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欧洲空间规划中的走廊

欧洲空间规划中的走廊

欧洲空间规划中的“走廊”概念及相关研究Concept and Research of “Corridor“ in European Spatial Planning作者:赵亮摘要:20 世纪90 年代以后,大城市走廊(Megacorridor)在欧盟的空间规划中走向核心位置,成为重要的规划概念,和基础设施项目实施、跨地区合作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空间。

本文讨论了欧盟大城市走廊概念的提出与运用,并介绍了在西北欧地区对大城市走廊概念的深入研究——“走廊规划”(Corridesign)项目。

Abstract:After 1990s, megacorridor became the important concept in EU…s regional spatial planning. It is focused as special spa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infrastrure, cross-border cooperation, and the protection of environment. Theemergence and application of megacorridor concept in EU, and the research ofsome megacorridors in West North Europe-Corridesign project- are discussedin the paper.关键词:大城市走廊;空间规划;欧盟Keywords:Megacorridor; Spatial Planning; EU作者:赵亮,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与城市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走廊”(corridor)作为一种空间聚集的现象,在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和城市规划学等学科中讨论已久,主要涉及到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和经济活动、城市化与城镇结构,以及走廊地区的制度协调等方面的内容。

一般来说,走廊地区被看作是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以外的另一个区域研究对象,是跨越城乡,跨越行政区的以线性交通基础设施为核心的“线性”地区。

“走廊”不仅仅作为一种被研究的地理现象,在空间规划的实践领域,它被应用于各个空间尺度,包括城市和城市地区(city region),成为空间规划的组成要素。

伴随着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双向发展趋势,空间规划对走廊的关注从城市拓展到区域,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的欧盟,走廊概念由于被加上了“mega”或“euro”的前缀,大大丰富了它的内涵,跨国的大城市地区间的走廊(megacorridor或eurocorridor)概念开始走向核心位置1。

1 欧洲空间规划中“大城市走廊(megacorridor)”的产生背景1.1 空间规划中走廊概念的产生与发展长期以来,通过对城市结构发展演变的研究,人们认识到交通基础设施对于城市和区域空间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时又是可以通过规划进行控制的。

由此,“走廊”作为规划概念出现在了城市和城市地区尺度的空间规划中。

马塔(Soria Y Mata)1882年发表的文章中建议根据高效率的交通设施调整城市结构,提出了带形城市模型,并设计了以有轨电车和公路为中心的400米宽的“Ciudad Lineal”。

Peter Hall对此作出了积极的评价,认为“Ciudad Lineal”的意义在于,尽管它并不是完整的带形城市,没有完全实现马塔的构想,但它可以作为城市的一部分发挥作用2。

1947年的哥本哈根规划,以及后来的奥斯陆、斯德哥尔摩规划都可以看到“Ciudad Lineal”的影子。

20世纪60年代,在规划中对走廊的关注开始拓展到由多个城镇组成的城市地区(city region)。

英国一些地方政府开始相互合作,共同制定城市地区的发展战略,其中以交通线贯穿的走廊地区成为结构规划的重点内容之一。

比如1972年南汉普郡(South Hampshire)的结构规划(见图1)以城市区域为工作对象,将主要的城市发展组织在一系列尺度各异,临近现有城市建成区和良好公共交通线路的新区中3。

尽管本规划的空间尺度相对较小,但由城市走向城市地区是一个巨大的跨越,标志着地方政府间开始以结构规划的形式,通过走廊进行空间政策的协调。

图1 英国南汉普郡(South Hampshire)1972 年结构规划这是对于城市地区进行结构规划的早期实践。

不同规模的主要新城市发展区集中于交通走廊,就业增长点位于现有城镇中心和这些新的发展地区。

资料来源:Peter Hall. 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 Fourth edition. London: Routledge, 2002. P117上述城市和城市地区层面,利用走廊概念进行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为了解决城市无序扩展的问题,通过交通系统对城市和城市地区的空间结构进行重组,为经济活动和人口的集聚与扩散找到既有经济效率,又能保护生态环境的空间形式,并通过空间规划对走廊跨越的各个城镇的发展进行协调。

20世纪90年代以后,面对全球化时代的区域竞争,根据欧洲建立统一市场的要求,在欧洲层面的区域政策和空间发展规划中,走廊发展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使命,要求其在提高欧洲的全球竞争力和平衡发展方面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1.2 欧洲大城市走廊(megacorridor)概念产生的政治经济背景在经济方面,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欧盟面临严重的结构性矛盾,一方面各国政府面对经济紧缩的压力,另一方面还要靠投资拉动增长。

为了解决这种矛盾,1993年欧盟委员会发布了《增长、竞争与就业白皮书》,这份文件对于跨国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大城市走廊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为了实现经济增长,提高竞争力,并创造更多的就业,基础设施和交通可达性成为区域在全球化进程中生存的首要条件,1992年的马斯赫里克特条约提出了“欧洲网络(Transeuropean Networks)”计划,该计划以货物、人员和资金的自由流动为核心,希望通过建立跨欧洲的交通、通信和能源基础设施网络,使欧洲人在无边界的欧洲获得最大的收益。

