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原理考研讲义三(平面机构的力分析)

机械原理考研讲义三(平面机构的力分析)

第四章平面机构的力分析
4.1本章知识点串讲
作用在机械上的力
作用在机械构件上的力常见到的有:驱动力、生产阻力、重力、惯性力、摩擦力、介质阻力和运动副中的反力。

从做功的角度可分为驱动力和阻抗力。

驱动力:驱使机构产生运动的力特点:与作用点的速度方向相同、或成锐角——作正功——驱动功、输入功。

包括:原动力、重力(重心下降)等。

阻抗力:阻碍机构产生运动的力
特点:与作用点的速度方向相反、或成钝角——作负功——阻抗功。

包括:生产阻力、摩擦力、重力(重心上升)
本章的知识点主要有1个,运动副中摩擦力的确定。

1. 平面摩擦
2. 楔形面摩擦N
R tgα=Px/Py
Px—有效分力
Py—有害分力
而:N= -Py
F= f N
R—总支反力,正压力与摩擦力的矢量和;R与N之间夹角用
φ表示,称作摩擦角。

结论:
(1) 摩擦角与摩擦系数一一对应,j =arctgf;
(2) 总支反力永远与运动方向成90°+φ角。

3. 斜面摩擦
4. 螺旋副摩擦
Q
P R 2
α+ϕ
Q
P
R 2
α-ϕ
a. 等速上升
物体平衡: P + Q + R = 0 所以有: P = Q tg (α+ϕ)
b. 等速下降
物体平衡: P + Q + R = 0 所以有: P = Q tg (α-ϕ)
Q
N ′ N
2θ 90.

90.

以滑块作为受力体,有
F ′= f N ′
所以 ,总摩擦力F =2F ′= 2f N ′ 因为:Q=2N ′* sin θ,即N ′=Q/2sin θ
所以:F =2F ′= 2f N ′= Q*f/sin θ 令:fv = f / sin θ 有F = Q*fv
fv ——当量摩擦系数
N ′
5.轴颈的摩擦
6.轴端的摩擦
设r 为轴颈半径,Q 为铅垂径向载荷,Md 为驱动力矩。

于是:N =ΣNi (标量)
F =ΣFi = Σf*Ni= f * N=f*ΣNi 因为:Q = ΣNiy
然而: ΣNiy ≤ ΣNi
所以:N (=ΣNi) ≥ Q (= ΣNiy) 令:N=KQ K ≈ 1~1.57
所以: F = f * N = K * f * Q = fv * Q , fv ——当量摩擦系数
于是:M = F * r = fv * r * Q 显然: R21 = -Q ,Mf = R21*ρ
∴ Md=Mf= Q*ρ= R21*ρ= fv * r * Q ∴ ρ= fv *r ——摩擦圆半径 结论:
A. 总反力始终切于摩擦圆;
B. 总支反力方向与作用点速度方向相反。

i 螺母1在铅垂载荷G 和力矩M 的共同作用下等速轴向运动。

拧紧螺母时:
M=Fd 2/2=Gd 2tan(α+ϕ)/2
放松螺母时: M'=Gd 2tan(α-ϕ)/2
4.2本章重难点总结
4.2.1重难点知识点总结
本章的难点在于运动副中摩擦力的确定。

4.2.2本章重难点例题讲解
【例题1】求如图所示的滑块在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已知物体与接触面间的摩擦系数为f=0.3,θ=30。

,Q=100N 。

解析:本题很简单,先求出当量摩擦系数,再根据当量摩擦系数确定摩擦力的大小。

当量摩擦系数为f v =0.3/sin30。

=0.6。

所以摩擦力F=Q*f v =60N 。

【例题2】求轴颈转动时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已知Q=200N ,f v =1.2。

1) 新轴端。

对于新制成的轴端和轴承,可假定整个轴端接触面上的压强处处相等。

则: Mf=(2/3)fG(R 3-r 3)/(R 2-r 2)
2) 跑合轴端。

轴端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后,轴端接触面上的压强不能认为处处相等。

则: Mf=fG(R +r)/2
解析:这题就更简单了,当量摩擦系数已经给出,直接就可以求出。

F=Q*f v=2400N
4.3本章典型题库
4.3.1作业
1.当两接触面沿整个半圆周均匀接触时,当量摩擦系数fv的范围是多少?(接触面间的摩擦系数为f)
2.平面移动副中,若摩擦系数为f,则构件所受全反力的方向与其相对速度矢量的夹角为______。

4.3.2作业答案
1.f ≤f v ≤(π/2)*f;
2.π/2+arctanf;。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