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中质量控制关键点

施工中质量控制关键点

施工中质量控制关键点:
一、土方路基工程施工中常见质量控制关键点:
1、施工放样与断面测量。

时常关注原始基准点、基准线、基准高程及加密点是否移动或破坏。

路基中线放样时,要注意路线中线与结构物中心、相邻施工段中心线闭合,发现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2、路基原地面处理,按施工技术合同或规范规定要求处理,并认真压实。

原地面坑、洞、穴等,应在清除沉积物后,用合格的填料分层回填压实。

地基为耕地、松散土、软土、高液限土等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陡坡地段、土石混合地基、填挖界面、高填方地基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3、使用适宜材料,必须采用设计和规范规定的适用材料,保证原材料合格,正确确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含草皮、生活垃圾、树根、腐殖土的土严禁作为路基填料。

遇土质有疑问时,及时通知实验室做实验确定是否可做填料。

4、每层的松铺厚度、横坡。

5、分层压实。

控制填土的含水量,确保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如设计要求每三层用三边压路机补强压实等)。

6、路基填筑进入96区后,要经常关注土质情况,严禁填筑不合格材料。

二、桥梁基础工程施工中常见质量控制点
(一) 扩大基础
1、基底地基承载力的确认,满足设计要求,如不符合要求时,要采取换填、夯实等有效措施;
2、基底表面松散层的清理。

采用机械开挖时,应避免超挖,宜在挖至基底前预留一定厚度,再由人工开挖至设计高程;如超挖,则应将松动部分清除,并应对基底进行处理。

3、及时浇筑垫层混凝土,减少基底暴露时间。

若出现长时间暴露、被水浸泡或被扰动,应及时检验其尺寸、高程和基底承载力,检验合格后应立即进行基础工程的施工。

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要控制入模温度在5-28度之间。

(二) 钻孔桩
1、桩位坐标控制和垂直度的控制,采取有效的栓桩,最大限度的降低桩位的平
面偏差;
2、桩孔过程中,应随时对孔内泥浆性能指标进行控制,使其满足施工要求;
3、孔径的控制,防止缩径;
4、清孔时要保持孔内水头,防止塌孔;
5、钢筋笼接头质量检查。

受力钢筋的连接接头应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错开布置。

在接头区域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

接头长度:双面焊不应小于5d,单面焊不得小于10d。

6、水下混凝土灌注质量的控制。

灌注前,应对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等指标进行检测。

水下混凝土的灌注时间不得超过首批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且首盘混凝土的数量应满足导管首次埋置深度1m以上的需要,混凝土应连续灌注,不得中断,导管埋置深度宜控制在2-6m。

7、关于护筒。

内径至少大于桩径200mm,护筒中心与桩中心平面位置偏差不应大于50mm,倾斜度不大于1%,护筒的底部和外侧四周应采用粘质土回填并分层夯实,使护筒底口不致漏失泥浆。

护筒顶面宜高于地面0.3m,埋深在2-4m。


8、柱顶标高的应大于设计标高至少0.5m。

9、导管接头质量检查。

三、桥梁下部结构施工中常见质量控制点:
1、施工前,应对施工范围内基础顶面的混凝土进行凿毛处理,并对表面的松散层、石屑等清理干净。

2、注意检查墩身锚固钢筋预埋质量和数量:预埋件与基础预留槽口应对应编号,安装前应检查各墩预制件的尺寸和基础预留槽口的顶面高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基座槽四周与柱边的空隙应不小于20mm,经检验合格方可进行预制构件的安装施工;
3、墩身平面位置控制:在模板安装前,应在基础顶面放出墩的轴线及边缘线;
4、墩身垂直度控制:模板在安装的过程中应通过测量监控措施保证垂直度;
5、模板接缝错台控制;
5、墩顶支座预埋件位置、数量控制。

四、桥梁上部结构施工中质量控制点:
1、混凝土的强度控制;
2、2、预拱度的控制;
3、支座预埋件的位置控制;
4、大梁安装梁与梁之间高差控制;
5、支座安装型号、方向的控制;
6、梁板之间现浇带混凝土质量控制;
7、伸缩缝安装质量控制。

第三部分施工后质量检验项目
一、路基工程质量检验
(一)路基工程质量检验的主要内容
1、路基的宽度和标高(包括边沟)。

2、路基的平面位置。

3、边坡坡度及边坡加固。

4、排水设施的尺寸及底面纵坡。

5、填土压实度、弯沉值。

6、取土坑、弃土堆、护坡道/截水沟、排水沟的位置和形式是否正确
7、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二)土石方路基实测项目
1、土方路基实测项目有:压实度、弯沉值、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平整度、横坡、边坡。

