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明教育
【温馨提示】
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育明教育咨询部建议考生一定要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目前,众多小机构经常会非常不负责任的给考生推荐北大、清华、北外等名校,希望广大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最好是咨询有丰富经验的考研咨询师!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及其价值
第一节人力资源的概念及其特征
一、人力资源概念的形成
1、现代经济增长之谜
20世纪50年代,一些美国经济学家在对美国经济增长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令
人困惑的现象,即美国的产出增长率远远超过了生产要素的投入增长率,但根据
传统的增长理论,两者应该相等,因为产出的增长只取决于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
增加。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产出增长超过投入增长的这部分“余值”?在经济增
长之源中究竟漏掉了什么?面对这种现象,传统的增长理论走入了困境,因为它
不能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2、库茨涅茨之谜
美国的著名经济学家库茨涅茨在对美国的资本形成的研究中发现,在美国
经济增长的同时,其资本形成的速度却下降了。
这意味着相对于国民收入的增长,
美国的净资本形成却在减少。
这一发现与美国这个历来被认为是资本高度密集的
国家的储蓄与资本的作用相矛盾,从而使传统的资本理论再次受到质疑。
二、人力资源概念在中国
三、关于人力资源概念的三大观点
关于人力资源虽然众说纷纭,但概括起来似乎有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1、第一种观点把人力资源看作劳力,劳动力等同劳动者,认为人力资源即是具有劳动
能力的全部人口,确切地说,是十六岁以上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
2、第二种观点认为人力资源是目前正在从事社会劳动的全部人员。
3、第三种观点把人力看作是人员素质综合发挥的生产力,认为人力资源是劳动生产过
程中可以直接投入的体力、脑力和心力的总和。
在上述关于人力资源的三种解释中,第一种解释是持成年人口观。
按照这种理解,国家与地区性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点是扩大人口基数,加强卫生保健,提高人口质量;
就企事业组织的内部来说,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重点,是扩大人员队伍,增加人才储备。
第二种解释是持在岗人员观。
这种观点较第一种具有更为积极的意义,它已经认识到人口同时具有经济性与消费性的双面性。
按照这种观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是扩大生产规模与开辟新的产业,增加就业机会,让每个健康的成年人都有事做。
第三种解释是人员素质观,这种观点把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单位,由个体观转变为素质观,由人员观转变为人力观。
四、人力资源概念及其与人力资本的关系
人力资本: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劳动者身上所具备的两种能力,一种能力是通过先天遗传获得的,是由个人与生俱来的基因决定的;另一种是后天获得的,是
由个人努力经过学习而形成的,读写能力是任何民族人口的人力资本质量的
关键成分。
人力资源: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可以被管理者运用以产生经济效益和实现管理目标的体力、智能、心力等人力因素的总和及其形成基础,包括知识、技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