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是电气信息类 (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 专业的一门实验教学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理论课程的实验教学。

通过本实验课程,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为后续的课设计和将来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应用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使学生掌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的基础知识,建立起单片机应用系统的概念;
2、能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分析并设计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基本软件、硬件模块;
3、熟练掌握单片机仿真开发系统的使用并能使用该系统完成软、硬件的调试;
4、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注重学生的系统概念和综合设计分析能力的培养。

三、课程的内容与要求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20学时),占1个学分,同时,根据理论课程的教学安排,在第6学期开设《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

实验一实验环境使用及指令系统实验
1、实验目的和要求
通过实验熟悉软件仿真环境和MCS-51系列单片机指令系统;掌握简单的程序编制、调试方法、熟练掌握单字节及多字节二进制无符号数的运算方法。

2、实验内容
掌握软件仿真环境,掌握数据传送类指令,包括内RAM数据间传输、外RAM数据间传输、内外RAM之间数据传输、查表指令、堆栈操作等;掌握数据运算类指令、逻辑运算类指令,包括加、减、乘、除、逻辑与、逻辑或、位取反等指令,同时掌握多字节的二进制运算等。

实验二顺序、分支、循环、子程序等程序结构设计实验
1、实验目的和要求
熟悉并掌握顺序结构、分支结构、程序循环结构、子程序的编程方法和技巧。

2、实验内容
顺序:对给定的变量进行查表,表格形式可以是字节、字类型。

分支:统计给定数据块正、负数的个数;简单的分段函数计算。

循环:连续地址数据块的复制;给定数据块中找最小值;多个数据的算术运算等。

子程序:多个数据的ASCII码转换,编制多个数据的排序的子程序。

实验三外部中断系统的应用
1、实验目的和要求
熟悉并掌握外部中断的编程方法和技巧,并加深对MCS-51系列单片机中断系统硬件结构的认识。

2、实验内容
采用下降沿触发的中断方式设计一个事故检测装置。

要求:设备正常工作时,绿色指示灯亮,红色指示灯灭;设备出现故障时,绿色指示灯灭,红色指示灯亮。

实验四外部中断及定时器应用实验
1、实验目的和要求
熟悉并掌握外部中断的编程方法和技巧,熟悉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并掌握其编程方法和技巧,并加深对MCS-51系列单片机中断系统硬件结构的理解及运用。

2、实验内容
①外部中断:用外部中断(下降沿)设计一个事故检测装置。

②用定时器产生LED闪烁信号;产生矩形波信号。

③用计数器方式对外部信号进行计数,并产生计数中断标志信号。

实验四定时器/计数器实验
1、实验目的和要求
熟悉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并掌握其编程方法和技巧,加深对中断的理解及运用。

2、实验内容
①利用定时器T0的方式1编制一段程序。

在P1.7引脚上输出一个方波控制一个红色指示灯。

a.输出周期为40ms的方波,观察指示灯的变化。

b.输出周期为200ms的方波,观察指示灯的变化。

②设单片机的时钟为6MHz,请利用定时器T0编出使P1.0引脚输出2ms的矩形波程序,要求占空比系数为1:3。

③利用计数器T1(P3.5)记录脉冲的个数。

每计满10个脉冲,使灯亮1秒,然后重新计数,循环以上操作。

实验五串行通信实验
1、实验目的和要求
熟悉并掌握串行通信的工作原理以及编程方法和技巧;加深对MCS-51系列单片机UART硬件结构的认识。

2、实验内容
现有两台单片机应用系统。

甲机发送内存中以TR_BUF为首地址的10个数据串,乙机把接收到的数据存入以RC_BUF为首地址的内存单元中。

设甲、乙两机的振荡频率为6MHz,串行口均工作在方式1下。

要求甲机用查询方式编程,乙机用中断方式编程。

实验六键盘/显示实验
1、实验目的和要求
掌握键盘和显示器的接口方法和编程方法;掌握行列扫描式键盘和动态显示的工作原理。

2、实验内容
利用实验系统提供的键盘电路和显示电路,做一个行列扫描式键盘和数码显示实验,把按下键盘的键码在数码管上显示出来。

实验程序可分成三个模块。

①键输入模块:扫描键盘、读取一次键盘并将键值存入键值缓冲单元。

②显示模块:将显示单元的内容在显示器上动态显示。

③主程序:调用键输入模块和显示模块。

实验七A/D转换实验
1、实验目的和要求
掌握A/D转换与单片机的接口方法;了解A/D芯片ADC0809转换性能及编程方法;通过实验了解单片机如何进行数据采集。

2、实验内容
利用实验仪上的ADC0809做A/D转换实验,实验仪上的电位器W1提供模拟量输入。

编制程序,将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通过三位数码管显示。

实验八D/A转换实验
1、实验目的和要求
掌握D/A转换与单片机的接口方法;熟悉D/A转换芯片DAC0832的性能及编程方法;掌握单片机系统中扩展D/A转换芯片的基本方法。

2、实验内容
利用D/A转换器DAC0832输出一个方波(三角波、正弦波)。

实验九步进电机实验
1、实验目的和要求
了解步进电机控制的基本原理;掌握步进电机转动编程方法。

2、实验内容
从键盘上输入正、反转命令,转速参数和转动步数显示在显示器上,CPU再读取显示器上显示的正、反转命令,转速级数(16级)和转动步数后执行。

转动步数减为零时停止转动。

实验十 16×16点阵显示实验
1、实验目的
利用单片机I/O口或以扩展锁存器的方式控制点阵显示;掌握单片机与16×16点阵块之间接口电路设计及编程。

2、实验内容
利用实验系统16×16点阵实验单元,以两种方式控制点阵显示。

要求编制程序实现汉字点阵循环显示。

四、教学学时分配
本课程安排的实验项目根据《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开设的时间以及课程的内容进行。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的实验部分安排10个实验内容,教学计划课内学时为20学时。

学生还可通过课外实验室开放时间申请做其余的实验项目。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学时安排表(共20学时)
五、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
[1]薛琳、黄鹤松编.单片机实验.山东科技大学内部编制讲义.2006.9
[2]魏立峰、王宝兴等编.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第一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 [3]胡汉才编著.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
撰稿人:黄鹤松、薛琳
审稿人:赵洪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