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八章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技术案例
第八章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技术案例
供应链管理
主讲教师:李家齐
二、供应链管理中信息共享与集成的必要性
1.信息技术是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保证 在信息社会中,信息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 资源,为了在市场中获得更有利的竞争地位,企业必须重 视信息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巨大作用。为了实现企业的目 标,必须通过信息的不断传递,一方面进行纵向的上下级 的信息传递,把不同层次的经济行为协调起来;另一方面 进行横向的信息传递,把各部门、各岗位的经济行为协调 起来,通过信息技术处理人、财、物和产、供、销之间的 复杂关系,因此,企业就有一个信息集成的问题,研究供 应链管理必须要研究供应链的信息集成问题。
供应链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的分类
主讲教师:李家齐
GIS按内容、功能和作用可分为两类 工具型地理信息系统,也称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平台或 外壳,它是指具有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供其他系 统调用或用户进行二次开发的操作平台。 应用型地理信息系统,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应用目的 而设计的一种解决一类或多类实际应用问题的地理信 息系统,除了具有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外,还具有 解决地理空间实体及空间信息的分布规律、分布特性 及相互依赖关系的应用模型和方法。又分为: 专题地理信息系统(Thematic GIS) 区域地理信息系统(Regional GIS)
供应链管理 第八讲
本课重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主讲教师:李家齐
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及其在供应链中的应用 供应链管理信息的共享与集成 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安全 供应链管理软件
供应链管理
第一节
主讲教师:李家齐
信息技术及其在供应链中的应用
一、射频技术及其应用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 )技术,
供应链管理
主讲教师:李家齐
2.通过信息共享减小需求放大效应
当供应链的各成员企业只根据来自其相邻下游企业的 需求信息进行决策时,系统将产生需求放大效应。 研究表明,减小需求放大效应的有效方法是在供应链 内部共享客户的需求信息,即为供应链的每一个成员企业 提供有关客户实际需求的全部信息。通过需求信息共享, 供应链的每个成员企业都可以使用客户的实际需求数据来 进行更加准确的预测,而不是依据相邻下游企业发出的订 单来预测。
供应链管理
主讲教师:李家齐
条形码技术应用
条形码功能强大,输入方式具有速度快、准确率高、可 靠性强等特点,在商品流通、工业生产、仓储标证管理、 信息服务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目前条码技术已在多 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较典型的应用有以下几种: (1)商业零售领域 (2)图书馆 (3)仓储管理与物流跟踪 (4)质量追溯管理 (5)数据自动录入
供应链管理
标签(Tag)
主讲教师:李家齐
标签里有什么?
可编程的芯片 LC耦合回路
供应链管理
阅读器(Reader)
主讲教师:李家齐
天线(Antenna)
供应链管理
RFID的工作原理
主讲教师:李家齐
阅读器通过天线发送出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标签进入磁场时 产生感应电流从而获得能量,发送出自身编码等信息被阅读器读取并 解码后送至电脑主机进行有关处理。
供应链管理
主讲教师:李家齐
供应链管理
主讲:李家齐
供应链管理
主讲教师:李家齐
课程内容
• • • • • • • • • • • •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八讲 第九讲 第十讲 第十一讲 第十二讲 供应链管理基础 供应链的构建 供应链的合作伙伴选择 供应链管理方法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计划与控制 供应链库存管理 供应链成本管理 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技术 供应链上的关系管理 供应链环境下的业务流程重组战略 供应链的绩效评价 供应链管理的现代发展
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90年代后进入实用化阶段的非接触式的自 动识别技术。 RFID技术(电子标签技术) 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 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 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 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 别多个标签, 操作快捷方便。短距离射频产品不怕油渍、灰尘污 染等恶劣的环境,可在这样的环境中替代条码,例如用在工厂的 流水线上跟踪物体。长距射频产品多用于交通上,识别距离可达 几十米,如自动收费或识别车辆身份等。
供应链管理
第二节
主讲教师:李家齐
供应链管理信息的共享与集成
一、信息共享与集成 信息集成和信息共享之间是有联系和区别的。信息共享 是指简单的提供数据,数据未经过加工转换;信息集成的 概念除了提供数据外,还可能包括信息的传递、加工和转 化的过程,以便满足信息使用者对数据格式、数据语义的 需要。信息共享是信息集成的简单形式。
