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工程双手协调实验
动作技能
• 此实验主要测试个体双手协调性的差异。 但也可用于研究运动技能的形成。
• 所谓协调性即神经对运动的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程度。本 实验神经-运动模式为:眼睛接受轨迹,大 脑处理运动方向,分配双手各进给量和进 给方向,双手摇动首轮以执行命令。
• 此操作的难点在于将进给方向与手轮摇动 的时针方向形成正确对应。若将此操作熟 练掌握,双手的配合就会变得很容易。
实验内容
• 双手协调能力测试
基本原理
双手调节器是一种典型的动作技能操作仪器。它是通过双手的操 作,合作完成设定的曲线轨迹的运动,即是右手完成目标的横向移动,左 手完成目标的纵向移动。以被试完成任务所用的时间及偏离轨迹的次数, 作为衡量其多次练习后的进步水平。
动作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练习曲线能形象地反映练习的进 程及练习发展的趋势。绘制练习曲线有各种方法。不同的画法曲线呈现出 不同的表现形式。最一般的画法是用练习的阶段或练习的遍数作横坐标, 用练习的效果为纵坐标来绘制出练习曲线。以双手调节器的练习为例:用 练习遍数作横坐标,用完成任务所用时间及出错次数为纵坐标,以每遍的 结果确定坐标上的位置,连接各点便组成练习曲线
总结
利用人因工程知识,我们试图对本实验做一 步分析探究。但能力不足,对问题的思考 不够系统,还较浅层,望老师批评指正。
工业(1)班 蔡海梅 党友康
邱斌
• 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实验组通过先练习单手方 向和进给以熟悉基本操作,然后再练习配合。参 照组只练习配合操作。经过同样练习时间后。对 两组同学测试操作时间和失误次数,对比两组的 平均值。
• 设计框架:实验组单手联系各1分钟,配合练习一 次。参照组配合练习2次。然后测试接下来连续2 次的操作时间和失误数作为参照数据。
两种原理相同的实验器械
试验结果
• 如图是两种最基本的练习曲线。可以看出, 随着操作练习的增加,双手的协调性逐渐 增强。
实验的应用
• 此实验应用。 • 1绘制练习曲线,使学生了解技能的形成规
律 • 2测试个体协调性的差异,对于某些行业人
员的选拔可给出实验依据。本实验的操作 动作与车床的操作类似。可据此实验,研 究工人在操作车床前如何进行有效培训, 及掌握操纵要领所需的时间.
• 所以,我从这里得到了启示。一些复杂的 运动都是由简单的运动有机组成的,要想 高效完成复杂动作,应该以熟练掌握元素 动作为前提。
• 那么在这里就可以引出一个问题,是先学 会走再跑好,还是在磕绊的跑中不断完善 好。即验证定向动作在动作技能形成中的 作用
• 我想关于协调练习可以设计另一种实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