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定理练习巩固基础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1.下列关于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如果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则合外力对物体所的功一定为零;B .如果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零,则合外力一定为零;C .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变速运动,动能一定发生变化;D .物体的动能不变,所受合力一定为零。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某过程中外力的总功等于各力做功的代数之和;B .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C .在物体动能不变的过程中,动能定理不适用;D .动能定理只适用于物体受恒力作用而做加速运动的过程。
3.在光滑的地板上,用水平拉力分别使两个物体由静止获得相同的动能,那么可以肯定( )A .水平拉力相等B .两物块质量相等C .两物块速度变化相等D .水平拉力对两物块做功相等4.质点在恒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则此质点任一时刻的动能( )A .与它通过的位移s 成正比B .与它通过的位移s 的平方成正比C .与它运动的时间t 成正比D .与它运动的时间的平方成正比5.一子弹以水平速度v 射入一树干中,射入深度为s ,设子弹在树中运动所受的摩擦阻力是恒定的,那么子弹以v /2的速度射入此树干中,射入深度为( )A .sB .s/2C .2/sD .s/46.两个物体A 、B 的质量之比m A ∶m B =2∶1,二者动能相同,它们和水平桌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二者在桌面上滑行到停止所经过的距离之比为( )A .s A ∶sB =2∶1 B .s A ∶s B =1∶2C .s A ∶s B =4∶1D .s A ∶s B =1∶47.质量为m 的金属块,当初速度为v 0时,在水平桌面上滑行的最大距离为L ,如果将金属块的质量增加到2m ,初速度增大到2v 0,在同一水平面上该金属块最多能滑行的距离为( )A .LB .2LC .4LD .0.5L8.一个人站在阳台上,从阳台边缘以相同的速率v 0,分别把三个质量相同的球竖直上抛、竖直下抛、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比较三球落地时的动能( )A .上抛球最大B .下抛球最大C .平抛球最大D .三球一样大9.在离地面高为h 处竖直上抛一质量为m 的物块,抛出时的速度为v 0,当它落到地面时速度为v ,用g 表示重力加速度,则此过程中物块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等于( )A .2022121mv mv mgh --B .mgh mv mv --2022121 C .2202121mv mv mgh -+ D .2022121mv mv mgh -- 10.水平抛出一物体,物体落地时速度的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取地面为参考平面,则物体刚被抛出时,其重力势能与动能之比为( )A .sin 2θB .cos 2θC .tan 2θD .cot 2θ11.将质量为1kg 的物体以20m /s 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
当物体落回原处的速率为16m/s 。
在此过程中物体克服阻力所做的功大小为( )A .200JB .128JC .72JD .0J12.一质量为1kg 的物体被人用手由静止向上提升1m ,这时物体的速度为2m/s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手对物体做功12JB .合外力对物体做功12JC .合外力对物体做功2JD .物体克服重力做功10J13.物体A 和B 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m A =1kg ,m B =2kg ,B 上作用一个3N的水平拉力后,A 和B 一起前进了4m ,如图1所示。
在这个过程中B 对A 做的功等于( )A .4JB .12JC .0D .-4J14.一个学生用100N 的力,将静止在操场上的质量为0.6kg 的足球,以15 m /s 的速度踢出20m 远。
则整个过程中学生对足球做的功为( )A .67.5JB .2000JC .1000JD .0J 15.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用长为L 的轻绳悬挂在O 点,小球在水平拉力F 作用下,从平衡位置P 点很缓慢地拉到Q 点,如图2所示,则拉力F 做的功为( ) A .m gLcos θ B .m gL(1-cos θ) C .FLsin θ D .FLcos θ二、填空题 16.如图3所示,地面水平光滑,质量为m 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 的作用下,由静止从A 处移动到了B 处;此过程中力F 对物体做正功,使得物体的速度 (增大、减少、不变)。
如果其它条件不变,只将物体的质量增大为2m ,在物体仍由静止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恒力F 对物体做的功 (增大、减少、不变);物体到达B 点时的速度比原来要 (大、少、不变)。
如果让一个具有初速度的物体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滑行时,物体的速度会不断减少,这个过程中伴随有 力做 功(正、负、零)。
可见做功能使物体的速度发生改变。
17.一高炮竖直将一质量为M 的炮弹以速度V 射出,炮弹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则炮弹上升的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为 ,发射时火药对炮弹做功为 。
(忽略炮筒的长度)18.质量为m 的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今用一水平力推物体,使物体加速运动一段时间,撤去此力,物体再滑行一段时间后静止,已知物体运动的总路程为s ,则此推力对物体做功 。
三、计算题20.一个质量为m=2kg 的铅球从离地面H=2m 高处自由落下,落入沙坑中h=5cm 深处,如图所示,求沙子对铅球的平均阻力。
