分向教师放权,教师想用什么教材就确定使用什么教材;课上完了就算教材用完了,不检查无反馈,管理差不多处于放羊状态。
4加大高校选用优秀教材力度的对策
(1)改变观念,提高认识,要充分重视选用优秀教材在教材建设和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把优秀教材的选用当作高校教学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做。
应该认识到,对一所高校而言,教材编写不是其主要的任务,而在教学过程中选用最优秀的教材才是最重要的。
(2)健全制度,信息共享,建立严格的教材申报与审批制度,以尽量减少教材选用过程中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加强与出版社、教材供应商的联系,开辟更为广泛的教材信息渠道,使教师、学生、管理者共享、采信与优秀教材有关的一切信息和资料。
(3)进行教材质量跟踪,获得“后发制人”效果。
教材管理部门可采用多种形式,对选用优秀教材的情况进行全面调查了解,尤其应高度重视学生对教材的使用信息反馈,根据反馈的信息再对工作失误进行修正和调整,以获得最大的满意效果。
5高校优秀教材选用的前景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和出版事业的大繁荣,高校选用优秀教材的情况必然会越来越好,即将迎来难得一见的机遇。
在这一大
背景下,许多高校都卯足了劲要在优秀教材的建设与使用上做些文章。
比如,武大教材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推出教材精品,尽最大可能使教师所编写的教材获得优秀教材的称号。
主要采取经费立项支持、教材项目奖励的方式进行,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各立项近200项,每项学校资助1万元;马克思主义学科教材建设工程(简称马工程)为国家教育部的重点教材建设项目,武大第一批、等二批分别获得19项、12项,对这些项目学校年终予以适当奖励;获得国家教育部教材奖项的项目,学校在年终也予以相应的奖励。
由此,我们可以相信,高校优秀教材选用的前景是值得欣慰的,无限风光在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