2、石方路基实测项目有:压实度、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平整度、横坡、边坡坡度和平顺度。

二、桥梁工程质量检验
(一)桥梁总体
1、桥梁的净空。

2、桥面中心偏位、桥面宽度和桥长。

3、引道中心线与桥梁中心线的衔接以及桥头高程衔接。

(二)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主要检验内容
1、在终孔和清孔后应对成孔的孔位、孔深、倾斜度、泥桨相对密度、孔底沉淀厚度、钢筋骨架底面高程等检查。

2、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的强度。

3、凿除桩头混凝土后,看有无残缺的松散混凝土。

4、需嵌入承台内的混凝土桩头及锚固钢筋长度。

(三)明挖地基的主要检验内容
1、基底平面位置、尺寸大小和基底标高,应与设计资料相符。

2、基底地质情况和承载力是否与设计资料相符。

3、地基所用材料:达到设计标准。

(四)钢筋加工及安装施工的主要检验内容
1、钢筋、焊条的规格和技术性能符合要求,受力钢筋同一截面的接头数、搭接长度和焊接、机械接头质量符合规定。

2、冷拉钢筋的机械性能须符合要求,钢筋平直,表面无裂皮和油污。

3、受力钢筋间距、钢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要求每个构件检查5~l0个间距
4、钢筋骨架尺寸、弯起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
(1)钢筋骨架尺寸按骨架总数30%抽检:
(2)弯起筋位置:每骨架抽查30%;
(3)柱、梁、拱肋、基础、锚碇、墩台和板保护层厚度:每构件沿模板周边检查8处
(五)后张法预应力筋的加工和张拉的主要检验内容
预应力筋的各项技术性能应符合要求,千斤顶、油表、钢尺等应检查校正。

(六)承台混凝土浇筑的主要检验内容
1、混凝上强度:要求按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评定标准检查
2、承台尺寸、承台顶高程和轴线偏位:
(1) 承台尺寸用尺量长、宽、高各2点;
(2) 承台顶面高程用水准仪测量;
(3)承台轴线偏位用经纬仪测量纵、横各2 点。

(七)墩、台身混凝土浇筑的主要检验内容
1、墩、台身混凝土强度按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评定标准检查,必须在合格标准内。

2、墩、台身断面尺寸、顶面高程和轴线偏位。

3、墩、台身竖直度或斜度、大面积平整度和预埋件位置。

(八)墩、台帽或盖梁混凝土浇筑的主要检验内容
1、混凝土强度:按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评定标准检查,必须在合格标准内
2、墩、台帽或盖梁断面尺寸、支座处顶面高程和轴线偏位。

(1)墩、台帽或盖梁断面尺寸:检查3 个断面;
(2)简支梁、连续梁和双支座连续梁的支座处顶面高程:用水准仪每支座检查1点;
(3)轴线偏位:用经纬仪测量纵横各2 点。

3、墩、台帽或盖梁预埋件位置要求用尺量。

(九)预制粱、板的主要检验内容
1、梁、板混凝土强度:按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评定标准检查,应在合格标准内
2、梁、板的几何尺寸(长度、宽度、高度和跨径)。

(1) 梁、板的长度用尺量;
(2) 梁(板)的宽度,包括干接缝(梁翼缘、板),湿接缝(梁翼缘、板),箱板顶宽及腹板或梁肋:用尺量3处;
(3) 梁(板)及箱梁的高度:用尺量3处;
(4) 梁(板)跨径:用尺量支座中心至支座中心距离。

3、梁、板平整度及梁、板支座预埋件表面的平整度:
(1)梁、板平整度:用2m直尺检测
(2)梁、板支座预埋件表面的平整度,查浇筑前记录。

4、预埋件位置:用尺量。

(十)粱、板安装的主要检验内容
1、梁、板支座中心偏位:用尺量,每孔抽查4—6个支座。

2、梁、板安装的竖直度:吊垂线,每孔2 片梁。

3、梁、板顶画纵向高程:用水准仪抽查,每孔2 片,每片3点。

4、梁、板间的接缝填充材料:应符合要求。

以上为理论的质量控制点,实际工作过程中,应该予以调整。

时刻关注主控项目的工程质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