(g 取10m/s 2)21.质量为m 的物体由半圆形轨道顶端从静止开始释放,如图4所示,A 为轨道最低点,A 与圆心0在同一竖直线上,已知圆弧轨道半径为R ,运动到A 点时,物体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2.5m g ,求此过程中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图1能力提升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汽车在拱形桥上由A 匀速率地运动到B ,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牵引力与摩擦力做的功相等;B .牵引力和重力做的功大于摩擦力做的功;C .合外力对汽车不做功;D .合外力为零。
2.如图2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由高为h 处无初速滑下,至平面上A 点静止,不考虑B 点处能量转化,若施加平行于路径的外力使物体由A 点沿原路径返回C 点,则外力至少做功为( )A .mgh ;B .2mgh ;C .3mgh ;D .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3.某消防队员从一平台跳下,下落2m 后双脚触地,接着他用双腿弯曲的方法缓冲,使自身重心又下降了0.5m 。
在着地过程中,地面对他双腿的平均作用力是他自身重力的( )A .2倍;B .5倍;C .8倍;D .10倍。
4.物体在水平恒力F 作用下,在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运动,当位移为L 时撤去F ,物体继续前进3L 后停止运动,若水平面情况相同,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 和最大动能E k 是( )A .3F f =,E k =4FL ; B .3F f =,E k =FL ;C .4F f =,3FL E k =;D .4F f =,43FLE k =。
5.质量为1kg 的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在水平面上滑行,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其动能随位移变化的图像如图3所示,g=10m/s 2。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B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C .物体滑行的总时间为4s ;D .物体滑行的总时间为2.5s 。
6.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一小球在穿过O 孔的绳子的拉力作用下沿一圆周匀速运动,当绳的拉力为F 时,圆周半径为R ,当绳的拉力增大到8F 时,小球恰可沿半径为R /2的圆周做匀速圆周运动,在上述增大拉力的过程中,绳的拉力对小球做的功为( )A .4FR ;B .FR23; C .FR ; D .FR 21。
7.如图5所示,物体以100J 的初动能从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运动,当它向上通过斜面上某一点M 时,其动能减少了80J ,克服摩擦力做功32J ,则物体返回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为( )A .20J ;B .48J ;C .60J ;D .68J 。
8.质量为m 的小球被系在轻绳的一端,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
设某一时刻小球通过轨道的最低点,此时绳子的张力为7mg ,此后小球继续做圆周运动,经过半个圆周恰能通过最高点,则在此过程中小球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为( )A .mgR 41; B .mgR 31; C .mgR 21; D .m gR 。
9.如图所示,ABCD是一个盆式容器,盆内侧壁与盆底BC的连接处都是一段与BC相切的圆弧,BC为水平的,其距离为d = 0.50m,盆边缘的高度为h = 0.30m。
在A处放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并让其从静止出发下滑。
已知盆内侧壁是光滑的,而盆底BC面与小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0.10。
小物块在盆内来回滑动,最后停下来,则停下的地点到B的距离为()A.0.50m B.0.25m C.0.10m D.0二、计算题10.如图6所示,m A=4kg,A放在动摩擦因数μ=0.2的水平桌面上,m B=1kg,B与地相距h=0.8m,A、B均从静止开始运动,设A距桌子边缘足够远,g取10m/s2,求:(1)B落地时的速度;(2)B落地后,A在桌面滑行多远才静止。
动能定理练习参考答案:巩固基础:一、选择题1.A 2.AB 3.D 4.AD 5.D 6.B 7.C 8.D 9.C 10.C 11.C 12.ACD13.A 14.A 15.B二、填空题16.增大;不变;小;滑动摩擦;负; 17.mgH mv -221;221mv 18.μmgs 三、计算题19.∵全过程中有重力做功,进入沙中阻力做负功∴W 总=mg (H+h )—fh由动能定理得:mg (H+h )—fh=0—0 得hh H mg f )(+= 带入数据得f=820N 20.物体在B 点:Rv m mg 2=-N ∴mv B 2=(N-mg )R=1.5mgR ∴mgR mgR 4375.0mv 212B == 由动能定理得:mgR 43W mgR f =+ ⇒ mgR 41W f -= 即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为mgR 41 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C 2.B 3.B 4.D 5.C 6.B 7.A 8.C 9.D二、计算题10.从开始运动到B 落地时,A 、B 两物体具有相同的速率。
①以A 与B 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动能定理得 2)(21v m m gh m gh m B A A B +=-μ BA AB m m gh m m v +-=)(2μ,带入数据得v=0.8m/s ②以A 为研究对象,设滑行的距离为s ,由动能定理得:2210v m gs m A A -=-μ,得g v s μ22=,带入数据得s=0.16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