白皮书根据“欧洲网络”制定了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计划,这些交通基础设施的核心骨架就是大城市之间的走廊。

其次,白皮书要求大城市走廊继续发挥提高整个欧洲的竞争力的作用,同时还要将以前的边缘地区嵌入发展走廊,并建立新的走廊,实现平衡的多中心发展,改变核心与边缘地区之间的极化发展方式。

这实际上将欧盟的区域政策从“基于国家的中心-边缘系统,转化为跨国的政策网络框架” 4。

再次,白皮书认为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仅仅是为了容纳更多的跨国人流和物流,其巨大的投资本身就是对经济的拉动。

在政治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盟、各主权国家和地方政府三个层面的政治体制都在发生变化。

在这种变化过程中,可以看到快速增加的城市地区间的横向合作,以及城市地区、国家政府和欧盟之间的纵向合作。

欧洲各主权国家普遍进行了政府重塑等角色转型,在权力的分配上出现了两种反向的趋势,一方面国家权力下放给地方政府,形成多中心的治理模式5,另一方面,城市将某些权力上交给区域性组织(包括由政府授权的区域性管理机构和各种区域性协会,以面对竞争形成新的制度优势,进一步突出区域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6。

正如M. Castells和P. Hall所说,“地方和区域是新的经济角色,它们对于发展和问题有更好的响应能力7。

”在地方政府的合作中,“跨界合作”与“网络化”被作为城市空间发展政策中的重要部分,跨国走廊正是地方政府空间政策的重要载体。

始建于1986年的城市组织——欧洲城市联盟(EUROCITIES),到2004年成员已经扩展到120个城市。

欧洲城市联盟的目标包括:确保城市事务能够在欧盟的政策框架中获得更高的地位;推动城市间的跨国合作,协助城市间的沟通,争取欧盟的基金帮助;培养一种欧洲大城市间的网络化精神,不同文化背景、社会经济条件、政治背景的城市,共同面对挑战,解决问题,鼓励城市间分享经验,影响国家和欧盟政策的制定8。

欧洲城市联盟的众多城市都位于大城市走廊上,特别是在跨越主权国家边界的地区。

在跨界地区的城市合作中,一些地区获得了新的制度力量,品尝到了在原有国家体制下无法获得的好处。

在1990年初进行的针对欧洲20多个地方政府的一项调查中发现,以往的政府合作多侧重于信息交换,而现在则增加了共同争取欧盟计划的资源支持,和推动政策实施方面9。

以跨英吉利海峡的隧道连接地区(Transmanche region)为例,它包括英国的肯特郡和法国的Nord-Pas-de-Calais地区,经过10余年的跨界协调与共同发展,以海峡隧道为契机,利用欧盟提供的资助,提出了更为清晰的国际经济定位,而作为英国和法国的边缘地区,这种定位在原有政治体制下是根本无法实现的10。

总之,20世纪90年代后的欧洲政治舞台不再是以往的以主权国家为主角,这里活跃着更多的政治团体,超国家的政治体(比如欧盟委员会)、主权国家政府、区域政府、地方政府、私人部门和院外游说团体共同在欧洲事务中发挥作用。

这种政治环境的改变,对于国家和地区间在制度方面的协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跨国家和地区的大城市走廊被认为是跨界管治方式进行协调的突破口,而在走廊地区的地方政府也希望在新的制度框架下获得更大的,甚至是在本国体制中无法获得的发言权。

2 20 世纪90 年代后欧盟空间规划中的大城市走廊概念百年来的规划传统,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政治经济形势变化,使得“大城市走廊”概念在欧洲空间规划中得到了广泛的讨论。

尽管各个国家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尚有分歧,但在如下几份颇有分量的报告中,仍可以看出它所处的核心地位。

(1)“ 欧洲计划1992(Europe 1992 project)”中的大城市走廊概念在“欧洲计划1992” 11中提出,为了实现无边界的欧洲,消除流通和沟通障碍,就要提高跨界地区的物质联系,重构空间结构,而连接大城市地区的跨国家的大城市走廊可以承担核心角色。

人们坚信通过大城市走廊可以在加强大城市地区间的联系和整合,提高欧洲的全球竞争力的同时,还可以加强地区间的联系,刺激那些落后地区的发展,促进地区的平衡发展。

(2)“ 核心城市和区域发展图景”中的大城市走廊概念直接提出“欧洲走廊(eurocorridor)”是在1996年欧盟委员会对欧洲核心城市和区域发展图景(central and capital cities and regions)的研究中12,这个地区包括英格兰东南部、法国北部、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以及德国的一部分(见图2)。

在这份报告中“欧洲走廊”被定义为“在重要城市地区之间有大量跨界交通流的,由一系列重要交通设施构成(包括公路、铁路、电信线路)的轴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