供应链管理
GIS的组成
主讲教师:李家齐
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即硬件、软件、 数据、人员和方法。其核心部分是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空 间数据反映GIS的地理内容,而人员则决定系统的工作方 式和信息表示方法。
GIS的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分为数据输入、数据编辑、 数据存储与管理、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可视化表达与 输出五个方面。
供应链管理
主讲教师:李家齐
五、EDI技术及其应用
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e Interchange, EDI) 技术,根据联合国标准化组织的定义,是指将商业或行政 事务处理按照一个公认的标准,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 报文数据格式,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传输方法。运用 EDI技术实现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信息传递有两种方式: 直接方式和间接方式。 EDI系统一般由硬件设备、通信网络及软件、报文格式 标准、格式转换软件以及用户应用系统几个方面组成。
供应链管理
主讲教师:李家齐
GIS的应用
GIS在物流中的应用,主要是指利用GIS强大的地理数 据功能来完善物流分析技术。完整的 GIS物流分析软件集 成了车辆路线模型、最短路径模型、网络物流模型、分配 集合物流模型和设施定位模型等几个方面。
供应链管理
主讲教师:李家齐
三、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及其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 GPS),是利用卫星星座(通讯卫星)、地面监控部分和 信号接收机对对象进行动态定位的系统。是美国从20世纪 70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年,耗资200亿美元,于1994年 全面建成,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 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
供应链管理
GPS的系统组成
主讲教师:李家齐
供应链管理
GPS的应用
主讲教师:李家齐
GPS系统通过与各种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结合,能为现代物流带 来崭新的运营方式。从对运输设备及货物的实时定位、跟踪、监测, 运输调度,到辅助管理等,它对现代物流系统的合理高效运作以及提 高客户的满意度都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供应链管理中利用GPS技术实现货物跟踪管理。具体就是物流 运输企业的工作人员在进行物流作业时,利用扫描仪自动读取货物包 装或货物发标上的物流条形码得到货物信息,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把 货物的信息传送到总部的中心计算机进行汇总整理,这样所有被运送 的货物的物流全过程的各种信息都集中在中心计算机里,可以随时查 询货物的位置及状态。
供应链管理
主讲教师:李家齐
4.通过信息集成实现准时采购
准时采购的思想要求改变传统的单纯为库存而采购的 管理模式,提高采购的柔性和市场响应能力,增加制造商 和供应商之间的信息联系和相互之间的合作,建立新的供 需合作模式。 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供应商和需求企业之间是一种战 略性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信息集成和共享,供应商能够主 动的根据制造商的相关信息组织生产,并事前做好生产的 准备工作,动态对生产计划进行调整,灵活主动的安排生 产和调拨物资。制造商也可以根据供应商的生产进度适当 调节生产计划。
阅读器
供应链管理
RFID系统划分
RFID系统完成的功能不同
主讲教师:李家齐
根据工作频率的不同
EAS系统 便携式数据采集系统 网络系统 定位系统
低频系统 高频系统
RFID标签分类
根据标签读写情况
根据标签有无能源
根据调制方式
可读写标签 一次写入多次读出 只读标签
有源标签 无源标签
供应链管理
主讲教师:李家齐
3.通过信息集成改进生产计划和控制
供应链环境下许多产品或零部件是通过外协或转包生 产的,和传统的企业内部的控制比较,前者需要更多的协 调机制。 借助信息技术,成员企业可以使生产计划和实时的 生产进度信息为合作伙伴所共享,改善生产的计划和控制。 通过供应链合作伙伴的信息共享,供应链上游企业通过了 解下游企业的生产进度情况实现准时供应。
有源标签 无源标签
供应链管理
主讲教师:李家齐
RFID应用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 生产制造与装配 行李、邮件和包裹处理 身份标识、防伪、门禁和防盗系统 交通管理与城市规划 服务体验等
供应链管理
主讲教师:李家齐
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及其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 称GIS)是多种学科交叉的产物,它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 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地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 地理信息,是一种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 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特征是存储、管理、分析与 位置有关的信息,其基本功能是将表格型地理数据转化为 地理图形显示,然后对显示结果浏览、操作和分析。其显 示范围可以从洲际地图到非常详细的街区地图,显示对象 包括人口、销售情况、运输路线以及其他内容。
供应链管理